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多少海外使者,没人关心。
一众朝臣,他们关心的是,太子殿下怎么带回来如此之多的金银?
海外,难道是金山银山不成?
那可是四千五百余万啊!
为了打造舰队,皇帝虽然花费了不少,内库之中,银钱如流水花掉。
但是,从始至终,也就是投入了数百万两而已,连一千万都没有。
太子莫非会点石成金不成,弄回来如此之多的金银?
再说了,皇帝的钱没白花啊,这偌大的舰队,庞大的港口,不都是花钱弄出来的?
东西还在啊,又没有全都葬送在汪洋大海。
一本万利,简直是一本万利啊!
“哈哈哈哈,好皇儿,是朕的好皇儿,我皇家麒麟儿!”
宏丰帝大喜,对太子殿下自然是赞不绝口。
赵清虎看了一眼自家两个儿子,给了你们两百万两启动资金,又提供了大量的补给品,咱们家能分到不少吧?
武勋们也开心啊,他们毕竟也是投资了的。
宏丰帝扫见文臣的状态,心情大好,同时也被孙公公在背后戳了戳,似乎是在提醒。
“摆驾,在行宫休息两日便回京。”
“遵命!”
这种时候,早走早脱身。
孙公公扶着宏丰帝,老皇帝拉着太子殿下,三人率先离开。
赵清虎乐了,皇帝都走了,也不用顾着礼节了,上去一左一右,拉住了自己两个儿子,上上下下扫了一眼。
“瘦了,还黑了,怎么还长高了一点。”
“爹!”
“走,咱们也回去,大丫她们都来了。”
金银都运回来了,也不能跑了,赵清虎不急,父子再见,他有很多话想要跟三郎、四郎说一说。
见赵清虎如此,武勋们也忍不了了,连忙在人群中找自己熟悉的人。
“好儿子,咱们家能分多少?”
“我家小六子呢,怎么没回来?”威海伯抓住一个小将急切询问。
“世伯别着急,六子兄弟没事,殿下命令他驻守在澳洲大陆上,已经开辟出了数百里沃土,手下几万人呢。”
“我家刘思安呢,不是说他在吕宋驻守吗,这次怎么没回来?”
“忙着呢,开疆拓土重要,回来干啥?”
“混账小子,回来了老夫饶不了他。”
“得了吧,压一压你的嘴角,都快翘上天了。”
“我儿也在美洲坐镇,那可是最大的开垦地。”
去汪洋大海走了一遭,来回九个多月,这些小将虽然疲惫,但是,提起自己的丰功伟绩,一个比一个兴奋,那是吹的昏天黑地。
反正陛下不在,吹牛也不犯法。
聪明人,自然不止是盯着这些武勋小将。
陆帧,就是第一个回过神来的,带着户部的人,找来港口的兵丁,当场就成立了一个税务分局。
这次来之前,宏丰帝可是在朝堂上说了。
这一次跟着远洋出海的商队,要收他们的关税。
关税不是商税,这一次,要收一成。
跟着出海的商队,有两百多条船,十几家商会组成。
这一次他们虽然也赚了不少,但是,比武德充沛的太子殿下,可差了太多。
毕竟,太子殿下带回来的财富,可不都是交易商品获取的。
“你们才弄回来八百万两?”
陆帧黑了脸,看着眼前一众商贾,他感觉自己被骗了。
“陆公,我们外出的人虽然多,但是带去的货物并不多,也就是价值一两百万而已,换回来的也大都是货物。”
“哼,不管是货物还是金银,上岸交一成关税。”
“关税?关税是什么!”
几个商贾莫名其妙,只有商税,啥时候来了关税?
“陛下有令,在天津卫筹建市舶司,涉及海外贸易,进出口都要交税,这就是关税------”
宏丰帝跟赵清虎探讨了关税兴致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规定了,进出口都要交税。
目前定下的是十抽一。
等到商贸中心推行的新商税成功,进而推广全国后,再来仔细沥青进出口的关税问题。
大渊皇朝乃是天朝上邦,出产的精美瓷器、丝绸、茶叶,可都是海外没有的。
这些东西出口,收你一点关税,宏丰帝感觉,太应该了。
至于从国外弄回来的,自然也要交税。
你不交,他不交,国库怎么支撑下去?
