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贾建设强调不可过多,梁拉娣也毫无异议。
能带回些许粮食已令她满足,哪怕只是粗粮,也能改善家中境况,她对贾建设的好感愈发加深。
丁秋楠对此毫不在意,她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皆从事教育或医疗工作,家中生活虽不如从前富裕,却也无忧无虑。
她不仅不介意,反而赞赏贾建设的清廉。
作为一位务实且自律的人,贾建设无疑是值得她仰慕的对象,然而他已有家室的事实始终让她难以抉择——是争取幸福,还是仅维持友谊?
书记对贾建设的表现深感钦佩,认为他不仅不贪图小利,还能妥善处理事务。
这样正直的领导者实属难得,难怪轧钢厂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遵照贾建设的建议,书记送了梁拉娣十五斤玉米面和半袋红薯,梁拉娣因此高兴了一整个下午。
当晚,为感谢工作组修复拖拉机,公社书记设宴款待众人。
席间,多位干部和大队长纷纷前来敬酒。
最终,贾建设三人因饮酒过量而醉倒桌上,被公社派人送往房间休息。
值得一提的是,抬梁拉娣与丁秋楠的均为女性同事,书记担心夜深人静时发生意外,特意安排妻子留在房内守护二人。
此举虽显谨慎,但在那个光棍较多的年代却显得必要。
毕竟平安第一。
这天晚上,果然有两个醉汉偷偷摸来,却被书记的媳妇用扁担驱赶回去。
深夜时分,此事在整个公社引起轰动。
村民纷纷举起火把四处搜寻嫌疑人。
最终书记趁着贾建设醉酒,连夜将事情处理妥当,将两名醉汉送往派出所。
“各位乡亲,此事就当没发生过,从今往后,谁都不准提及。”书记强调,“尤其在贾组长面前,不用多解释,你们心里明白。”
“我话放这儿,谁要是多嘴,后果自负。”书记下达禁言令。
“书记您放心,我们绝不会多说。”
“当然,我们又不是糊涂人。”
“这种丢脸的事怎能让外人知晓?书记尽管放心。”
村民陆续承诺,家丑不可外扬,若消息传出,他们北山公社颜面尽失。
“大家都清楚就好,各自归家休息吧,夜已深,明日还有农活要忙。”书记满意地点点头。
村民三三两两回家,白日劳累加上晚上的折腾,确实需要休息。
第二天贾建设醒来,对昨晚之事浑然不知。
人们此刻的沉默令人佩服。
三天后,老刘和刘海中风尘仆仆回到北山公社。
一到家,刘海中便向贾建设抱怨一路的艰辛与零件制造的不易。
他最后总结说,零部件能快速完成全靠他一人努力。
他希望贾建设能在厂长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其实,零件的迅速完成离不开分厂两位六级钳工的合作。
但刘海中执意独占功劳。
\"二叔辛苦了,回头我得去分厂找刘厂长核实一下,回去肯定也会向厂长汇报您的贡献。”
贾建设轻笑着回应:\"还要核实啊?咱们是熟人,你一问,分厂那帮人准又抢我的功劳。”
\"那不如你别问了,直接告诉杨厂长就行。
你放心,二叔绝不会亏待你。” 刘海中可不愿贾建设去找,这不是暴露自己没功劳了吗?
\"不成,立功得有第三方证明确实才行,不然厂里不认账。” 贾建设笑着说。
\"啊,还要这样?\" 刘海中一脸惊讶,但转念一想,有总比没有强,也只能勉强答应。
处理完刘海中的事情,贾建设便安排他和梁拉娣赶紧修理拖拉机。
早修好一天,他们也能早日返回。
这几 ** 在北山公社已待得厌烦,而陈雪茹的预产期也快到了,他急着赶回去。
安排妥当后,梁拉娣带着刘海中开始忙碌。
这几天,公社所有人都趁着农忙拼命干活,为的就是多开垦土地。
贾建设看在眼里,昨天还带两个女人去田里体验了一番。
三人都没干过农活,即便是体力尚好的梁拉娣,只干了一天就觉得吃不消。
昨晚他们唯一的感受就是疲惫,晚饭也没多吃,倒头就睡。
还好只是体验一天,今天就不打算再干了。
上午,梁拉娣带着刘海中和老刘修理拖拉机。
贾建设和丁秋楠也没闲着,他们商量后,丁秋楠身为医生,可以免费给村民看病。
两人向书记打个招呼,就在食堂门口摆张桌子,开始义诊。
意外的是,丁秋楠迅速成了村民最喜爱的人。
当时择偶标准可是\"蓝制服、白大褂、枪杆子、舵把子\"。
蓝制服代表警察,社会上很多人对他们充满敬意,因此在姑娘心中地位很高。”枪杆子”指排长以上的军人,收入较高。
成为军人家属不仅生活有保障、受人尊敬,还能享有一些优待,但也有烦恼,比如长期分居的孤独。
随军还需部队批准,且可能远离城市。
凡事皆有利弊,这些便是需要权衡的代价。
“舵把子”指司机,无论是开大车还是为领导开车,都能让自身及家人得到些许便利。
相较前三者,司机的优势有限,故排名第四。”白大褂”指医生或医院中有一定地位的人。
那时看病不易,即使在城里,仅排队就让人头疼。
医院少、病人多,有时好不容易排到,医生却已下班。
农村情况更糟,轻病常忍着,重病进城也需长时间排队,甚至要找相关部门协调,极为不便。
因此,能嫁与医生或在医院工作的人家,全家人都能受益,可见医生当时受欢迎程度之高。
丁秋楠虽年轻缺乏经验,且当时医疗设备匮乏,但通过观察体表也能发现一些问题。
若病情严重,至少可以建议就医检查。
有时一句提醒便能挽救生命,公社的人都理解这一点,对他十分感激。
此外,贾建设也非常重要,他能读懂中医基础理论书籍。
此次丁秋楠带的药不多,许多小病如感冒的药方都由他开具。
这些小病的药方用药常见,只要上山细心寻找,就能找到所需药材。
不过他开药方仅限于常见的小病,像头疼脑热之类,即便如此,也必须由丁秋楠确认病情,他才敢下笔。
并非他胆怯,而是药方绝不能随意开具,万一出了问题,岂不是自找麻烦?
