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也不装了,手指着窗框那边,几块用于透光与装饰的玻璃。
“玻璃!”
“英儿画的是玻璃酒瓶吗?”
常氏也凑了过来,帮着打掩护。
朱雄英本来还觉得,最近爹爹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机敏得过了头。
让他不禁怀疑,自己穿越虽然没带挂,但可能遇到了其他特殊情况。
比如,被人偷听了心声之类的。
但此时听到娘亲的话,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爹爹城府深藏得住事,娘亲可是直来直往,大大咧咧的性格,要是能偷听他的心声,那平时他饿的时候骂人,娘亲指定能扇他屁股。
【看来我最近还是得收敛一些。】
朱雄英在心里说着,便坐在地上,含着手指,假装一脸天真无邪的模样,重复着娘亲的话。
“玻璃酒瓶!”
“玻璃酒瓶?”
朱标猛地一拍双掌,仿佛想到了什么,急忙站起身来。
然后又蹲下,抄起地上的设计图,对着朱雄英聪明的脑袋瓜揉了揉。
“英儿,你这回算是立了一大功了,你皇爷爷正愁海军开支大,光靠国酒卖不出军饷来,有了玻璃酒瓶这门好生意,连酒带瓶一起卖往国外,赚得更多。”
“可是殿下,这玻璃酒瓶能造得出来吗?”
“既然花瓶能造出来,酒瓶一定也能造出来。”
朱雄英不住地点头。
【早在宋代就有高铅玻璃了,只要思想转变一下,运作国家机器来制玻璃,绝对能够造出玻璃酒瓶和阳光房,对了!】
朱雄英眼见没有人在意他画的歪歪扭扭的房子,只能自己大胆开口。
“玻璃房子!”
【我记得在哪本小说里,看到男主要造玻璃,曾说过,河北静州某寺庙出土过宋代的磨花玻璃。】
朱雄英相信国人的建造水平,只要钱财与人力到位,想盖玻璃房子也能很快盖成。
“玻璃房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东西,殿下呢?”
常氏朝着朱标疯狂眨眼暗示。
朱标强忍着笑,实在没忍住于是背过身去,闷声闷气的说道:“玻璃酒瓶能造出来,我就给英儿造一间玻璃房子,到时候呆在里面听雨落,也是一件美事。”
既然知晓了河北一带有匠师能造相关的玻璃品种,朱标这就写信给蓝玉,让他派人抓紧查一查。
而朱雄英见他们对自己所画的内容,没有半点怀疑,而是想满足自己的想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哇!爹爹真有品!】
【希望我今年能够住上爹爹给我盖的阳光房。】
朱标握了握拳。
紧一紧,应该能!
“荣姐,午膳我就不回来吃了,外面雨下得急,反正闲来无事,等雨不下了,你们再回东宫。”
“殿下不用操心我与英儿,你忙你的去吧。”
常氏知道他要去工部给薛尚书送图纸,还要盯着玻璃坊的建盖与选人。
为了白日能将这一切完成,晚上好好睡觉,常氏包揽了东宫的一切事务,其中英儿的衣食住行,更是她身为母亲,份内的事。
“娘亲!”
朱雄英伸了个懒腰,又将笔架上的鸡毛笔拿了起来,蘸着墨汁,在画得一团糟的黄纸空白处,努力控制着浑身的肌肉,写下一个歪歪扭扭的字。
常氏见他如此认真,好奇地探过头来。
当看清儿子未写完的字迹时,惊喜万分地捂住嘴,不让自己惊呼出声打扰到儿子写字,可眼泪却控制不住地流了出来。
朱雄英写好这个字,趴上去想吹干墨迹。
谁知用手过度,摔了个狗啃屎,反倒沾了满脸的墨汁。
再看写出来的第一个字都糊了,他气得鼓起了腮帮子。
常氏吓了一跳,赶紧把人抱起来。
“娘!”
“诶!娘看见了,英儿写的是娘字是不是?”
朱雄英气鼓鼓地点了点头。
【我为了练习这个字,可是努力了很久,好不容易写成了,还被自己给弄毁了。】
【不行!】
朱雄英撸起袖子,捏紧了手里的鸡毛笔。
“写!”
【我要再写一个更好的,送给娘!】
常氏看着执拗的儿子,既感动又无奈。
“英儿,你画了一个时辰了,饿了吧,我让春雨给你找些零嘴吃?”
所谓的零嘴,是专门制成的奶条或易融易化的糕点。
既解馋还能当磨牙棒用,含糖量低也不用担心吃多了蛀牙,在古代牙医用药少,忍受牙痛之苦。
朱雄英咂巴了一下嘴,看看墨汁晕染的字,再看看娘亲期待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
“吃!”
写字的事,还是吃完再说吧。
这回写娘,下回写爹。
老朱知道了,一定等不及安排他识字。
【到时候手口并用,我也算是以别的方式参政了。】
他应该是大明史上,第一个不满周岁就参政的皇室成员。
想想还挺励志的!
于是,励志的朱雄英,缠着娘亲,又多吃了两块糕点。
……
工部。
薛祥看着太子殿下亲自送来的图纸,上面的墨迹还没干,又看了一眼太子殿下袖子里没揣好的黄纸,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皇宫里藏了不止一位超凡脱俗的大匠师!
“薛尚书,这些设计图你看得懂吗?”
朱标难得热心肠的主动开口。
“看不懂孤给你解说一下?”
“殿下,就这酒瓶和玻璃房,你还在旁边写了标注,臣只要识字认画臣就看得懂。”
薛祥说着话锋猛地一转。
“关键是造玻璃的工艺……”
“这个孤也有所准备,听说北方有匠师懂这个,孤已经派人去找了,你现在先把玻璃坊建盖起来,把相关匠人找到,再安排好材料与锅炉的事就行,还有什么问题,派人进宫寻孤,孤来解决。”
眼见太子殿下一手包揽了关键的事情,薛祥还有什么好说的。
“殿下,玻璃坊光造酒瓶和玻璃窗,有些浪费,不如再制些其他相似的物品,比如玻璃碗碟之类的。”
一锅料下去,试制的种类太少还不够回本的。
虽然薛祥是工部尚书,但他感觉自己赚钱的经验,不比户部尚书差了。
朱标思考了片刻,抬手搭在了薛祥的肩上,用力地拍了拍。
“玻璃坊是工部统管的,薛尚书你想制什么就制什么,不浪费就行。”
“……”
薛祥明白这话里的暗示。
他这是又给自己揽了一件大活啊。
看来他再在工部历练几年,经手的银钱说不定就超过户部尚书了。
也挺好的。
这样一来工部的发展蒸蒸日上,他就有更多的话语权,让陛下批条子,每年扩招匠师,过段时间再专门组建一支清理河道淤泥,修建水渠的匠师队伍,朝中一定不会再像胡党当政时一样,说他是吃饱撑的没事干了。
“殿下,时辰不早了……”
薛祥刚想留太子殿下吃顿午饭再走。
门外跑来一个侍卫,在朱标耳边低语几句。
朱标面色微变,连忙婉拒了薛祥。
“薛尚书,皇庄那边有事要孤处理,你先忙。”
“殿下慢走。”
薛祥知道皇庄那边,最近种植了一种埃及粟米的外来粮食。
他看了一眼外面的落雨,掐着手指算了算历法进程。
“这个时节,正是施肥的时候,也不知道外来的粮食,用不用得惯本地的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