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秀自认虽然跟大房的关系不怎么好。
但是她好歹作为长辈,刘大嫂就任由儿媳妇骂她这个做二婶的?
她因为妹妹的事情,这几年一直低调忍耐,大房的人还真以为她是好欺负的呢?
“行了,你就算跟她们吵赢了又能怎么样?
以后两家住在一个院子里,日子不还是一样过。
再说他们大房人多,咱家小豪比刘海洋小了十几岁,小梅更是才上幼儿园,要是真闹起来,吃亏的也只会是咱们家。”
刘天佑要冷静许多。
在他看来,吵架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
还不如想想办法,从根源上解决这件事。
周秀秀如何不知道,但是还能有什么办法?
难不成要在院子中间砌道院墙吗?
他们家的院子本就不大,要是再从中间隔一道,那也太逼仄了,走路干啥的都不方便。
“不然能怎么办,你们厂里到现在也没有分房的消息。
再说就算有名额也不一定能轮到你。
跟你大哥大嫂一家子住在一个院里,我真是受够了。”
刘天佑眼里满是算计,他心里早已有了主意。
“我们厂有个职工他家房子被厂里收回去了,我哥按照资历完全有资格分房......”
不等他说完,周秀秀尖叫道:“什么?凭什么给你大哥分房?
他家里有房子,按照住房资格怎么也轮不到他吧?”
刘家一共四间屋子,当初刘国辉跟汪盼连住在东屋,刘老大两口子住在西屋。
刘老二两口子结婚晚,住在东厢房,刘老三住在他隔壁。
因刘海洋跟刘老三岁数差不多,所以这叔侄两个自小是住在一起的。
刘国辉去世之后,汪盼连被赶了出去,刘老大两口子搬去了东屋,而他们的西屋则给了刘海洋当做新房。
至于刘海洋以前住的那间屋子给了他弟弟妹妹。
当时因为房子这事两家不是没闹过。
但是大房人多,而且汪盼连还活着。
刘大嫂的意思是他们作为大房理应给老两口养老,这样一来家里的东西,不管是房子还是钱他们家都应该分大头。
但是她不想给婆婆养老,所以愿意把钱一分两半,房子留一间给二房住。
如果二房两口子觉得这样分配不公平,那就把汪盼连接回来,按照规矩分配家里的一切。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汪盼连指不定一分钱都不给他们分,说不定直接把两家都赶出去。
刘二嫂不敢赌,他们已经把汪盼连得罪死了,这时候把她接回来对自己没有好处。
而且他们这儿确实谁养老,谁就继承家里大部分家产,上哪儿都是这样的道理。
他们家是老二,不占大不占小。
而且如果事情真的闹大了,他们把汪盼连赶出去,街道肯定不能不管不问。
刘天佑无奈自己娶了一个傻媳妇,目光实在太短浅了。
如果大哥能分到房子,自己用他们现在住的这间屋子跟大哥换。
到时候整个院子都是大哥自家的,大嫂肯定愿意。
而他们住到单位职工房去,以后不跟大哥大嫂家住在一起,关系指不定还能缓和点。
而且他也担心自己老娘那边再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为了避免麻烦,他搬去职工房去,就算有麻烦也找不到他头上。
只是这些周秀秀也想不到。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大哥分房有什么不好?
你说大哥大嫂想不想要我们这间屋子?
他们难道不想整的院子都归他们家吗?
总之这件事你别管,我心里有数。
你要是想以后咱们家有单独的屋子,你以后就对大哥大嫂一家客气点,把他们得罪死了对咱们没有好处。”
还没办成的事情,刘天佑没打算告诉周秀秀。
万一说漏嘴了,整件事就都毁了。
没看到热闹,胡惠知失望的回家了。
这几个月她每天都在学习,枯燥的很,好不容易有点热闹看,还没赶上热乎的。
太失望了!
想着等有时间回一趟娘家,她妈肯定有一肚子的八卦跟她说。
也确实该换个心情了,每天看书都快把人看傻了。
而被她挂念的苏玉英正在地里干活。
最近地里事情多,她上午收拾完家里就会到地里帮忙,饭点了再回去做饭。
胡二婶弯腰除了半天草,站起身伸了个腰。
看见苏玉英始终弯着腰忙活,想起最近队里议论的事。
“大嫂,姜知青腿摔伤的事情你听说了没?
听说最少要躺在床上休养三个月才行,不然会留下后遗症,不知道真的假的。”
苏玉英也直起身子,看了眼天色,还没到做饭时间。
听见胡二婶的话,心里止不住幸灾乐祸,一屁股坐在地里,打算歇一会儿再干。
“哪儿能听不到,就外面那些想看热闹的人,第一时间就跑我面前说来了。
不过他受不受伤的,跟我们家又没关系。”
胡二婶见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回避这话题,也来了兴趣。
“这不就是说说闲话,正是因为这跟咱们胡家没关系我才说呢。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呢。
之前上头不是给了姜知青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到名额嘛。
这下他受伤了,挺长一段时间内连床都下不了,听说知青点的其他人已经去堵大队长了,要求把名额分给其他人。
哎呦,最近知青院可热闹的不行呐。”
为了一个工农兵大学名额的事,知青院那些人好险没打起来。
知青们下乡久的都快十年了,有些等不到回城,又没办法养活自己,坚持了几年,最后也只能妥协。
要么跟当地的居民结婚,或者跟同是知青的人结婚。
也有些人坚持等待,等待着有回城的机会。
上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虽然毕业后不能回到原籍,但是在下乡的当地县里或者公社工作,也总比在乡下种地强。
之前因为名额给了姜承宇的事情,知青院已经闹过一回了。
工农兵大学,听这名字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如果给了队里的社员,知青们心里有意见也不敢说。
但是凭什么给姜承宇,他也是知青,跟其他人没什么不同,群众们自然会有意见。
但最后也不知是大队长怎么说的,总之这件事被压了下来。
但奈何姜承宇自己不争气啊,在这时候摔断了腿,短时间内没办法去学校报到。
其他知青自然也就惦记起了这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