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新落成的“文明传承馆”前,人群排成了长龙。初冬的阳光斜照在朱红宫墙上,琉璃瓦反射出温润的光泽。苏明远站在人群中,一袭深色中式西装,衬得他身形更加挺拔。林婉儿挽着他的手臂,腹部已明显隆起,脸上洋溢着柔和的光辉。
“紧张吗?”林婉儿轻声问,手指微微收紧。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古老木材和现代油漆混合的气息。“有一点。”他承认道,“在庆朝时,我也曾奉旨入宫面圣,但从未像今日这般...心潮澎湃。”
他记得第一次踏入紫禁城的那日——乾隆三十年春,他身着状元红袍,脚踏朝靴,步步生威。那时的宫墙比现在鲜艳,空气中弥漫的是檀香和墨香,而非今日的消毒水味和游客的喧嚣。
“那日你是万众瞩目的状元郎,今日你是文明传承的守护者。”林婉儿仿佛看透他的思绪,柔声道,“一样的光荣,不一样的使命。”
进入展馆,柔和的光线从精心设计的灯带中洒落。展厅中央,两枚玉珏静静地躺在特制的展柜中,被一束柔光笼罩,仿佛沉睡在时光里。
苏明远凝视着那对玉珏,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记得在庆朝时,这对玉珏是皇上亲赐的婚聘之礼,代表着皇恩浩荡;记得穿越到现代之初,身无分文的他差点丢掉玉珏换一顿饱饭;记得在直播节目中,这对玉珏如何成为连接古今的媒介;更记得他与婉儿大婚那日,将玉珏系在一起时许下的誓言。
“它们见证了太多。”苏明远喃喃道,声音有些沙哑。
“先生,您能给我们讲讲这对玉珏的故事吗?”一个清脆的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苏明远低头,看见一个小女孩正仰头望着他,眼中满是好奇。他蹲下身,与女孩平视。
“这对玉珏啊,曾经属于一个很远很远的时代。”苏明远柔声道,“它们见证过王朝的兴衰,也见证过平凡人的悲欢。”
女孩睁大眼睛:“它们会不会很寂寞?离开了原来的主人?”
苏明远微微一怔,这个问题触动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某根弦。他抬眼看了看展柜中的玉珏,又回头看了看身边的婉儿,缓缓道:“玉珏不会寂寞,因为它们承载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就像现在,它们在这里,将会遇见许许多多像你一样的人,倾听他们的故事,成为新记忆的一部分。”
开幕式正式开始,馆长热情洋溢地致辞。当说到“玉珏的真正价值,不是材质,是它见证的每个瞬间”时,苏明远感到婉儿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下面有请玉珏的捐赠者,苏明远先生和林婉儿女士上台!”馆长的声音在展厅中回响。
在掌声中,苏明远扶着婉儿缓步上台。聚光灯下,他恍惚间又回到了庆朝的金銮殿,面对文武百官吟诗作赋。但这次,他不是在展示个人的才学,而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文明传承的故事。
“诸位请看,”馆长用放大镜投影展示玉珏内侧的刻痕,“这里有一个特别的印记——爱心与签名重叠。谁能想到,数百年前的玉珏上,会刻有现代简笔字的爱心图案?”
观众中响起一阵惊叹。苏明远看着那个小小的爱心,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是他刚学会使用现代钢笔时,笨拙而又认真地画下的。当时婉儿笑得前仰后合,说这是“古今融合的最直接证据”。
“而我旁边的签名,”婉儿接过话头,声音清亮如泉,“是我在修复这对玉珏时留下的。作为文物修复师,我们通常不会在文物上留下任何个人痕迹,但这次...或许是一种命运的指引吧。”
台下,李教授眼中闪着泪光。作为少数知道苏明远真实来历的人,他比任何人都理解这对玉珏所承载的重量。
致辞结束后,参观正式开始。苏明远和婉儿悄然退到一旁,观察着观众们的反应。
最吸引人的是那个电子互动屏。每个游客都可以“触摸”玉珏的3d扫描模型,而屏幕会根据触摸者的文化背景,显示不同的文明故事。
一个小男孩伸手触摸屏幕,顿时出现了一段动画:玉珏化身为两个小精灵,穿越时空冒险,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男孩看得入神,连连惊呼。
接着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匠人。当他布满老茧的手触碰到屏幕时,显示出的是一幅详细的玉器制作工艺传承谱系,从古至今的玉雕技法演变一目了然。老人看得热泪盈眶,喃喃道:“师傅,您的技艺没有失传...”
