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宇宙的深秋,星际议会大厦的穹顶在晨光中泛着金属的冷辉。这座位于首都星垣城核心区的建筑,历来只讨论“宇宙安全”“资源分配”这类顶层议题,而今天,议事厅的全息投影屏上却挂满了麦田、智能温室、飞行农用车的画面——这里正召开3号宇宙史上第一次“科技农业标准制定会议”,来自全宇宙23个星球、112个县域的代表齐聚于此,目光都聚焦在议事厅中央的3号叶云天身上。
议事厅的环形座椅上,坐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穿着传统长袍、来自西部高原的牧民代表,手里还攥着一把刚收获的青稞;有穿着工装、来自南部沿海的渔民代表,身上带着淡淡的海水味;还有穿着西装、来自首都星垣城的官员代表,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全息投影屏上,正循环播放着两年来3号宇宙科技农业的发展历程——从云芳镇第一台AI播种机,到青禾县的智能仓储,再到中部平原的飞行农用车航线,每一个画面都让代表们频频点头。
“各位代表,”星际议会议长站起身,声音通过全息扩音系统传遍整个议事厅,“过去两年,3号宇宙的科技农业从云芳镇的小试点,发展到覆盖全宇宙的三大种植带,粮食产量翻了2倍,80%的农民住进了抗震房,这是我们共同的成果。但目前,各地区的科技农业发展仍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有的地方用劣质种子冒充‘科技种子’,有的地方AI设备维修不及时,有的地方农产品检测没有统一标准,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农民的利益,也阻碍了科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议长抬手示意,全息投影屏切换到一份文件——《3号宇宙科技农业标准(草案)》,上面清晰地列出了“种子选择”“设备使用”“产品检测”“售后服务”等10个大类、100项具体标准。“经星际议会全体成员表决,一致同意任命3号叶云天为‘科技农业标准委员会主任’,负责牵头完善并推行这份标准。叶主任,麻烦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标准的核心内容。”
叶云天走到议事厅中央的演讲台,手里没有复杂的演讲稿,只有一块实时同步标准内容的全息平板。他调出“种子选择标准”,屏幕上立刻跳出一组数据:“首先是种子标准,我们规定,所有用于科技种植的种子,必须经过基因检测——小麦种子的抗病率要达到95%以上,水稻种子的耐涝性要达到48小时以上,玉米种子的抗旱性要达到72小时以上,且每批种子都要附带‘基因检测报告’,农民可以通过合作社App查询真伪,避免买到劣质种子。”
他又调出“设备使用标准”,画面切换到AI除草机器人的检测流程:“其次是设备标准,所有AI农业设备必须通过‘三重检测’——安全检测(确保不会伤害作物和人体)、环保检测(能耗低于传统设备50%以上,无污染物排放)、耐用性检测(使用寿命不低于5年)。更重要的是,标准明确规定,设备的定价必须参考农民的平均收入,维修响应时间不超过24小时,偏远地区由合作社提供免费上门维修,优先保障农民利益。”
“还有产品检测标准,”叶云天的手指在平板上轻点,屏幕上出现一张“科技农产品认证标签”,“所有标注‘科技种植’的农产品,必须经过38项指标检测——农药残留为0,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50%,营养成分高于传统农产品15%以上。只有通过检测的农产品,才能贴上认证标签,进入市场销售,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农民卖得安心。”
台下的代表们认真听着,时不时举手提问。西部高原的牧民代表站起来:“叶主任,我们高原的气候特殊,种子的耐寒性要求更高,标准里能不能增加‘高原特用种子’的补充条款?”
“当然可以。”叶云天立刻回应,“标准不是‘一刀切’,我们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特点,制定对应的补充条款——比如高原地区的种子耐寒性要达到-20c以下,沿海地区的种子耐盐性要达到0.3%以上,确保每个地区都能用到适合自己的种子和设备。”
南部沿海的渔民代表也提问:“我们想在沿海滩涂推广科技种植,设备的防腐蚀标准能不能提高?”
“已经考虑到了。”叶云天调出“沿海地区设备补充标准”,“沿海地区的AI设备,外壳必须采用防腐蚀合金,电路接口要做防水处理,使用寿命延长到8年,维修时还能享受10%的费用减免。”
代表们的疑问一一得到解答,议事厅里的掌声此起彼伏。当议长宣布“《3号宇宙科技农业标准》正式通过”时,全场代表都站起身,用力鼓掌——这是3号宇宙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标准,标志着科技农业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阶段,正式进入“有章可循”的规范阶段,也意味着3号宇宙的农民们终于有了保护自己利益的“科技法典”。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叶云天刚回到位于青禾县的科技农业标准中心,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中心门口——1号宇宙的赵凯,穿着标志性的蓝色工装,身后停着一艘迷你版的银色飞船,船身上印着“云舟mini”的字样。
“叶云天,好久不见!”赵凯笑着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银色的恒温箱,“我这次来,带了1号宇宙的‘宝贝’——优质种子!”
叶云天打开恒温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三个透明的种子罐,分别贴着“小麦-1号”“水稻-1号”“玉米-1号”的标签。赵凯拿起一个种子罐,介绍道:“这是1号宇宙最新培育的第三代优质种子,小麦种子的亩产比3号宇宙现在用的种子高20%,还能抵抗三种常见的小麦病害;水稻种子的耐涝性更强,就算被水淹72小时也能正常生长;玉米种子的抗旱性比普通种子高30%,特别适合你们北部山区的种植带。”
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调出1号宇宙的种植数据:“我们在1号宇宙的试点显示,把这种种子和智能滴灌、AI施肥结合,亩产还能再提升15%。我想,咱们可以合作——把1号的种子引进3号宇宙,用3号的科技农业体系进行种植,再把3号的设备维护经验分享给1号宇宙,让两个宇宙的粮食产量都再上一个台阶!”
