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扭曲的眩晕感比叶云舟预想中更强烈。
他原本以为,有爷爷留下的完整参数打底,第一次穿越会是平稳的——可当“云舟0号”的反物质能量环蓝光骤缩成一道刺眼的细线,他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揉成了一团,耳边是尖锐的嗡鸣,眼前的实验室墙壁开始像水波一样荡漾、碎裂,灰黄色的地下空间被撕裂成无数闪烁的光点,又在瞬间重新聚合。
等失重感终于褪去,脚底触到坚实地面的那一刻,叶云舟猛地弯下腰,扶着膝盖剧烈喘息。鼻腔里涌入的不是2082年熟悉的颗粒感空气,而是带着湿润草木香的风——风里有樟树的清苦,有月季的甜腻,还有阳光晒过泥土的暖味,这些味道他只在爷爷的旧照片描述里听过,此刻真实地裹住他,让他眼眶莫名发紧。
他抬起头,视线终于清晰。
眼前是一栋米白色的五层建筑,墙面上爬着翠绿的藤蔓,窗口挂着蓝色的窗帘,门牌上用铜色字体刻着“龙青大学物理系实验楼”——这是爷爷日志里提到过的地方,2020年,二十五岁的叶云天就在这里做光波衍射的基础研究。天空是澄澈的湛蓝色,太阳不是2082年那种稀释的光斑,而是滚烫的金色圆盘,把光线洒在草坪上,投下浓密的树影,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学生抱着实验器材走过,笑声清脆得能穿透风。
“原来……2020年的地球是这样的。”叶云舟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金属片——那是爷爷留下的半张数据卡残片,他原本想把这个作为“证据”,交给年轻的爷爷,让他早点意识到穿越机的可行性。
手腕上的便携终端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显示出一行红色数字:【时空锚点稳定度68%,剩余停留时间:14分03秒】。
是能量限制。叶云舟心里一紧。爷爷的日志里提过,“云舟0号”首次载人穿越时,反物质能量转化率不足70%,会导致时空锚点松动,停留时间被压缩。他原本计划用15分钟找到年轻爷爷,说明来意,至少把数据卡的线索传递出去,可现在看来,时间比预想中更紧迫。
他快步走到实验楼的侧面,避开路上的学生,目光扫过二楼的窗口——根据日志记录,25岁的叶云天当时常用的是207实验室,就在二楼靠东的位置。果然,他很快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窗口前,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的年轻人正低着头,专注地调试着一台光学仪器。他的头发是乌黑的,不像后来那样染满霜白,脊背挺得笔直,手指灵活地转动着旋钮,面前的显示屏上跳动着光波衍射的波形图。即使隔着一段距离,叶云舟也能看清他脸上的专注——那是还没经历过实验爆炸、没失去爱人、没见过地球荒芜模样的眼神,干净、热烈,像此刻窗外的太阳。
那就是年轻的爷爷,叶云天。
叶云舟深吸一口气,攥紧了口袋里的数据卡,沿着楼梯快步往上走。楼道里弥漫着酒精和试剂的味道,几个实验室的门开着,传来仪器的滴滴声和讨论声。他走到207实验室门口时,特意放慢了脚步,透过门上的玻璃往里看——年轻叶云天还在盯着显示屏,手里拿着一支笔,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完全没注意到门外的动静。
“得让他注意到我。”叶云舟想。直接推门进去太突兀,说不定会被当成闯入者;隔着玻璃挥手,又怕对方看不见。他犹豫了两秒,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金属部件——这是“云舟0号”能量环的缩小模型,是他出发前特意做的,想着或许能作为“未来科技”的证明。
他举起模型,贴在玻璃上,对着年轻叶云天的方向轻轻晃了晃。
可就在这时,手腕上的终端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滴滴”声,屏幕上的稳定度数值瞬间从68%掉到了52%——能量波动来了。
叶云舟只觉得身体一阵发麻,手里的模型开始变得模糊,像是被一层白雾裹住。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指尖竟然在微微透明,像是随时会散成光点。“不好,时空锚点要松了!”他心里一急,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凑,想让年轻叶云天看得更清楚些。
而实验室里,年轻叶云天刚好写完一组数据,抬手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他习惯性地往窗外瞥了一眼,想看看楼外的樟树,目光却无意间扫过了门口的玻璃——
玻璃上贴着一个人影。
那人穿着一件蓝色的工装服,身形和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头发的长度都相差无几。更让他惊讶的是,那人手里举着一个奇怪的金属部件,部件中间有一道微弱的蓝光,像是某种他从未见过的仪器。可还没等他看清那人的脸,那道人影就开始变得模糊,像是被风吹散的雾,手里的金属部件也跟着淡化,几秒钟后,连同人影一起,彻底消失在玻璃上。
“嗯?”年轻叶云天愣了一下,以为是自己盯屏幕太久产生了幻觉。他站起身,走到门口,推开实验室的门左右看了看——楼道里空荡荡的,只有远处传来学生的说话声,哪里有什么人影?