一位外国友人好奇地尝试,屏幕上立刻展现出全球文明中“玉文化”的共鸣:从中国的和氏璧到中美洲的翡翠面具,从新西兰的毛利玉雕到古埃及的玉器护身符。外国友人连连点头,对同伴说:“看,文明从来都是相通的!”
苏明远看着这一切,内心涌起一种奇妙的感受。在庆朝,玉珏是权贵的象征,普通百姓终其一生也难以窥见一眼。而如今,它们却成为连接千万人的桥梁,真正实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明远,你看那边。”婉儿轻声提醒。
苏明远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电子屏前——那是他们在京郊小院教导过的学生小宇。因家庭变故,小宇一度辍学,是雕刻和学习传统文化让他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此刻,小宇将手放在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令苏明远惊讶:那不是预设的任何一种故事,而是一段实时生成的影像,展示了小宇自己学习雕刻的过程,以及他与苏明远、林婉儿的师徒情忆。
“系统识别出了他的身份和经历。”婉儿惊叹道,“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小宇的手离开屏幕后,那段影像并没有消失,而是被系统保存下来,成为玉珏新故事的一部分。
“这就是文明活着的证明。”苏明远喃喃道,“不是静止的陈列,而是不断的生长和包容。”
傍晚时分,游客渐渐稀少。苏明远和婉儿获得特许,得以在闭馆后单独与玉珏相处。
展厅安静下来,只有安保系统轻微的运行声。夕阳的余晖透过高窗洒入,为一切镀上金边。
苏明远站在展柜前,凝视着那对陪伴他穿越时空的玉珏。在庆朝时,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将御赐之物公之于众;刚穿越到现代时,他甚至动过卖掉玉珏的念头。是婉儿让他明白,文物的价值不在于私有,而在于分享;文明的活力不在于保存,而在于传承。
“舍不得吗?”婉儿轻声问,手轻轻抚着腹部。
苏明远沉默片刻,缓缓道:“在庆朝,我们相信玉有灵性。这对玉珏陪伴我度过人生最荣耀的时刻,也陪伴我度过最迷茫的时光。说完全不留恋是假的。”
他转身面对婉儿,握住她的双手:“但它们不属于我个人,甚至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就像我们的孩子,”他的手轻轻覆在婉儿的腹部,“将继承过去,活在当下,创造未来。文明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就在这时,展柜内的灯光似乎微微闪烁了一下。苏明远和婉儿同时注意到,玉珏表面泛起一层极淡的光晕,转瞬即逝。
“你看到了吗?”婉儿惊讶地问。
苏明远点头,眼中有着深深的震撼:“在庆朝古老传说中,玉器通灵,会在重要时刻显现异象。”
二人相视而笑,知道这或许是巧合,又或许是真的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在见证着这一切。
离开展厅时,最后一线夕阳正好照在展馆入口处的题词上:“文明之脉,亘古长存;守护之心,超越时空。”
苏明远驻足片刻,轻声道:“在庆朝时,我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文明长河中的一座桥梁。”
婉儿靠在他肩上:“你知道吗?我最佩服你的不是你的学识,而是你的勇气。从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重新开始,接纳新事物,却不抛弃过去的智慧。”
“因为有你在。”苏明远真诚地说,“你是我与这个时代最温暖的连接。”
夜幕降临,故宫的红墙黄瓦在灯光映照下显得庄严而神秘。苏明远和婉儿手挽手走在古老的宫道上,影子被拉得很长。
“明天回小院,孩子们一定等着听今天的故事。”婉儿笑着说。
“不只是孩子们,”苏明远望向远方,“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文明的故事被继续讲述。”
他最后回望一眼文明传承馆的方向,仿佛能看到那对玉珏在展柜中静静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等待着下一个前来参观的人,等待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始。
玉珏入藏,不是终点,而是文明叙事的新起点。而他们,苏明远和林婉儿,以及即将出生的孩子,都将是这个永恒故事中的一环,连系着过去与未来,守护着文明的火种,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