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婆婆的话音在这大殿内响起。
将当年之事的前因后果全部都说了出来。
话到了这里。
当年的事情也已经全部都可以了然了。
“果然是母后。”
“除了母后外,不会有人拥有这等权柄了。”
朱棣眼中闪过了一抹庆幸之色。
不过,也有着一种早有所料的了然。
在看到了自己儿子还活着的时候,朱棣就想过当年发生的事情种种,有着猜测,毕竟能够拥有在孝陵将人送走,甚至是送到了万里之外的北平。
除了自己父皇,大哥以外,那也就只有自己的母后了。
可以说。
在整个大明。
自己父皇能够调动文武,太子能够处置政务。
但自己母后凭后宫之主的身份也可以调动文武,甚至是调动军队,权柄根本不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
“如此说来。”
“皇后娘娘当初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之前吕家已经承认,当初的天花,甚至是当年太子妃被难产,全部都是他吕家所为。”
“如若高政还留在应天,必为吕家所害。”朱权面带恍然之色的说道。
“原本朕就猜测当年将高政转移出应天就是母后所为,因为只有母后有此能力。”
“如今,果真是如此。”
“母后,救了高政啊。”朱棣也是充满庆幸的说道。
而这时!
听到了这些前因后果。
朱正心底却是越来越古怪。
“朱嬷嬷?”
“远离应天?”朱正心底喃喃,一种奇怪的感觉笼罩了全身。
而这种感觉,并非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出的。
不过。
眼下朱正也只是带着一种困惑,继续看着。
“敢问。”
“皇后娘娘当初让嬷嬷将高政送到了何处?”朱柏也忍不住的开口问道。
听到此问。
陈婆婆缓缓转过身,目光则是有意无意的看向了朱正。
这一幕。
自然也是吸引了朝堂上不少藩王和大臣的目光。
“当年。”
“娘娘说纵然不能让世子殿下活着的消息散开,不能让他恢复身份,那也要让他与父母身处同一城池,如若冥冥之中有天意,或许能够让世子殿下与父母重逢。”
“并且。”
“娘娘当初还特意下达了旨意。”
“若非皇上与娘娘认出世子,绝不可主动去接触。”
“如若天意使然,让他们相遇,那就是天恩。”
“如若天意没有让他们相遇,这也是命定。”
“高政本就是得天庇佑捡回了一条命,不可违逆了天机。”陈婆婆将当年的事情全部都说了出来。
再加上他有意无意的看向了朱正。
此刻的朱正。
脑子缺宛若被雷霆一炸,脑子嗡鸣作响。
此刻。
哪怕朱正再如何置身于局内,又如何没有想过自己,但将眼前这个陈婆婆一切话语联想起来,全部都指向了自己啊。
自己祖母。
姓朱。
马皇后身边那个贴身管事嬷嬷,同样也姓朱。
当初那个燕世子得仙人之力起死回生,无数金光化雨落下。
可此番只需要联想一下,或许是朱正重生而来一直未曾觉醒的面板被动护主,让朱正保住了性命。
而且。
还将那燕世子送到了北平。
这一切,全部都指向了朱正。
“果然。”
“皇兄的猜测没有错。”朱权心底松了一口气,余光也看向了已经陷入呆愣状的朱正。
此刻。
高位之上。
朱棣与徐妙云的神情也是久久难言。
特别是徐妙云,此刻已经是紧紧握住了朱棣的手。
“母后。”
“没想到她在弥留之际竟然为高政做了这么多,更为我们做了这么多。”
“这么多年,我们与高政就未曾分开过。”
“这一切都是母后的安排。”
徐妙云想到这,双眼都不自觉流下了泪水。
“皇兄。”
“说了这么多,那高政究竟在何处?”
“能否让他出来一见?”
楚王站出来,大声道。
“是啊皇兄。”
“还是先行将高政请出来吧。”
“如今事实已然清楚了,只要将高政请出来,虽然过去这么多年,样貌会有改变,但当初皇后娘娘肯定留下了证据的。”
“高政既活着,理当认祖归宗。”
……
一众藩王纷纷开口道。
“臣等附议。”
朝堂上的文武也是纷纷附和。
见此。
朱棣此刻的心情也是有些涌动。
对于他而言。
今日便是与儿子相认的时刻了。
当然。
徐妙云也是如此。
朱高炽三兄弟此刻也是透出了几分紧张来。
特别是朱高炽,如若自己大哥真的如妻子所言的那般,并无皇族之气,或许在未来他还是会有机会的。
而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人则是单纯的好奇。
“陈嬷嬷。”
“当初母后想必给你们留下了证明高政身份之物吧。”
“既然都说到了这一步了。”
“那就继续。”
“朕也想知道,朕心中所想的高政是不是为真。”朱棣威严的说道。
陈婆婆点了点头,随后从袖袍内拿出了一封诏谕。
“此乃当年皇后娘娘所留诏谕,上面便是娘娘留给皇上与皇后的话。”陈婆婆高举着手中的诏谕,恭敬对着朱棣一拜。
见此。
朱棣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站起身来,一旁徐妙云也是立刻站起身来。
殿内藩王与大臣也都是不敢失礼,纷纷躬身参拜。
“马和。”
“将诏谕宣读出来。”
朱棣没有去接诏谕,而是让一旁侍奉的马和去。
这等时刻。
唯有将诏谕宣读出来,才可以为自己儿子正名。
要知道。
自从知道了朱正就是自己儿子后,朱棣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朱正的身份正名做准备。
一切就是让朱正的身份恢复的顺理成章,没有半分疑点。
唯有如此。
未来朱正恢复身份,敕封太子,才不会有任何质疑之身。
毕竟是遗失在民间这么多年的皇子龙孙,身份血脉是不能有任何疑点的,所以,必须要有罪有力的证据。
“奴婢领旨。”
马和恭敬领命,缓步走到了陈婆婆面前,恭敬将诏谕接过来。
而且。
还双手将诏谕举起,让满朝文武都可以清楚看到。
这也是告诉满朝文武,诏谕不会被调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