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不用麻烦他们,我去找找,知青院离得也不远。”
“行,那你快点,马上吃饭了。”
回到厨房,胡大嫂把炒的菜放在蒸笼上温着,不然手肉菜冷了,油全都坨在一起了。
胡惠知一家三口回到屋里,把楚瑾身上穿的外衣脱下来,王旭元拿起来拍打几下,确定看不出脏,这才又给他穿上。
这也没办法,他们没打算今天在家里住,所以没有带换洗的衣服。
毕竟楚瑾都这么大了,又不会尿裤子,自然也不会准备换洗的。
“小妹咋出去了?刚才你那眼神啥意思?”
王旭阳一直在院子里陪着老丈人说话,压根不知道姜承宇要过来的事情。
“小妹说姜承宇今天也要上门送礼,毕竟他们过几个月就要结婚了,不来肯定不好。
但都这个时间点了还没来,我妈不太高兴了呗。”
王旭阳挑了挑眉,往窗外看了一眼:“小妹已经决定了?年前打算结婚?
姜承宇家里那边是什么态度?两人没打算去他家看看吗?”
他们两个当初结婚的时候,虽然也没有彼此见过父母,看过家庭。
但是两家是一个市的,如果有幸打听的话并不难。
但是姜承宇家是哪的,家里有什么人,家里是什么情况,不知道胡惠芸都了解清楚了没有。
尤其是要结婚,这可是事关一辈子的大事,不能马虎了。
胡惠知不觉得自己丈夫会无缘无故问这些,眯了眯眼:“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快点说。”
王旭阳往床上一坐,双手撑在床上。
“没什么,只是觉得一个人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如果定力不够强大的话,很容易被带偏。
而且毕竟是知青,虽然大队里有他们的资料,但是家里具体什么情况,也不可能全都写在资料上。
这些年姜承宇家里有没有寄东西过来?有没有寄信过来?”
这一点胡惠知确实不知道。
只不过姜承宇下乡这么长时间了,小妹跟他认识也好几年了,对他家里应该是了解的吧?
王旭阳看她皱着眉,把人拉到自己腿上坐着,摸了摸她的头发:“好了,我就是随口一说,毕竟他都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对这些应该是有了解的。
小妹也不是小孩子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只是之前我见过几次这个姜承宇。
人长得不算难看,但也没说多好看。
我之前不是听说有些男知青养不活自己,所以娶个乡下媳妇,靠着岳家能轻松一点。
但是咱们大队的情况不一样,他们知青工作并不累,想来应该不会是这样。”
不过这事儿终归是在胡惠知心里留下痕迹。
她记得小妹说过,姜承宇家是京城的,说父母是大学老师,爷爷奶奶也是啥研究员,家里条件不能说是还不错,可以说是相当好了。
他们这样的身份在这些年没有收到牵累,可想而知家里应该有点关系。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姜承宇会下乡。
按理来说,他们这样的家庭应该不至于让他下乡来。
不管是念书还是找份工作,都能避免。
她打算下午找小妹好好问问,可别被人给骗了。
过了有半个小时,胡惠芸一脸难堪的带着姜承宇过来了。
进了院子之后胡惠芸强撑起笑容,装作无事的样子。
姜承宇手里提着东西,看到胡志强和苏玉英,立马上前道歉:“抱歉叔叔阿姨,刚才知青院出了点事情来晚了,让你们久等了。”
胡志强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也是不太高兴的。
不过今天家里人都在,他也不想弄的大家没脸。
点了点头:“没事,快进屋,正好要准备吃饭了。”
苏玉英把人招呼进屋,转身去了厨房端菜,眼不见为净。
姜承宇也有点尴尬,放下东西后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两手都没地方放。
胡新同看出自家爹妈心里不痛快,只能自己上前,拉着王旭阳一起招待姜承宇。
毕竟快要成为胡家的女婿了,太落他面子了也不好,不然小妹在其中也难做。
王旭阳从他们进门就注意到了,胡惠芸的脸色也很不好,估计是刚才发生了什么,亦或者是怪姜承宇来的太晚了,两人路上吵了几句。
不过他并不太关心,还是之前那句话,胡惠芸年纪不小了,跟姜承宇更是相处了好几年,又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盲婚哑嫁。
他们也是互相了解过,有好感才会决定在一起的。
所以姜承宇是什么样子,也是胡惠芸自己愿意接受的,别人实在没必要关心太多,又不是不知事的小姑娘了。
加上几个孩子,桌子上就不够坐了,索性苏玉英摆了两张桌子,她带着儿媳闺女孩子们坐一起,几个男人坐一起喝酒。
因着他们下午要回城里,所以王旭阳并没喝多少酒,只少抿了几口。
原以为姜承宇这次过来会提起结婚定日子的事情,但从始至终他都没开口。
胡志强跟胡新同拿捏不准他们是怎么想的,所以也没提起这件事。
按理来说哪怕两人是自己认识的,在结婚的时候也应该请个媒人上门才合礼数。
这事儿家里也跟胡惠芸说过了,至于具体的就让他们两个自己商量。
现在对于小辈结婚倒也没那么多讲究,自由恋爱也已经变得稀疏平常。
饭桌上胡新同极力的活跃气氛,不然的话估计今天这顿饭还真不容易吃下去。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胡志强放下了筷子,姜承宇也明显的松了口气。
苏玉英还惦记着小闺女的事情,也不让胡惠知进厨房帮忙。
“这里不用你帮忙,你下午不是还要回去吗?去屋里跟你妹妹说说话吧。”
一边说着一边使着眼色,让她别忘了正事。
胡惠知看了一眼堂屋里的几个人,回到胡惠芸住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