没能收到宏丰帝的关税,陆帧已经是心情欠佳。
面对这些商贾,自然就成了铁面阎罗,丝毫不让。
商贾们赚了不少,对于户部突然端出来的关税,他们也没多抵触。
依靠太子殿下,赚了这么多,你毛钱商税不交,那是自寻死路,真当朝廷的刀不锋利吗?
洞庭湖畔,那些地主豪绅,被朝廷的人杀的是血流成河啊,他们这些商贾岂能不知道?
金银收一成,又给商贾们带回来的货物估个价,陆帧甚至留下了一个户部员外来,就在天津卫盯着进出的货船。
可想到,当初拒绝出钱造船远洋,就在几天前,宏丰帝在暖身殿,跟他说关税,一句话就灭了太子舰队的关税,他竟然鬼使神差点头同意了。
想到这个,陆帧恨不能给自己来几个大嘴巴子。
四千五百万啊,而且这只是金银,太子殿下同样带回来不少海外货物啊。
自己就是点了点头,户部少了四百五十万两税收?
还有啊,为何当初没答应呢?
满朝文武,也没人出来劝一劝他?从国库拿上一两百万两,给皇帝去造船怎么了?
按照出资比率,若是当初出钱了,这一次他们户部至少可以分润上千万啊。
脑海中回忆了一番,陆帧清晰记得,当初在勤政殿,宏丰帝提出让户部出钱的时候,似乎不是自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右相,而且左相也反对。
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人同意。
“哎!”
叹了口气,陆帧虽然爱财,但是他也不能去触霉头。
几百万两还可以商量,那可是四千五百余万,他敢去找宏丰帝谈一谈分配的事情,立马就会被罢职。
太多了啊,谁看了不眼红啊。
“哎!”
长吁短叹,不仅是陆帧啊,满朝文臣,只要是去了港口,听到了太子殿下口中的数字,谁不是心情沉重。
一些文官,甚至自我折磨,竟然跑去港口,看兵丁、水手,从船上把一箱箱满满当当的金银搬下来,腰都压弯了啊。
一众老臣,看的是相顾无言啊。
他们恨不能,直接去行宫跪地请愿啊。
皇帝,乃是大渊皇朝的皇帝。
大渊皇朝是甲天下啊,文武臣工,天下万民,都是皇帝的子民啊。
你皇帝,凭什么一个人拿那么多钱?
就应该归入国库,大家一起花啊。
这种事情,想想就好,真金白银啊,还是四千五百余万,谁头铁也不敢去宏丰帝面前提这个啊。
倒是一众武勋,一个个脸上都是乐呵呵的,他们作为天使投资人,这才赚了个盆满钵满啊。
只不过,这些二手贩子,逢人就开始吹嘘。
这个说他家孙儿天生神力,在海外大战荒古巨兽,灭了多少多少巨兽,又在野人堆里面,如何杀出七进七出的壮举。
另外一个,说他家儿子,那是从出娘胎就不凡,此次出海,是太子殿下麾下第一得力干将云云---
赵清虎听了几个传闻,差点没一口茶水喷出来。
一群大老粗,吹牛也打打草稿啊,有人信吗?
