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李艺萱是王爷爷推荐来的,赵苘苘只是脑海中灵光一闪,并未深思熟虑。毕竟刚入围白玉兰提名奖的她,工作正忙得不可开交。
晚上,张昭朴瞧见她正拿着行李箱收拾行李,便好奇地问道:“姐!你这次出差,得多久才能回来呀?”
自打张昭朴考上大学后,姐弟俩便聚少离多。好在张昭朴十分珍视这份手足之情,经常来别墅帮姐姐照顾两个孩子。
“你是不是有啥事呀?”赵苘苘下意识地问了句,随即又觉得不妥,便甜甜地笑着说:“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吧。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回老家看看爷爷,还有你姥姥。”
张昭朴的姥姥住在敬老院,不久前他坐飞机回去看望过。如今,他觉得自己有能力赚取生活费了,便打算勤工俭学,不想总是依赖赵苘苘的资助。
“姐!这次我就不回去了,我想出去打工。已经在市里一家咖啡店找到工作啦。”
赵苘苘微微沉思,眼角余光瞥见李艺萱正看着她,那眼神让她莫名有些不自在。她愣了一下,低声对张昭朴说:“新来的家庭老师虽说和我是老同事,但才刚来不久,孩子们和她相处可能还不太习惯。你先别急着去打工……”
张昭朴一听就明白了姐姐的意思,赶忙点头应道:“姐,我听你的。打工这事,等你回来再说。”
送赵苘苘出门时,小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苘苘姐!回来的时候,可别忘了捧个奖杯回来,不然咱不让你进门哟,哈哈。”
“行啊。”赵苘苘干脆地应了一声,便坐上了网约车。
孙安俪抱着一个孩子,一边教孩子跟赵苘苘摆手说拜拜,一边笑着宽慰她:“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今年没拿到奖,明年还有机会呢。”
两个孩子早已习惯妈妈的来来去去,目送妈妈离去的背影,起初还呆呆地望着,没过一会儿便抛诸脑后,回到别墅该吃吃、该喝喝,玩耍也丝毫不受影响。
经过专业培训的李艺萱,很快就和两个孩子打成一片。
这天,她向孙安俪提议道:“孩子们整天待在家里,感觉有点与世隔绝呢,咱们带他们出去玩玩吧。”
孙安俪笑着随口问道:“你觉得去哪儿玩好呢?闹市太嘈杂了。”
李艺萱眨动着长长的睫毛,眼眸中满是灵动,“去海边公园怎么样?那儿小孩子众多,孩子们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互动交流,既能开阔眼界,又能锻炼社交能力。”
于是,当天下午,他们便开着一辆商务车前往海边公园。
踏入海边公园,咸咸的海风裹挟着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响。公园内布局精巧,草坪如绿毯般铺展开来,不远处的树林郁郁葱葱,为公园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生机。
草坪上,几个孩子正追逐着足球,尽情嬉戏。大豆和小豆先是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观望,不多时,便抱着自己的小足球,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
草坪旁边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林荫道上摆放着许多长椅,供游人休息。大豆踢球时没个方向,一路追着球跑到了树林里,最后把足球踢到了一张长椅下面。
王母头戴遮阳帽,坐在长椅上,静静看着周边玩耍的孩子们。退休后的她,生活不再局限于两点一线,时而跟着旅行团四处游历,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时而与老友相约登山,在大自然中舒展身心。海边公园是她常来的地方,这里宁静的氛围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总能让她心情愉悦。
今天,她和几个朋友来公园爬山,累了便坐在这儿休息。看着那些可爱的孩子,她不禁又想起自己从未见过面的两个孙子,他们现在也会踢球了吧?
“奶奶好!”大豆看到她坐在那里,挡住了自己拿球的路,便礼貌地先喊了一声,接着弯下腰,试图去长椅下捡球。
可惜他胳膊腿儿太短,怎么也够不着。王母听到有小孩喊奶奶,先是一愣,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扭头看到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看着她,不禁愣住了:这孩子怎么长得和儿子小时候一模一样?
大豆还是够不着足球,又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奶奶好!”
“你是在叫我吗?”王母惊喜地问道。
大豆用力地点点头,然后伸手指向椅子底下,说:“奶奶!球球。”
王母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孩子让她帮忙捡球。她伸手把球滚出来,递给大豆说:“给你,小朋友。”
“谢谢奶奶!”大豆说完,转身就准备跑开。
王母忍不住伸手拉住他的小手,亲切地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告诉奶奶好不好?”
