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
“支援黑的儿火者汗王!”
“拿下吐鲁番!攻占别失八里!”
两万明军跟着高呼出声。
不远处的雪山,发出了“轰隆隆”的声响,为潜伏在此地多日的大军送行。
别失八里在唐朝时,曾设庭州金满县,后丘处机经过此地时,称它为大城,元朝增设驿站,属于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
居住在这里的百姓,不光有僧道儒,还早已杂糅了各民族的血统,难以有效统治的同时,攻城掠地时的阻力,也少了许多。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让两地与各部势力切断联系,成为囊中之物,不给瓦剌和鞑靼反应策变之机,李文忠自哈密出发,进入东察合台汗国领地后,兵分两路。
一路贴着与瓦剌的边境线向西,直扑别失八里,一路则直线挺进吐鲁番,趁其兵力与黑的儿火者部纠缠,城内空虚时,以最快速度拿下城邦,然后坐镇其中,随时北援别失八里或是黑的儿火者部。
“北上的这支孤军处境十分危险,阻力更大,便由本将军亲自率队迎敌,夺城的将士们,如果碰到消息有误,城中另有伏兵,待本将军拿下别失八里,再以包夹之势逼其投降!”
虽说这里不是黑的儿火者的控制之地,但这个年轻的幼子,将两地拱手送予大明的唯一条件,便是善待两地的百姓。
李文忠也不想知道,黑的儿火者是想借机留下收回“失地”的火种,还是单纯的是一个对待百姓仁慈的汗王。
反正答应了这个条件,在两城之中的黑的儿火者部落的内应,会为此支持明军加强对当地百姓的统治,有利于大明以后的长治久安,只要黑的儿火者部拖得住回防吐鲁番的敌军,他乐意送这个顺水人情。
反正就是攻城的时候,多消耗一些弹药,围城的时候,多消耗一些粮草。
“陛下给的粮草和弹药,足够两万大军吃到三月份,再趁乱拿下两座城池的,所以大家不用太着急,稳扎稳打,绝不能让收复的失地,再被抢占!”
将士们振臂齐呼。
“收复失地!”
“还我山河!”
李文忠看着一天吃三顿饱饭,一个个壮得跟头牛犊子似的己方将士,再看那满车的粮食和火炮,知道另一队将士,前方无论遇到什么变故,都能处理得当。
两股明军,自蒲类海(巴里坤湖)分道扬镳,朝着各自预定的方向碾压过去。
根据军报来看,蒙古雪原那边已经打成一锅粥了。
数千里之遥,加上寒冬腊月里的骑兵难以返回驰援。
围着两座城池吃年夜饭,消耗一下东察合台汗国各部族的兵力,再趁机多讨要几座城池,也属于是意外之喜。
所以,比李文忠更着急打完这一场硬仗的,是未来东察合台汗国的汗王,黑的儿火者汗。
早在李文忠率部队开拔之际,跟着黑的儿火者求援国书一起来的,就有当地的向导。
眼见李文忠率领的这支部队,每天只在夜间赶路,向导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打转。
“李将军,快走吧,迟了的话,万一各部落往两座城池派援军,这场战就难打了。”
“有你们的小汗王在,就算有几股援军逃了过来,光凭前往吐鲁番城的明军将士,也能将他们拿下,放心吧。”
李文忠可不光别人怎么着急,他是绝不可能让己方将士,去替黑的儿火者卖命。
只是,尽管有黑的儿火者牵制住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兵力,但明军自天山一路往西行,快速拿下各个城镇,眼看还有五十里,就要抵达吐番鲁城时,遇到了一股上千人的瓦剌敌军的阻拦。
说是阻拦,实际上碰巧在傍晚时分,明军快要填锅造饭时,双方人马遇到了。
在相遇时,瓦剌的敌军看到明军将士的军服,尤其是大大方方插在地上的旗帜,他们还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恼羞成怒地质问。
“这里不是大明的国土,你们怎么能闯入东察合台汗国的境内,插上你们大明的旗帜?”
“你们大明这是想与整个东察合台汗国为敌,想要破坏两国的交情,想要在西域引起战争吗?”
瓦剌带队的,是一位驻边的老将。
当他看到带领大明军队的,是一个三四十岁,长相略显斯文的青年将领时,根本没把李文忠放在眼里。
还以为是哪个渴望功勋的年轻明将,一时糊涂,没有得到大明皇帝的命令,就想跑来东察合台汗国裂土分侯。
哪怕自己只带领了两千负责守边的军队,却依然没有给明军的上万大军一个正眼。
李文忠面对敌军的质问,没有老老实实地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露出更加容易让人卸下防备的微笑,反问套话。
“敢问阁下,既然知晓脚下踩的这片土地,不是瓦剌的国土,你带兵闯进来,是巡防边境时走错了路,还是另有原因?”
“别说此地我瓦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就算是你大明国土哈密,我也是去留随意,你们赶紧让路退下,否则小心我方大军随后赶到,把你们绑到马尾巴后面,拖到吐鲁番去!”
哦,原来是同路啊。
原本李文忠想着,不用和这群敌军硬碰硬,放他们过去,继续消耗别国的兵力。
可既然这是一支被当枪使还不自知的瓦剌边军,要去支援吐鲁番的城防,就算这会儿绝对撵不上另一队友军,本着来都来了,不能错过的道理,他十分大方的,让队伍朝着两侧散开,给这队兵马让出一条宽敞的大道。
“阁下,请上路!”
瓦剌将领轻蔑地斜了一眼,深入他国,不敢在别人地盘上放肆的这群明军,倒是没有失去警惕心。
他没有率军往前走,而是用命令的口气,对着李文忠大喝一声。
“带着你的人先滚!”
瓦剌和明军在大明边关时有摩擦。
谁知道这伙明军,会不会来个突然袭击呢?
还是等这些明军退了,他们再继续急行军,赶往吐鲁番。
李文忠挑眉,用看死人的眼神,打量着这个虽然自大但没有失去警惕心的瓦剌将领。
事已至此。
“听我命令,京军垫后,剩下的往后撤。”
瓦剌将领听到“京军”这两个字,还在好奇,这大西北哪里来的京军,明朝的京军不都是驻守在南京吗?
还没等他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见那个青年将领,带着明军,犹如丧家之犬般,眨眼间便跑出了百步之远,把原本长方的阵型都跑乱了,剩下的百十来个穿着轻装铠甲的明军,则站成两排,目光凛然地盯着己方这两千兵马。
他们的眼神根本不像是狼狈撤退,倒像是准备随时进攻!
“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