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呼!”
一道道寒风席卷风沙而过,汉军营寨中的各色旗帜迎风招展,发出阵阵猎猎作响。
而汉营内确是人马沸腾,一群身披铠甲的将领,正一副欢喜的齐聚一堂。
只听皇甫嵩以粗犷声音说道;“多谢诸位及时前来汇合,此时的巨鹿城正面临叛军猛烈进攻,昨晚董刺史就派人送信救援。
奈何本将军兵少将寡,又遭遇一场新败,当真是有心无力。
如今有这般强悍大军支援,军中实力大增,盘踞在河北的黄巾军必定灰飞烟灭。”
韩馥、刘焉亲率将士走进大帐,一旁引路的皇甫嵩、朱儁则是喜笑颜开,袁绍、袁绍等人同样是兴奋不已。
待一群人走入营寨,刘焉忽然喊道一声,“圣意在此,诸将接旨!”
“刷刷刷!”
早有准备的众人齐齐跪成一片,许多人皆是面无表情的呆滞着跪下。
刘焉右手高举圣旨,冷眼环顾身前等待旨意的诸将,神情并没有比人想象般喜悦,他声音中毫无情绪,
高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如今黄巾肆虐,九州生灵涂炭,大汉仁义着于天下,恩泽四海、
今已聚集宇内之力,号召海内世家、士族、百姓于一心。
可以应天顺人,剿灭为祸许久的黄巾逆贼,名正言顺,以整顿朝纲。
特令幽州刺史刘焉总领天下兵马,封为朝廷上将军。
望各路援兵同心协力,共同浇灭动乱,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钦此!”
刘焉念完诏书,堂下众人齐声喊道:“臣谨遵旨意!”
一群人又齐刷刷站了起来,皇甫嵩、朱儁各自坐在为首两端位置,而其他人依次落座,刘备则是如同一个透明人一样留在末尾。
刘焉见所有人坐下,也自顾自坐在十分显眼的主位上,他早就得知巨鹿形势,也清楚武临派遣大军猛攻巨鹿城,不再向其他人客套,
当即询问道;“本刺史有幸获得陛下恩泽,自知才能一般,此战就要仰仗诸位协助。
此地局势吾早也知晓,董卓随时可能兵败生亡,前方有张曼成十几万大军拦路。
我军两翼皆有叛军大批部队,特别是贼首武临兵强马壮,气焰嚣张,麾下聚集了十几万精兵,可谓是汉军主要对手。
二位将军屡次与之交手,必然十分熟悉对方战法,对方却在此时执意攻城,不知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皇甫嵩、朱儁均是尴尬的看了对方一眼,再次想起邯郸城外狼狈逃亡场景,连忙对着刘焉拱手表达歉意道;
“末将无能,辜负朝廷信任,令十几万北军葬送敌腹,当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感谢朝廷信任,给予我等戴罪立功机会,定当鞠躬尽瘁,马革裹尸以报效朝廷!”
刘焉无奈的看了两人一眼,朝下方摆了摆手,心想本刺史是来抵御贼军,不是替代朝廷问责的,宽慰道;
“二位将军劳苦功高,战争胜负难料,不可以一次失败判定结论。
在坐各位皆是朝廷肱股之臣,消灭叛军还需各位大力支持,一切功过是非朝廷自有定论,现在先商议对敌之策?”
此时,众将皆是看着皇甫嵩,等待他给出击败叛军的良策,皇甫嵩堪堪分析道;
“既然上将军询问属下,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今武临军单独攻打城池,而其余两路大军却按兵不发,摸猜测双方必是产生矛盾,其人心不齐正是我军机会!”
闻言,刘焉心中一动,急忙问道;
“如此良机不可错过,我军当抓住此番机会,待武临军还未反应之时,率大军攻克张曼成,然后再聚集大军对付武临,如此大事可定!”
皇甫嵩有些无言的看向,十分天真的刘焉,陈宫、李丰、许攸、赵昱、陈登、关靖等一众谋士暗自叹息。
皇甫嵩见他还在自顾自阐述计划,急忙出言打断道;
“上将军,武临此举异常矛盾,汉军仅有十几万兵马,而叛军却是数倍于我军。
河北之地仅存这点兵马,倘若一着不慎中了敌军诡计,叛军可就要一路畅通无阻的西进。
届时,洛阳可当不保,社稷有倾覆危机!”
刘焉不语,他本就是赶鸭子上架,自知自身能力难以服众,又无统帅几十万大军作战经验,只好耐心的向皇甫嵩问计。
刘焉无奈叹息一声,也看出众人眼中的不屑,继续询问道:
“此事是本将军操之过急,既然将军腹有良谋,请左将军继续道来!”
皇甫嵩道;“上将军,武临此人阴险狡诈,常有奇计,不可以常人视之。
贼首此举颇为反常,吾料定必是蕴藏不为人知的算计,对方消息灵通,对我军聚集肯定早就明白。
大军远道而来,士兵战斗力尚且未能恢复,当按兵不动,必然遭受灭顶之灾。
叛军内部发生矛盾,而张曼成所部均是依赖武临接济粮草,吾猜想其军中很快就会断绝。
在如此紧张关系下,汉军可率军进攻甬道,截断张曼成补给线,趁机消灭其部下。
武临此人颇有城府,窥视帝位,野心极大,早就对其余不听调令叛军很不满意,必是想借我等之手剪除羽翼,一家独大!
因此,武临率军攻城传递其坐视不管的信息,当初波才就是如此兵败的。
可趁此时机先击溃张曼成,削弱叛军实力,再率领残军同武临决战!”
刘焉闻言面色大喜,对皇甫嵩计策异常满意,心中也有了计较,当即部署道;
“左将军所言暗合吾意,田豫、公孙瓒、严纲听令,汝三人率两万大军前往攻取甬道,一定要阻断叛军间联系。
曹操率两万大军前去阻拦,南辩城白绕等人的援军,万不可让对方合兵一处!”
刘焉安排完麾下可信任的将领,忽然感受到堂下众人的不悦,笑道:
“叛军兵力雄厚,两万兵力着实有些单薄,战端一开对方必会增兵协助,不知二位将军有何人可推荐?”
皇甫嵩在心中计量一番,深知派遣的阻击之人极为关键。
望了望身旁一群急迫请战的诸将,随即把目光望向了中间,一副器宇轩昂的孙坚,当即推荐道;
“我军兵力分散,必须有一员猛将才行,孙将军勇猛有目众睹,可担此重任。
武临此人狡诈,谁也不知他会不会静待不发兵,可派本初、公路各率一支军出击。
一支抵御武临可能派出的援兵,一支作为预备队,随时驰援其余几路大军,其余人驻守营地,谨防叛军突袭!”
刘焉自是十分同意,便按照皇甫嵩所言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