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如今提倡“妇女能顶半边天”,自然不可忽视女性的意见。
“领导,我是黄坑的妇女主任,我代表全公社的女同志提出质疑——为何同样下地劳作,男工每天记两个工分,而我们女性却只能记一个半?”
“住口!黄翠花,你胡说什么?”公社书记大怒,高声呵斥。
“对,别乱讲。”
“黄老三,赶紧把你的婆娘拉走。”
底下有人随声附和,场面顿时嘈杂一片。
“你这个妇道人家,赶紧跟我回去!”黄翠花的丈夫紧张兮兮地拽着妻子。
“别拉我,我要……”黄翠花奋力挣扎,大声嚷嚷。
“书记同志,这件事你必须给我个交代!”丁秋楠气得脸色涨红。
她是位知识渊博的高中生,坚信“女性同样撑起半边天”。
如今北山公社对女性的明显歧视让她无法接受。
梁拉娣目光中透着怒意,若此次公社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她定会向焦敏反映此事。
哼!到时非得将那四台拖拉机收回不可,北山公社此举太过分了。
\"都别动手!\"贾建设大声喝止。
人群瞬间安静,他是市里派来的特派员,似乎十分愤怒。
公社众人皆用怨恨的目光盯着黄翠花,皆因她的行为导致特派员不满。
\"冷静点,有事好好谈,动手或阻挠他人讲话解决不了问题。”贾建设待彻底平静后,面色凝重地说。
\"这位女士,请过来。”贾建设朝黄翠花招手。
黄翠花见领导召唤,立刻甩开丈夫,昂首阔步走到主席台上。
贾建设并未直接询问黄翠花,而是将公社书记一同唤至身旁。
(赵吗好)此事背后恐有隐情,他不信书记敢公然歧视女性。”妇女撑起半边天\"这句口号出自伟人之口,众人对伟人的敬仰使此言不容轻视。
更何况此事发生在燕京地区,书记难道不惧后果?
\"书记同志,请先说明情况。”贾建设问书记。”黄翠花所说是否属实?女同志干相同工作为何工分比男性少四分之一?原因何在?\"
先听听书记如何回答,若有隐情,此事便好处理;若是确有歧视,则后果不堪设想,这绝非他所愿。
\"贾组长,分配确实如此,但这并非公社歧视女性,其中另有缘由。”
公社书记感激地看了贾建设一眼,随后解释道:\"那你就说说原因吧。”
\"对,快说。”
丁秋楠和梁拉娣虽听出缘由,但因对公社书记印象不佳,语气仍显生硬。
“书记莫怪,您也知道,这两位姐妹遇到事难免情绪激动。”贾建设忙为二人缓和气氛。
他尚不清楚事情原委,不愿仅凭片面之词妄下判断。
“无妨,我明白。”公社书记愈发感激贾建设的理解。
“事情是这样,你们或许不知,下地干活也有差别。”
“田间活儿多是重体力,壮劳力一天干的活,至少是女人的两倍。”
“我们给女同志三分之四的工分,已属优待,怎会克扣?”公社书记苦笑道,实则并非自愿,只是响应“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号召,即便如此,若非政策要求,连一半工分都难以提供。
“凭什么?明明同是下地,为何我们女人就该少得?”黄翠花毫不妥协,只关心家中口粮和孩子能否饱腹。
听罢书记解释,丁秋楠与梁拉娣哑口无言,意识到对方言之有理,先前态度显得不妥,而黄翠花咄咄逼人的架势更令她们反感。
“黄翠花,你还有没有廉耻?”
“丢尽我们公社脸面的就是你!”
“不知羞耻的东西!”
台下不少男人闻声怒斥。
贾建设头疼不已,后悔召开此会。
此事棘手,即便认可书记做法,但黄翠花这般纠缠,无疑没完没了。
啪!
“疯妇,跟我回去,看我不教训你!”
黄翠花的丈夫冲上台,扬手给了她一巴掌。
他今日颜面扫地,竟在城里特派员面前丢了全家体面,实在无颜见人。
他的脸涨得通红,一半因愤怒,一半因尴尬。
黄翠花挨了那一巴掌,一时愣住了。
丈夫平日对她百依百顺,她从未见过他如此生气。
情绪失控之下,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同志,请冷静。”贾建设见状,忙拉住正欲再动手的黄翠花丈夫。
尽管他也不喜欢这个女人,但动手显然不妥。
“老黄,别冲动!”公社书记担心贾建设受伤,大声制止。
“特派员同志,书记,我……”黄老三手足无措,急着想要解释。
“没关系,有什么事回家再说。
动手解决不了问题。”
“夫妻之间要一起生活一辈子,她的想法可以理解,只是方式不对。”
“听我的,回家慢慢谈,好吗?”贾建设微笑着安抚。
这件事最好由黄老三带妻子回去自行解决。
但他也不希望黄老三动粗,虽然黄翠花的动机他明白,虽有错但情有可原。
“好,好,谢谢特派员同志!真是太感谢您了!”黄老三本以为贾建设会生气,甚至可能惩罚妻子。
他刚才打妻子也是出于无奈,此刻见贾建设并无责怪之意,连连道谢。
在得到贾建设的默许后,他立刻拉着妻子往外走,边走边低声埋怨。
“你这糊涂女人,今天怎么又闹起来了?”