大豆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一脸认真地对王母说:“我告诉你,你可要帮我保密哦。”
王母慈祥地笑了笑,“嗯,奶奶一定帮你保密。”
“我叫赵宜然,我弟弟叫赵宜嘉。我妈妈是大明星,叫,叫赵苘苘。”
“什么?”王母听后,脑袋“嗡”的一下。千真万确,果然是自己的亲孙子啊!
就在这时,温暖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大豆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映衬着他可爱的模样,让王母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惊喜与激动。
与此同时,张昭朴快步走了过来说:“大豆,你捡完球在干嘛呢?弟弟还在等你回去一起玩呢。”
“我在和朋友聊天呢。”大豆对张昭朴说完,又转身对王母挥手告别,“奶奶再见!”然后,双手抱着球,撒开脚丫子跑开了。
朋友?这么小的孩子,哪来的朋友?张昭朴满心狐疑地看了王母一眼,便转身跟着大豆离开了。
看到两个孩子,王母心中不禁感叹,没想到赵苘苘竟养出这么可爱的孩子。他们乌黑的头发,粉嘟嘟的小脸,明亮的大眼睛,还有那小巧的嘴巴,简直就像两个精致的瓷娃娃,任谁见了都会心生喜爱。
回到家,王母抑制不住内心的加激动,对丈夫王台长说:“你猜猜我今天爬山碰到谁了?”
“不知道,也不想猜。”王台长正看着手机,听到这话,好奇地抬头看向她。
“咱们的两个孙子呀!”王母坐到沙发上,拍了拍手说道,“没想到赵苘苘生的孩子竟如此惹人喜爱,站在那儿,就像两个精致无比的瓷娃娃,白白净净的,真是让人越看越欢喜。”
王台长也只是在视频中见过这两个孩子,闻言不禁撇了撇嘴,略带泼冷水地说道:“人家压根儿都不认识你这个奶奶,你瞎高兴个啥劲儿?”
王母微微一怔,神色变得有些复杂,说道:“我刚刚仔细想了想,两个孩子一直跟着赵苘苘,能学到的东西实在有限。我打算把他们接过来,亲自教养,给予他们更好的成长环境。”话语间,王母心中涌起一丝愧疚,自责自己为何没能早些参与到孙子的成长中。
王台长不以为然地反对道:“算了吧,赵苘苘怎么可能把孩子交给你?再说了,你凭什么去抚养他们呢?你又不是没有儿媳妇,想要孙子,让你儿媳妇生不就行了。”
“唉!要是这两个孩子是刘美清生的该多好啊。你说儿子和她结婚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怀上孩子,会不会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刘美清多年未孕,这始终是王母心中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王台长安慰道:“你娶了个家世不错的儿媳,就别太苛求了。这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你是说,刘美清真的不能怀孕了?”王母一脸的不甘心,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呢?我实在难以接受……”其实,关于刘美清可能无法生育的传言,王母早有耳闻,只是一直不愿直面这个残酷的现实。
晚间,待儿子归来,王母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你们结婚都这么多年了,为啥一直不要孩子?是不是刘美清身体有什么隐疾,怀不上啊?”
王培宇心中一紧,犹豫片刻后,违心地说:“我们还年轻,工作又忙得不可开交,想再过几年,等各方面条件更成熟些,再考虑要孩子的事儿。”
王母语气冰冷地说:“都三十好几了,还年轻?你别糊弄我了,是不是刘美清身体真的有问题?不能怀孕。”
二哥王培宇避开她探寻的目光,轻声笑道:“妈,你就别操心我们的事了,我们自己心里有数。”
王母生气地提高了音量:“我不操心谁操心?要是她真的生不出来,就把外面那两个孩子接回来养。现在孩子也大了,咱们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争取抚养权。”没想到王母一直心心念念着赵苘苘生的双胞胎儿子。
王培宇焦急地哀求道:“别呀,妈!你可千万别这么做,这只会把事情越闹越糟。你想想,小时候赵苘苘就坚决不肯把孩子给我抚养,如今孩子都长大了,她怎么可能轻易放手呢?”他深知赵苘苘对孩子的爱之深切,也明白此事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诸多矛盾与伤害。
“我想要孙子,这难道有错吗?怎么就成了惹事呢?”王母扬起头,理直气壮地说,“你不去,那我自己去找律师咨询,看看究竟该怎么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你不用去打听了,妈。首先,咱们得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他们是你孙子才行啊!”王培宇无奈地提醒道。
听到这话,王母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坐在一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怎么办?怎样才能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他们是自己儿子的孩子,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孙子呢?
忽然,她的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那份分手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