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子已经不是杨山小时候的一百多人的小村子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人口接近四百人。
嗯,也难怪国家会强制推行优生优育。
来参加饭局的一共四个人,村长(书记)、生产队长兼民兵队长,妇女主任、会计。
谢村长小时候在红区待过,是见过世面的,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他在负责与杨山搭话。其他人听说杨山已经是厅级干部,立刻舌头打结,话都要说不明白了。
到底是自己的父老乡亲,而且谢村长一家对他不错,杨山也把以前的那些不快放下,在饭桌上频频举杯。
好吧,喝的还是杨二自己用红薯酿的酒,一股刷锅水味儿。
慢慢的,桌上的聊天才随意起来。
“三蛋,这次回来,你没路过镇子?”
谢村长所说的镇子其实就是县政府所在地,这地方太穷了,没有县城也只是个不大的镇子。
“没,为了赶时间直接从北边过来了。”
“有空去看看,现在那边发展的不错,去年盟里的人带着一队探矿队过来,在镇子上待了很长时间。”
“哦?要在咱们这里开矿了?”
“肯定啊,咱们这边不缺煤,北边的向坝村就有个小煤矿。咱们村烧的煤就是从那边用驴车拉过来的。”生产队长边吃边说。
杨山点点头,“那个探矿队具体在哪儿待的时间长?”
“在更北边,和咱们不是一个公社的。”谢村长指了指北方,“其实那地方在几十年前就说有煤,可是一直没开挖,也不知道为啥。这次又派人过来,看来是准备动真格的了。”
北边那个矿就是后世极其有名的亚洲最大露天煤矿,不过因为上边的覆盖层有点厚,要等到90年左右才开挖。
这个矿的储量超级大,曾经有一段时间省府都想把那块地方并过去。后来盟里为了保住矿,直接让旗(县)政府搬到了矿区。
“咱们村附近就没点啥能赚钱的营生?”
“咱们村产的山药蛋很出名,可这玩意不值钱啊。”会计掰开一个刚烤熟的土豆。
杨二在旁边也应和,“这玩意哪个村都能种,咱们村的即使好吃点也没人来花钱买。”
“镇子上也没啥工厂?”
“有几家,大部分都在南边靠河的地方,生产些水泥、硫磺炸药之类的。”
“没有轻工业?”
“没有。”会计接话了,“也就是西南边有几片牧区,镇里能收一些羊毛卖给盟里的毛纺厂。”
哦,是那个羊毛衫厂。
“咱们村这边什么都没有,村里的后生有时候会去东边打短工,前段时间我家小子就带着几个人去了河曲,估摸着过几天就会回来了。”
“去那里做什么?”杨山没想到这时候就有外出打工的了,而且还是去晋省。
“也是和煤有关,那边很多公社都有自己的煤矿。挖煤特别赚钱,干一天就有两块多,不过那是给当地长期工的工钱。”生产队长眼里有些羡慕,“我家小子只能当运煤工,就是把煤从坑口拉到码头。等解冻开航后,这些煤会被船运到南边。一天都拿不到一块钱。”
“咱们这里不也有煤矿么?”
“都是些小煤窑,挖出来也就周围村子里的人买一些,多出来的也运不出去。”生产队长摇摇头。
嗯,交通不行呗,这边距离黄河也只有20来公里远,就不行了。
“三蛋,上次你写信说,你能弄一些农作物的种子,有消息了么?”谢村长关心的问。
“也就是些早熟、抗旱的玉米种子,还有红薯秧子,对咱们村帮助不大。”
“那也顶事呢。玉米对地力要求高一点,可红薯地好打理,而且还能做成粉。”生产队长很兴奋。
“哦,对了,有人给我出了个主意,说咱们这里适合种向日葵。”杨山记得前世这里到处都种这玩意。
“那是什么东西?”会计听着耳熟,就是不知道是啥。
“就是种瓜子。”谢村长说,“瓜子不能当粮食吧。”
“不能当主粮,算经济作物。房前屋后种点,能当零嘴儿吃。这玩意油性很大,你们要是有能力,可以用来榨油。”
“比花生容易种?”生产队长有了些兴趣。
“嗯,我觉得是。”
眼看着这些人的赚钱话题说得差不多了,杨山才拿出自己的主意。
“谢村长,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有一个事情能干。”
“什么事情?”谢村长和生产队长同时问。
“烧砖。”
谢村长摇摇头,“咱们这里不需要用砖,各家各户都住窑洞,即使需要用砖的时候也多用土坯房代替。”
“我刚才出去溜了一圈,很多年久的窑洞外立面已经被雨水冲刷的差不多了,都需要修修补补的。反正村里冬天闲人多,黏土和煤几乎不花钱,就把人工用起来,当做改善自己居住环境呗。十几里外就有那个水泥厂,制造出来的土水泥拉回来几袋就够了。”
饭桌上的几个人都不说话了,不赚钱的事情谁愿意干啊,哪怕是给自己修房子。
杨山当然知道这事儿村里没动力,他回身从包里掏出一大摞钱,“这两万块是我自己攒的。原本打算是给我两个哥哥修个宽敞的新房子。后来知道村里人都住的不怎么样,我就想不如交给村里,让大家都住的舒服点。我觉得这点钱建个砖厂应该够了。”
说完,他把钱递给了谢村长。
“三蛋,用不了这么多。镇子上有砖厂,一块砖也就三分钱。村里人帮忙给你哥修个二层小楼都不用这么多。”谢村长推脱。
“拿着吧,镇里能烧,咱们也能烧。就当是我出钱帮村里的年轻人学门手艺。”杨山说完,又拿出一些材料,包括80年代中后期开始普及的轮窑简易图,24小时出砖,效率比现在的砖厂高出许多,“这是我请人设计的砖窑,还有一些材料配比和生产流程。村里人如果不懂的话,谢村长可以去盟里或者省府那边的工业学校找专业的人问问。”
谢村长在盟里多多少少有些人脉,他出面应该能办到。
杨山当然知道今后几年基建就会火爆起来,各种建筑用材都供不应求,就看谢村长能不能带人赶上这个风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