他又低头看了看玻璃,上面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痕迹。
“难道是太累了?”他皱着眉头,回到实验台前,可刚才那一幕却像刻在了脑子里——那个人影的轮廓、手里的蓝色部件、消失时的诡异画面,都清晰得不像幻觉。他盯着显示屏上的光波衍射图,突然觉得那些起伏的波形变得陌生起来。
光波衍射……实体……传送?
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像一颗种子,突然落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之前研究光波衍射,只关注理论层面的“光的传播与绕射”,从未想过这种现象能和“实体物质”联系起来。可刚才那个人影——如果不是幻觉,那会不会是某种“实体”通过类似“衍射”的方式,出现在了这里?还有那个人影手里的部件,会不会就是实现这种“传送”的工具?
年轻叶云天的心跳开始加速。他拿出笔记本,翻到空白的一页,手指有些颤抖地写下一行字:“2020.6.15,实验楼207门口,见一人影,与己相似,持未知金属部件,瞬间消失。幻觉?”
写完,他又觉得不妥,划掉了“幻觉?”,改成了“虫洞?人影?待验证”。
他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眼神里的疑惑渐渐变成了一种莫名的兴奋。他重新坐回操控台前,调出之前储存的光波数据,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他想试试,能不能从这些数据里,找到一丝“实体衍射”的可能性。窗外的樟树影晃了晃,阳光落在笔记本上,那行“虫洞?人影?待验证”的字迹,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而此时,2082年的地下实验室里,叶云舟正从时空扭曲的眩晕中恢复过来。他重重地摔在“云舟0号”的操控台前,手里的金属模型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手腕上的终端显示【本次穿越结束,停留时间:14分58秒,时空锚点稳定度最低值:49%】。
“没成功……”叶云舟苦笑了一下,捡起模型。他没能和年轻的爷爷对话,甚至没能让对方看清自己的脸。可他转念一想,刚才能量波动时,他分明看到年轻爷爷抬头看向了门口——至少,爷爷注意到了“人影”。
他走到控制台前,打开爷爷的日志,翻到记录“2020年人影”的那一页。爷爷在日志里写:“那日所见人影,虽疑为幻觉,却让我首次思考‘光波衍射与实体传送’的关联,此念生根,终成毕生之愿。”
叶云舟的手指抚过这行字迹,突然笑了。
他没传递出去数据卡,也没说上一句话,可因果的齿轮,已经在刚才那15分钟里,悄然转动了。
年轻爷爷因为看到“未来的自己”,才萌生了研发穿越机的念头;而自己,正是因为爷爷的这个念头,才有了后来的“云舟0号”,才能穿越回2020年,成为那个“人影”。
这就是时空的闭环吗?
叶云舟重新坐回操控台,调出本次穿越的能量数据。稳定度不足是关键,下次穿越必须优化能量环的转化率,至少要让停留时间延长,让他有机会和年轻爷爷真正对话。他打开背包,拿出老陈帮忙修复的技术手册,开始在屏幕上绘制新的能量回路图。
实验室的蓝光再次亮起,映在他认真的侧脸上。这一次,他不再是单纯地继承爷爷的遗愿,而是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站在时空的节点上,用每一次穿越,亲手编织着拯救地球的希望。
下一站,2022年。他想,那一次,一定要把该说的话,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