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发那天,祁富贵去看了。
看着老祁家一家人哭天喊地,他心头那股憋了三十年的委屈之气,终于彻底散了。
当初他在知道发妻是被秦寡妇母女算计死的,却苦于没有证据不能告官,又碍于子女年幼,不舍得豁出去报仇。
谁知道,现在知府将她们分开审讯套话,就套出来了。
祁富贵在公堂外,看得眼眶通红。
他前半生的苦难,到这一刻,算是结束了。
.......
祁富贵去看升堂,明玥没去。
她忙着跟白家人全国范围内收集白叠子种子和辣椒种子。
白家有上百个商队,铺子开满大半个大雍朝。
这么好的渠道资源,不用白不用。
除了白叠子种子和辣椒种子,她还要收集整个大雍国,甚至周边几个国家的粮食种子样本,回头一起试验杂交种植,势必要种出更高产的农作物出来。
如今,父子三人已经“被迫”搬到了霍府。
之所以说是被迫,是霍霆带着人到了他们租住的小院,说是要帮他们搬家,也不等父子三人的反应,就一股脑把他们的东西往马车里搬。
父子三人面面相觑,好歹存着血脉亲情,哪怕还不习惯,也总要试着接触看看。
于是父子三人就这样跟霍霆回到了霍府。
霍霆对父子三人的态度,一开始是小心翼翼的,带着讨好。
回到霍府,也是安排了府里最大最宽敞的院子给他们住。
怕他们在府里与府里的姨娘庶子庶女不对付,提前把他们打发去走亲戚或是外头置办的房子去了。
偌大的五进大宅子,只有父子三人和霍霆四个主子。
霍霆想要给祁富贵弥补缺失了三十年的父爱,但他是个粗犷的汉子,祁富贵又是个话少的闷葫芦,父子之间,经常相顾无言,坐在一起经常不知道要说什么,没有共同话题。
为了打发时间,减少与霍霆见面,祁富贵又捡起了他抄书的活计。
不为那三瓜两枣,纯粹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找点事做。
霍霆失去了要与儿子谈天说地,培养感情的心思。
他将目光转到明玥的身上。
只是明玥太忙了。
她在府城的日子里,不是跟着白家人到处跑,收集各种农作物种子,就是在府衙,跟知府周大人一起监督和督促纺线机和纺织机的生产和改进。
当霍霆知道,自己的孙女,就是最近炙手可热的慧敏乡君,只靠自己就给自己挣得了一个乡君的封号,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他大感意外的同时,也感到十分的激动和骄傲。
他几千亩地军田里,现在种的就是她培育出来的高产稻种。
他可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买到这批稻种的。
真不愧是他的孙女,哪怕流落民间,也没有明珠蒙尘,让自己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每每跟明玥说话聊天,她都能给带来一些独特的见解,哪怕是他这个已经年逾半百的人,也觉得受益匪浅。
他可太稀罕和喜欢这个大孙女了。
他倒是想跟她多亲近,多培养祖孙之间的感情。
可惜她太忙了,有时候几天都见不到人。
最后,父子三人里,能跟霍霆好好培养感情的只有小祁星。
现在改名叫霍明星了。
霍明星天生有一把大力气,小小的几岁人儿,已经能稳稳地拎起大半桶水。
激动地霍霆惊叫连连。
“真不愧是我的大孙子,天生神力,就该是我们霍家人,吃武将这碗饭的!”
除了大力气,明玥给他定做的滑板,他也是溜得又快又稳,霍霆看着眼睛都直了。
整个院子都是他的惊叹声和哈哈大笑的声音。
他去哪都爱带着自己的小孙子。
哪怕是到驻军地去视察办公,都带着。
有时候祁富贵,现在叫霍富贵了,他想儿子了,想见儿子了,还被霍霆嫌弃,匆匆把他打发走耽误他亲自教导自己的小孙子。
他发现,小孙子不仅力气大, 脑瓜子也聪明得不得了。
明玥给他定做了很多乐高玩具,他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出来。
不仅能把图纸上都图案拼出来,还能拼出他自己想象的,更复杂,更好看的模型出来。
小小年纪,三字经和千字文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还学会了数数,认识不少字。
这个小孙子给他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他忽然有一种,老了老了,发现了最合适的接班人,继承人的感觉。
........
转眼,明玥父子三人已经在府城待了大半年。
这期间,明玥也回过县里和村里几次,都是看自家庄子和农地的。
卢氏已经回了张家,以后就回张家过了。
祁氏宗族的人,坚决不同意把祁富贵父子三人移出族谱。
他们把老祁家一家人从族谱上划去后,单独把祁富贵父子三人记挂在一个绝户的名下。
无论如何,他们都要父子三人是清溪村的人,就是他们祁氏宗族的人。
整个大雍国,能有几个乡君,还是从村里提拔上来的乡君。
这唯一的一个,必须是他们祁家宗族的!
明玥的大名,在后山水源处写进碑文了的,村口的牌坊上,也写了她的名字。
不管明玥认不认自己是祁氏宗族的人,他们都认明玥。
......
年底,腊月初,霍霆带着父子三人进了京。
一是回去祭拜祖宗,见过宗族的族亲族老们,好写进族谱,认祖归宗。
二是要认一认本家众人,大家一起过个年。
马车走了将近一个月,才到达京城。
也不知道是运气太好还是不好,他们到达京都的那天,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
到了侯府本家,他们二房有自己的院子。
家里的老太爷七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见到父子三人,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与霍霆一样,尤其喜欢霍明星这个小孙子。
到哪都爱带着。
府里的女眷,听闻明玥在没认亲前,就靠自己挣得了一个乡君的封号,有羡慕的,有不屑的。
毕竟,在到处是权贵,公主郡主满地走的京都,一个小小的乡君,实在算不得什么。
老太太和大房的伯娘,见到父子三人,脸上的笑容就显得勉强很多了。
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但大家都不说。
不尴不尬地维持着表面的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