考虑到儿子们在海上风餐露宿,又大风大浪的,肯定是累了。
当日接到儿子们后,在别苑跟家人见了面,赵清虎便让他们下去洗漱、用膳,休息休息。
两个孩子是真累了,一睡就是一天一夜,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才醒过来。
在此期间,赵清虎已经拿到了回归船队的全部情报,十分详细。
太子此次出海,可谓是大获成功,收获远超赵清虎的预料。
带回来的金银财富且不说,太子还从海外带回来二十多船货物,香料、粮种、植物等等,都是中原皇朝没有的。
赵清虎心心念念的玉米,番茄,花生,金鸡纳树,甚至是许多品种的土豆,都被带回来了。
这绝对是大喜事。
除此之外,南北美洲的大致地图,还有澳洲的地图,沿途海路,都有清晰的记载。
工匠院的人跟着,太明智了。
除了这些可见的财富外,太子此次出海,也宣扬了大渊皇朝的天朝凶威。
跟着来觐见的使者,可都是带着各自国家的诚意来的。
最小的诚意,都现出了百里之地,作为大渊皇朝驻军,开埠之用。
出海一趟,带回来十二个飞地,三片庞大的开拓地,带去了十几万汉人百姓,带去了中原文明,这才是关键。
只要大渊皇朝坚持出海这一国政,不需要太久,只需要一二十年,将数百万汉人送去澳洲、南北美洲。
那这两片沃土,就注定是汉人的天下。
炎黄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十分恐怖的,不出百年,便是数千万,甚至是万万之数。
有这个人口基数,加上带去的炎黄文明,谁来了,都抢不走这两块大陆。
太子他们累了,回来就休息了一两日,赵清虎可没闲着。
没去管那些金银,他吩咐农学院的人,先把所有的植物、粮种,精心保护,留下三分之一在天津卫就地试种后,其余的全部带回京城,送到庄子上的暖棚内去种植。
玉米这东西,可比土豆、红薯反制快。
毕竟,一粒玉米就能发芽生根,长成一株玉米。
太子他们带回来的玉米棒子,虽然跟后世经过改良的不一样,没有那么饱满,但是,一根玉米棒子上,也有一两百粒金黄玉米。
三大高产粮种,全都进入了大渊皇朝,赵清虎对此,满意万分,同时也松了口气。
满清朝廷,可是靠着这个,号称代代明君,脸大得很。
有了这些东西,对抗小冰河期,大渊皇朝底气足得很。
“爹,我能留在天津卫吗,太子殿下不出海,可我们还要出海啊。”
马车上,三郎不想回去京城,感觉太浪费时间了。
赵清虎脸黑了,“天津卫已经组建了一批船队,马上就会出海,去海外驻地巡察、运送补给,你们就放心吧!你们出海的时间不着急,朝廷肯定要准备一番的。”
三郎眼珠子一转,“爹,是不是陛下打算迁徙更多的汉人过去?”
“这是自然!”
不仅是民众迁徙,还有工匠,以及士兵。
吕宋、澳洲、美洲,这三处开垦地,就是三个最大的基地,需要大量的人口。
而太子拿回来的十二个驻地,也需要有来自天朝上国的补给。
不说一个月,有一趟船队过去,半年内去一趟,绝对不多。
番邦蛮夷,畏威而不怀德,需要武力震慑他们,否则,很危险的。
三郎他们第二次出海,绝对要带走大量军民,朝廷也需要时间准备。
调拨迁徙的人口,准备文官吏员,还有武官甲士,武器铠甲,甚至是新的龙骨帆船,以及新式武器。
别的不说,火枪、大炮,都是要带上一些的。
宏丰帝对此,还是很舍得的。
开疆拓土,那是他皇帝老子的功绩啊。
至于太子,海外的土地都是他开辟的,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爹,要带走多少人啊?”
三郎好奇,之前带走了二十万百姓,这一次是不是更多?
“不会太多,加上天津卫的船只,这一次你们出海,跟上次的运载量差不多。”
军户都快走光了,再要挤压,兵员就是问题了。
除非,宏丰帝更改祖宗之法,彻底打破四民政策,还要改变募兵制,如此才能多出来不少军户,让他们去海外开垦。
军户的服从性,可比寻常百姓强多了。
好在这一次太子殿下是满载而归。
自古以来,财帛动人心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了太子殿下珠玉在前,赵清虎就不信了,大渊皇朝上上下下,一亿多老百姓呢,能没有胆子大的,敢出海闯一闯的。
朝廷只是在辽东补贴,那种苦寒之地,今年就有数十万百姓迁徙了过去。
汪洋大海虽然危险,可也真的是赚钱啊。
这一次跟着太子殿下出海归来的,都得了奖励。
那些留在海外开垦的,更是摇身一变,全都成了庄主、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