丁秋楠得知贾建设竟通晓中医药理时,感到十分惊讶。
待贾建设说明是自学而成后,她转而满心欢喜。
这个男人早已给予她安全感,让她内心挣扎不已。
如今又得知他精通医术,若非上天眷顾送来一位志同道合之人,还能是什么?
她心中的天平逐渐倾向追寻爱情。
尽管如此,她仍存疑虑,或许只是时机未到。
两人忙碌一天,确实疲惫不堪。
虽非体力活,但诊断和开方耗神费力。
幸运的是,一天下来并未发现重症患者,大多是因营养不良导致虚弱,少数患风寒感冒,还有一些妇女有妇科疾病,丁秋楠与求诊女性皆面红耳赤。
面对此类情况,贾建设选择避而远之。
即便他心中有药方,也无意插手。
乡村依旧保守,他不愿惹出麻烦。
晚饭后,小组五人齐聚贾建设房间开会。
“这么说,明天就能修好所有拖拉机?” 刘海中刚说第二天就能修好,贾建设并不完全相信,还是想问问梁拉娣。
“没错,最晚明天中午前一定修好,要是晚上仓库有电灯,现在就能搞定。”梁拉娣充满信心,修拖拉机的小故障对她而言易如反掌。
“好,那就定后天返程,拖拉机修好,此行目的便已完成,梁师傅,你功不可没。”
贾建设非常高兴,后天就能回家了,离开燕京城已有五日,他十分想念那几位女子。
听贾建设只夸梁拉娣,刘海心中略有不满。
但他不敢发作,只能独自生闷气。
众人商议片刻,一致决定后天启程返回。
公社的伙食已恢复正常,大家都急于返回。
丁秋楠去洗漱后,梁拉娣便出门去找贾建设。
第二天就要返程,梁拉娣必须抓紧时间。
敲开贾建设的门,梁拉娣微笑着说明来意。
贾建设虽觉奇怪,仍请她入内。
屋内,梁拉娣坐下,她此行是为了带回家中急需的粮食。
最近几天,她私下攒下了不少粗粮,并将剩余的食物制成了干粮。
然而如何把这些物资带回村子成了难题。
想到这里,梁拉娣决定试探并寻求贾建设的帮助。
她走近贾建设,试图用惯常的方式说服对方。
梁拉娣叹了口气,身为四个孩子的母亲,在如今这样的日子确实不易。
为了孩子,她名声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因如此,她才能勉强度日。
即便她在厂里的名声不太好,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她毫不在意。
“梁师傅,您这是……”
贾建设满是疑惑,这些天他从未与梁拉娣有过单独接触。
两人关系仅限于比陌生人稍熟。
梁拉娣的表现令他难以理解,不明白她究竟有何意图。
“贾组长,我有些事情想请您帮忙。”
梁拉娣察觉到贾建设的疑惑,明白自己还需努力。
这几日她忙于修理拖拉机、处理粮食,几乎将贾建设的事抛诸脑后。
直至今日准备回去,才猛然记起自己竟疏忽了试探他的良机。
况且,这个男人不仅是她中意的对象,更关乎自身利益。
她暗自责怪自己太过愚钝,若早知今日,早就该有所行动。
此前老刘和刘海中未归,她本有机会。
不像现在这般紧迫,还需顾忌他人眼光,这无疑是她的失策。
想到此处,梁拉娣下定决心,今日定要达成目的。
否则,岂止错失一个好男人,连那些粮食和节省下来的馒头、干肉也会付诸东流。
梁拉娣不待贾建设回应,径自搬来一张凳子坐下,身体前倾,略抬下巴。
此时,她的脸距贾建设的脖子不过半指。
为何选择这样的距离?
其一,此距离让她说话时,贾建设能感受到她的呼吸,而脖子正是人体的敏感部位。
其二,这种距离虽不至于让贾建设占尽便宜,但也足够他伸手环抱,若他胆敢轻薄,她亦能挣脱。
要知道,她的鞋底特意焊接了铁片,若此人过分,她绝不介意让他尝尝厉害。
然而,若他通过了考验,她也不会反对进一步接触,一切还需看结果。
贾建设刚欲开口,梁拉娣已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