贾诩对着武临冰冷视线,一时间冷汗直流,不敢再多加隐藏,连忙补充道;
“将军,董召虽对董卓无用,可其身份是牛辅婚约者。
牛辅为人脾气火爆,桀骜不驯,性格高傲,又无什么才能,在军中缕缕同诸将为敌,但仗着身份有一定军权。
此刻守城大将乃是牛辅、徐荣、董越,张济等将领,倘若此消息传入城中,牛辅必然慌不择路,心神打乱,可趁机攻克巨鹿城剿灭董卓大军也!”
武临手中摊开一封密信,其上面正是陈奚从临城传来的消息。
他大致看了一下,均是些无用信息,简单表达了城中迁移事宜,再无任何有用的东西。
武临略感兴致缺缺,眼见落到一处淡淡笔墨上,忽然见其写道:
“奚儿本目不识丁,偶然担此重任,虽才疏学浅,若有耽搁与失误,请将军体谅。
奚儿也想为将军分忧,当竭力协调事务,各方协同配合,也算是兢兢业业,一切顺风顺水的进行中。
奚儿擅自做主,派人送高堂先一步前往邺城安顿,让冯姑娘安抚百姓。
此女才情出众,能言善辩,极为擅长蛊惑人心,特以此告知将军,不知此举十分合适?”
武临看我后讪讪一笑,无奈的轻声说道;
“奚儿总算是长大了,这是逐渐适合复杂多变的后院环境,众多女子聚集在一起就是不得安宁!”
武临轻叹一声,对陈奚的改变感到欣慰,又略带一丝感慨与难过。
贾诩见武临失神,在主位上不知说些什么,小心翼翼的喊道:
“将军...将军...,不知您认为属下此计如何?”
武临听闻其喊声,缓缓收回飘向遥远地方的思绪,应声道;
“此事不急,如今大敌当前,张曼成、皇甫嵩将会计划大战,将遇关键时刻,先处理掉城外的十几万汉军。
董卓不过是一瓮中之鳖,覆灭其不过举手之劳,不足为我军敌手。
管亥、韩忠、孙夏率四五万大军猛攻巨鹿,身后有我精兵近十万为依仗,军威正盛,虎视诸侯。
而且,本将军从未想过剿灭董卓大军,只是想削弱其兵势,让董刺史率残军返回西凉。
皇甫嵩那朝廷忠诚,且勇猛无畏,统兵有方,智谋上佳,实乃我军当前大敌。
所以,必须先一步击溃其战心,覆灭其麾下兵马,止住住卷土重来的心思。
只要此战绞杀干净朝廷最后的忠臣,加之洛阳沦陷,天下各州郡系统溃散,各自为政,汉庭统治必然烟消云散也!
两位皆是天下少有的能士,洞悉局势,可有良策妥善应对汉军?”
贾诩提议道;“将军,属下虽不完全知汉军营地情况,但也略微听闻其矛盾显着。
此时以幽州刺史刘焉为主帅,此人腹无笔墨,为人怯懦,毫无主意,又无显赫功绩令人臣服!
皇甫嵩、朱儁等人征战四方,战功赫赫,袁绍、袁术出身名门,身份高贵,而刘岱、孔融、陶谦等人也是封疆大吏,如何能听从其命令。
因此,汉军军心分散,各部已然清楚战场局势,现在还在死死抵挡,也不过是碍于朝廷余威罢了。
一旦战事受损,战局不利下,又沦丧了邺城等补给重地,可出奇兵偷袭广宗城,截断汉军最后的退路。
除此之外,此时的南辩城兵力不足,白绕等人率全军驰援张曼成,已经是汉军残兵仅存的生路。
也可派遣数支大军进行围剿。就算不能悉数斩杀汉军,也能剪出其最后的实力,如此河北兵马空荡,可趁机夺取城池土地,扩充土地!”
武临闻言轻轻颔首,对此言颇为赞同,又把目光看向一旁坐立不安的程昱,询问道;
“贾诩先生所计令人极为满意,也不知程司马有何良计?”
程昱不安的脸色迅速转为欣喜,连连献计道;
“将军,属下倒是又不同见解,皇甫嵩必然是一方人杰,常能向常人所不能想,恐怕会采取出乎意料的行动。
我军虽占据了邺城,可城中以裴家为首的众多世家,自几百年前就根植河北,其影响力惊世骇俗,且圈养了无数门客死侍。
因此,必须提防皇甫嵩狗急跳墙,邺城又无足够兵力驻扎,倘若城中内应尽出,内外夹击之下,我军后方如何能固守!
当提前率领一支兵前往平乡城,待汉军残部经过之时,伏兵尽出下可擒拿皇甫嵩、朱儁,届时我军可驻足于河北,也可稳定后方安心围剿洛阳也!”
武临对此计极为赞同,不由感叹起身边有顶尖谋士的好处,可为他出谋划策,补充计划的不足,令他这主公轻松了许多。
武临思考片刻,最后一锤定音,“二位先生计谋极好,本将军还有些补充!
徐晃既然派人送来了董召,那就要物尽其用,毕竟管亥这几日攻城伤亡太大,皆是我军战士不可厚此薄彼。
传令攻城大军即可修整一日,明日再继续攻城,派人把董召的消息传给牛辅。
激怒其出兵劫持管亥,外设置伏兵斩杀一波敌军,典韦、臧霸各率五千兵马驰援,剩余事宜明日再行商议!”
说完后,武临看向了面色僵硬的贾诩,贾诩自是知道武临心思,明白此事必须是他这样,曾经在牛辅身边的亲信才可使人信服,当即自告奋勇道;
“属下曾经担任牛辅帐下主簿,可亲自修书一封给牛辅,料其今晚必会率军出城,我军可借机夺取巨鹿城!
将军可今夜做好部署,巨鹿城恐怕朝不保夕,董刺史军中人心惶惶,早就有撤兵心思。
可提前率一支军前去南辩城设伏也,而且白绕等人的大军今晚将抵达沙丘。”
武临拍案而起,立即吩咐道;
“吩咐下去,今夜必取巨鹿,周仓、孙观率五千精兵前往南辩城设伏,薛兰、尹礼率五千兵占据平乡县,徐晃待一直兵马袭击广宗城,其余将士厉兵秣马,静待大战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