叶云天看着平板上的数据,又看了看恒温箱里的种子,心里满是激动。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种子合作,更是跨宇宙科技农业合作的开端——1号宇宙有先进的育种技术,3号宇宙有成熟的科技种植体系,两者结合,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赵凯,我同意合作!”叶云天紧紧握住赵凯的手,“我们可以先在中部平原的小麦种植带做试点,用1号的种子,搭配3号的智能滴灌和AI施肥,看看产量能提升多少。等试点成功了,再推广到全宇宙。以后,我们不仅要让3号宇宙的农民过上好日子,还要和1号宇宙一起好,甚至帮更多像我们以前那样‘反科技’的平行宇宙,走出一条科技兴农的路!”
赵凯笑着点头,从飞船里拿出一台小型种子检测仪:“这是1号宇宙的便携式种子检测仪,能快速检测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性,咱们现在就能去中部平原的麦田,选一块地做试点!”
两人刚要出发,标准中心的工作人员匆匆跑过来:“叶主任,4号宇宙和5号宇宙的代表到了,他们说想来参观咱们的科技种植带,学习科技农业标准的制定经验。”
叶云天和赵凯对视一眼,都笑了。这两年,3号宇宙从“反科技宇宙”转型为“科技农业典范”的消息,早已通过跨宇宙通讯传到了其他平行宇宙。4号宇宙和5号宇宙和以前的3号宇宙一样,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农民们对科技既好奇又害怕,这次特意派代表来学习,就是想看看3号宇宙是怎么打破反科技壁垒的。
叶云天带着4号、5号宇宙的代表,先来到青禾县的智能仓储中心。看着AI扫描仪快速检测小麦品质,无人搬运车精准地把粮食运到储存分区,4号宇宙的代表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恒温恒湿系统的出风口:“我们宇宙的粮食储存损耗率高达30%,每年都有大量粮食烂在仓库里,要是有这样的智能仓储,农民们就能多赚不少钱!”
“这都是靠统一的标准。”叶云天调出仓储中心的运营数据,“我们的标准规定,智能仓储的温度误差不能超过±1c,湿度误差不能超过±3%,霉变监测要每小时一次,这样才能保证粮食储存6个月不损坏。你们回去后,也可以先制定简单的仓储标准,再逐步推广设备。”
随后,他们又来到中部平原的小麦种植带。此时,AI除草机器人正在麦田里作业,飞行农用车在高空运送肥料,地面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5号宇宙的代表蹲在麦田里,看着滴灌带精准地给麦苗浇水,感叹道:“我们宇宙的农民还在用漫灌,浪费了很多水,也浇不透土地。你们的滴灌系统,还有统一的设备使用标准,真是太先进了!”
“其实我们以前也和你们一样。”3号林月瞳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科技农业标准手册》,递给4号、5号宇宙的代表,“以前,我们宇宙的农民也怕科技,觉得‘老祖宗的方法才靠谱’。但我们从云芳镇的小试点开始,一点点用事实证明——科技能让麦子长得更好,能让农民住得更安全,能让孩子们有学上。现在,我们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就是为了让科技农业更规范、更安全,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科技的好处。”
她指着远处的科技社区,孩子们正在科技教室里学编程,农民们在智能广场上跳广场舞:“你们看,那就是科技农业带来的改变——不仅是粮食产量的提升,更是生活品质的升级。只要用对地方,科技不是冰冷的机器,是帮我们过上好日子的朋友。”
4号宇宙的代表接过手册,认真地翻看着,边看边点头:“我们回去后,也要从一个小试点开始,慢慢推广科技农业,再制定自己的标准。希望以后,我们也能像3号宇宙一样,成为‘反科技宇宙转型’的典范。”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中部平原的麦田上,飞行农用车的银色航线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智能仓储中心的太阳能板反射着温暖的光。叶云天站在麦田边,看着4号、5号宇宙的代表们认真记录着种植带的运营数据,看着赵凯和技术员们调试1号宇宙的优质种子,看着林月瞳给代表们讲解标准的制定细节,心里满是欣慰。
他知道,3号宇宙的科技农业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变成了“全宇宙的共识”,甚至开始影响其他平行宇宙。从云芳镇的第一台AI播种机,到全宇宙统一的科技农业标准;从害怕科技的“反科技宇宙”,到成为其他宇宙学习的典范;从解决“饿肚子”的问题,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目标,3号宇宙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扎实。
“接下来,我们可以和1号宇宙合作培育新种子,帮4号、5号宇宙建立试点。”叶云天对林月瞳和赵凯说,目光望向遥远的宇宙深处,“未来,我们还要把3号宇宙的科技农业经验,分享给更多平行宇宙,让更多人知道——科技能改变命运,标准能守护未来。”
远处的星空中,云舟mini的银色身影缓缓升空,朝着1号宇宙的方向飞去,身后留下一道淡淡的蓝光,像是连接两个宇宙的科技纽带。3号宇宙的科技农业,已经从“全宇成熟”走向“跨宇合作”,而这,只是更广阔未来的开始——在科技与标准的守护下,3号宇宙,以及更多平行宇宙的农民们,终将迎来一个“再也不用饿肚子、再也不用怕种地累”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