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28日下午5点30分,从桦甸开往吉林市的最后一班客车,喘着粗气缓缓驶离客运站。
车厢里零零散散坐着21名乘客,偶尔飘来几句谈笑,气氛看似寻常。
一位穿着明黄色连衣裙、带着浓重皖北口音的少女,正对两名中年男人滔滔不绝。
靠过道的位置上,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当天的《江城日报》。另有几名乘客望着窗外掠过的风景,神色茫然。
唯独靠窗坐着的五名青年格外显眼——清一色短平头、鲜黄衬衫,他们闭目假寐,仿佛对周遭一切漠不关心。
检票结束后,三名司乘人员聚在一起低声交谈。
车行半小时后,或许因为天气燥热,抑或旅途疲惫,车厢逐渐陷入沉寂,乘客们陆续歪头睡去。只有司机仍紧盯前路,紧握方向盘。
突然,那五名假寐的青年几乎同时起身,迅速散开阵型。一声闷雷般的吼声炸响:“全都别动!谁动捅死谁!我们是劳改队逃出来的,把钱掏出来!”
睡梦中的乘客顿时惊醒,有人迷迷糊糊问:“到哪儿了?谁在喊?”
“还想到哪儿?快掏钱!”五名歹徒手持电警棍、射钉枪、匕首,气势汹汹地威逼全车乘客。
一名身材彪悍的乘客刚反应过来,肩上已重重挨了一刀,鲜血瞬间浸透衣衫。
接连几声尖叫,车上八名男乘客相继被刺伤。一位从锦西来的旅客试图反抗,大腿根部连中两刀,鲜血喷涌。
顷刻间,八名乘客的鲜血染红了衣服、座椅、车厢地板……
司机顿时意识到:遇上劫车的了!他刚想减速停车,一名歹徒猛地扑上来,冰凉的刀尖抵住他的脖颈:“老东西,耍花样就宰了你!”司机一怔,车身在路上晃了几下,又继续前行。
“头朝下!手举起来!不许动!”歹徒厉声命令,并开始逐个搜身。16名乘客的现金和财物被洗劫一空。
得手后,歹徒威逼司机停车,随即跳下公路,迅速钻进路旁一望无际的苞米地……
案发地处于永吉县五里河镇南沟村路段。当晚7点50分,这起恶性劫车案通过高频无线电波迅速传至永吉县、吉林市乃至省会长春。
“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车匪路霸严重暴力案件,作案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为吉林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省公安厅下达严令,要求永吉县公安局不惜一切代价迅速破案。
接报20分钟内,永吉县公安局火速落实四项紧急措施:
一、局长亲率侦技人员赶赴现场勘查取证; 二、副局长负责受伤乘客的抢救与安置; 三、刑警队长李连森调集周边乡镇全部警力,封锁交通要道,展开围堵; 四、秘书科向桦甸市公安局、交通局通报案情,协同善后。
车上16名乘客分别来自安徽、锦西、长春、磐石和吉林等地。永吉县公安局在安排他们安全转运的同时,紧急筹措1500元现金,解决食宿及路费问题。
晚8点30分,吉林市公安局副局长与四处处长驱车抵达五里河镇和旺起镇,组织民警、民兵准备进山搜捕,并与劳改管理部门联系,核查是否有体征相符的逃犯。
为广泛发动群众,永吉县县长亲自签署命令,通过县电视台播发紧急通报,号召群众提供线索,协助缉拿歹徒。
摩天岭,旺起镇的“南大门”,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向西翻越两座山岭即是案发现场,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旺起派出所所长渠慎革在此设卡盘查,严控过往人员。
29日晚9点左右,渠慎革与一名村干部在山路巡逻时,发现对面山梁上隐约出现几个人影。待对方走近,渠慎革毅然拦路喝问:“干什么的?”