“公分的事情我跟你说了好多遍,你怎么就不听呢?”
“我知道你心疼孩子,可别人家就没有孩子吗?我们干多少得多少,心安理得就好。”
“多吃多占的事绝对不能做,听清楚了吗?”
直到这对夫妻离去,刚才围观的人群始终注视着贾建设处理此事的全过程。
他那公正合理的处置方式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在一个年轻人的带领下,众人齐声高呼“向工人老大哥学习,向工人老大哥致敬”。
这一声声口号点燃了整个公社人员的热情。
丁秋楠和梁拉娣此刻都目露异彩地看着贾建设。
从他劝阻黄老三不要家暴的那一刻起,两人便觉得他身上似乎散发着某种光芒,令人无法移开视线。
食堂内气氛一度高涨,待稍微平静后,贾建设继续点名询问几位成员的意见。
他们的建议都很务实:有人希望能获得更多种子,有人请求更多机械援助,还有人期盼轧钢厂能在酷暑时给予物资支持。
贾建设让丁秋楠记录下来,准备迅速结束此次意见征集。
然而,当他环视台下密密麻麻举起的手臂时,目光落在了一个年轻人身上——正是刚才带头喊口号的人,且面貌令他略感熟悉。
这应该是个关键人物,可惜他一时未能想起。
“同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也谈谈你的看法吧。”思索片刻,贾建设叫起了他。
“领导,我叫崔大可。
我没有具体意见,只是非常敬仰我们的工人老大哥!”崔大可低眉顺眼地说道,“您要是有什么吩咐,只管说!我对公社很了解,保证把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帖帖。”
他的阿谀奉承行为引来食堂多数人的不屑,但崔大可毫不在意,依旧滔滔不绝地说着讨好之词。
他不过是个普通社员,甚至可算作游手好闲的混混。
自从两年前加入“大食堂”,他就抓住机会谋得一份轻松的好差事,因擅长经营赢得不少支持。
贾建设的到来让他嗅到一丝改变命运的契机,对他而言,这或许是“鲤鱼跃龙门”的绝佳时机。
崔大可并不在乎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唯一的渴望是进城,成为城里人,享受那种优越的生活。
他知道,若想翻身,贾建设这位来自轧钢厂的领导就是他今生最好的机遇。
若错失此次攀附贾建设的机会,待工作组几天后离开,崔大可依旧只是乡村普通社员。
即便日后当上队长,又如何?农村生活岂能与城市相比?因此,他也渴望抓住这次机会,只因想进城,哪怕做个临时工亦无妨!
“好,感谢同志,今日会议到此结束,不耽误大家用餐时间,散会。”一听是崔大可的声音,贾建设忍不住看向丁秋楠。
虽剧情模糊,但知此人品行卑劣,还骗取丁秋楠为妻,让她一生痛苦。
想到此处,贾建设握紧拳头,绝不能容忍此事发生。
丁秋楠被贾建设目光看得不明所以,却见其眼神愈发坚定,莫非这木头开窍了?心绪复杂,不禁脸颊泛红。
哼!妄想。
梁拉娣冷哼一声,在心中暗自发誓,如此良人,绝不能错过。
瞥见一脸迷醉的丁秋楠,梁拉娣心中已有决断,当晚便要行动,但仍需试探,她并非鲁莽之人,未确定前不会轻易交付真心。
午间用餐后,因梁拉娣上午修好一台拖拉机,贾建设三人陪同书记前来查看。
随着机器轰鸣,众人兴奋欢呼。
早一日修复,便能多耕几分田地,怎会不欢喜?
公社书记坚持赠送礼物致谢,贾建设婉拒。
农村本就艰难,这点东西于他又算不得什么,何必加重大家负担?但见梁拉娣欲言又止,方知寡妇不易。”书记同志,修拖拉机的是梁师傅,您若感谢,便谢她吧。
送些东西无妨,不过莫要过多。”
贾建设稍作思考,决定让梁拉娣接受一些馈赠,但数量不宜过多。
若收得太多,日后万一有人告发,梁拉娣恐会陷入麻烦。
梁拉娣听后颇为欣喜,之前见贾建设拒绝时她还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