“旺起的,回家。”对方边答边四下张望,一认出是警察,转身就往山上狂奔。
“就是他们!”渠慎革奋起直追,鸣枪示警。
闻讯赶来的民警一同展开追捕,歹徒在慌乱中扔下一个塑料编织袋,借夜色遁入深山。
渠慎革在编织袋中搜出电警棍、射钉枪、匕首、花衬衫、文件包及一本中国地图册——与通缉令中所列物品完全一致,确认系“7·28”案歹徒无疑。
他本想用电台请求支援,奈何对讲机电量耗尽。只得驱车回所汇报,这一消息极大鼓舞了已坚守一天一夜的全体参战民警。
“说明他们还没跳出包围圈!”吉林市公安局副局长立即重新部署永吉、丰满、桦甸三地警力,展开对摩天岭的集中围剿。
摩天岭五社零散住着几户人家。村民唐景文因担心盗牛贼,夜里睡得不踏实。
7月29日晚10点刚过,他家的大黄狗突然狂吠起来。唐景文悄悄起身来到院中,只见一个黑影迎面走来。
“谁?”他厉声问道。
“是我呀,咱们在旺起饭店一起吃过饭,忘啦?”对方答道。
唐景文满心疑惑,根本记不起这号人。对方又解释:“我是舒兰的,在五里河推牌九输了钱,求大哥借住一宿,必有报答。”
见来人浑身泥污、胳膊带伤,唐景文勉强将其让进屋内。来人急着洗衣刷鞋,举止可疑。
唐景文忽然想起晚间电视里通缉的“车匪”,不禁脊背发凉,暗自祈祷:“若真是歹徒,只求睡一觉就走,别害我全家。”
收拾完毕,来人睡在外间南炕。唐景文一夜未眠,悄悄观察动静。
那人倒是鼾声大作,咬牙梦话不断,一觉睡到次日凌晨4点。天刚蒙蒙亮,他便一骨碌爬起喊道:“大哥,醒醒?”
压根没合眼的唐景文连忙应声。对方问:“有自行车没?我落东西了,去找找。不放心我押一百块钱。”
“不用不用,你骑吧。”唐景文只求他尽快离开。
约一小时后,唐景文正在院内喂牛,那人却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两名持枪警察。一名高个警察说道:“我们是公安局的,你昨晚留宿的是特大劫车案主犯李兆才。”
唐景文愣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7月30日上午8点30分,永吉县公安局刑警队办公室。副局长孙奎义、刑警队长李连森等侦查员正襟危坐,对戴镣蜷缩的李兆才展开审讯。
“李兆才,和你一起劫车的还有谁?”
“吴永春、张殿军、池延波、朱国忠。”
“都是哪里人?”
“和我一个屯的,黑龙江阿城市双丰乡双兰村。”
“为什么跑吉林来劫车?”
“本地不好下手,怕被认出来。吉林有钱,桦甸有金矿。”
“为什么选末班车?”
“人少好下手,警察下班了,天黑了也好逃。”
……
审讯持续一上午,案情逐渐清晰。李连森判断其余案犯尚不知李兆才落网,于是立即组织两个小分队:一队由宋华祥带队继续围捕、发动群众;另一队由刘静波带队赶赴黑龙江阿城市,摸查案犯社会关系并布控蹲守。
7月30日下午4时,刘静波小组在阿城警方配合下锁定嫌犯关系网与落脚点,并连夜埋伏。乡间蚊虫肆虐,侦查员们浑身红肿,仍一动不动坚守岗位。
终于,一个黑影潜回张殿军家。民警果断行动,将其擒获。随后,池延波、朱国忠也相继落网。
据交代,主犯吴永春系“二进宫”,作案时随身携带购买的出国护照,可能已逃往俄罗斯。李连森立即部署边境布控,并派精干小组赴延边查证该团伙另一起抢劫案。
9月9日,商义带领查缉小分队押解李兆才前往图们。
经连日奔波走访,终于找到被劫司机卜延涛,并确认“6·16”案系李兆才等人所为。随后又在图们一家黑旅店摸排,锁定另一嫌疑人王立贵。
9月14日,经周密布控,警方在图们将持械拒捕的王立贵诱捕归案。至此,“6·16”案告破。
然而“7·28”案主犯吴永春仍在逃,直到1994年3月18日风雪之夜,黑龙江五常市兴隆镇派出所接到群众线索,称发现疑似吴永春者藏匿于村民赵文英家。
所长周国学连夜带队突袭,在吴永春拔枪拒捕的瞬间,果断上前夺枪将其制服,并抓获同伙赵文英,缴获小口径手枪一支、子弹75发、匕首一把。
3月20日,永吉县公安局刑警赶赴五常,对吴永春进行审讯。3月28日,吴永春等被正式逮捕。
历时8个月,“7·28”末班车劫案终于圆满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