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更天,夜色还未完全褪去,京城的街道一片寂静。徐清阳怀揣着整理好的试卷,在侍卫的护送下,匆匆赶往皇宫。此时的皇宫,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偶尔有几声更鼓传来,在空旷的宫道上回荡。
徐清阳来到御书房外,轻声向值守的太监通报求见。不多时,太监出来,引他进入书房。李云湛已经坐在书案前,正翻阅着一些奏章,看到徐清阳进来,示意他坐下。
“徐尚书,这么早,试卷都审阅好了?”李云湛目光平和地问道。
“回陛下,臣已仔细审阅完毕。”徐清阳恭敬地递上试卷,“此次殿试,学子们各展才华,其中不乏有独到见解、可用之才,臣都已详细标注。”
李云湛接过试卷,逐一翻阅,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徐清阳在一旁,心中忐忑不安,但表面上仍保持着镇定。当李云湛看到韩桐和韩桅的试卷时,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些。徐清阳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额头不禁冒出了冷汗。
“这韩桐和韩桅,徐尚书对他们评价颇高啊。”李云湛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陛下,韩桐和韩桅两位学子,虽年轻,但对边防策略见解深刻,实乃可造之材。”徐清阳赶忙解释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李云湛微微颔首,没有再多说什么,继续翻阅其他试卷。徐清阳见状,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以为陛下并未起疑。
李云湛他身怀系统,早已洞若观光。但李云湛并未点破,再者,韩桐和韩桅确实有真才实学,从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并非草包。
李云湛继续翻阅着试卷,杨昭的那份答卷再次映入眼帘。杨昭不仅对边防的军事部署有着精妙的见解,还将火器的运用与大雍的经济、民生发展紧密相连,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让李云湛印象极为深刻。系统也对杨昭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称其潜力巨大,未来或能为大雍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云湛思索片刻,心中已然做出决定。待审阅完所有试卷,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对徐清阳说道:“此次殿试,朕意已决,钦定状元为杨昭。杨昭之才,不仅体现在对边防策略的独到见解上,更在于他能统筹全局,将军事与国计民生相结合,此乃大雍急需之栋梁。”
徐清阳恭敬回应:“陛下圣明,杨昭之才,臣亦有所领略,陛下钦点其为状元,实至名归。”
李云湛微微点头,又拿起几份试卷,目光在上面一一扫过。其余学子的名次,李云湛便依徐清阳所批。……”排列。
“韩桐排名七十一名,韩桅八十四名,进了二甲进士之列。比原来一百名开外提升不少。
不多时早朝时分。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李云湛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
待众人行礼完毕,李云湛开口道:“此次殿试,乃是我大雍选拔贤才的盛会。经过严谨审阅,朕已确定诸位学子的名次。如今,便向众卿公布。”
如今,便向众卿公布。” 言罢,他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太监传新科学子们进殿。
不多时,新科学子们身着崭新的服饰,神情紧张又激动,步伐整齐地步入金銮殿。他们按次序排列,面向龙椅,跪地叩首。
这时,太监刘福手持明黄色的榜单,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科殿试,诸生皆展其才,经朕与诸臣详审,名次已定。榜首状元郎,杨昭!其才学出众,于边防之策见解非凡,能将军事与民生、经济相系,有安邦定国之能,堪为楷模。”
杨昭心中一凛,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朗声道:“臣杨昭,谢陛下隆恩!”起身,站到一侧,神色沉稳,却难掩眼中的志得意满。
随着刘福的宣读,二甲、三甲进士的名字依次传出。当读到“韩桐,排名七十一名”时,韩桐心中一喜,忙不迭谢恩。
“韩桅,排名八十四名。”韩桅同样松了口气,叩首谢恩。
宣读完毕,刘福拖长声音道:“钦此!”
新科进士们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定不辱使命!”声音响彻金銮殿。
第二日清晨,京城的大街小巷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今日是新科状元杨昭游街的日子,人们都想一睹状元郎的风采。
街道两旁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杨昭身着红袍,头戴乌纱帽,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地走在队伍最前方。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坚毅,引得百姓们纷纷赞叹。
“看呐,这就是咱们大雍的新科状元,真是一表人才!”一位老妇人指着杨昭,满脸羡慕地说道。
“听说这位状元郎对边防策略见解独到,陛下对他可是赞赏有加呢!”旁边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接话道。
杨昭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头戴状元冠,面容英俊,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端坐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引得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侧目,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杨昭面带微笑,向街道两旁的百姓拱手示意,动作优雅而谦逊。他深知,今日的荣耀并非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承载着陛下的期许和百姓的厚望。他要以最好的姿态,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和能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队伍缓缓前行,街道两旁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杨昭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激动,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如此辉煌的时刻。
路过一家绸缎庄时,杨昭不经意间抬头,瞥见二楼窗边站着一位女子。那女子身着一袭淡粉色的长裙,身姿婀娜,面容姣好,宛如仙子下凡。她的气质温婉,眼神中透着一丝倾慕与羞涩,正静静地凝视着杨昭。
两人的目光在瞬间交汇,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杨昭心中微微一动,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然而,他很快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身处游行队伍之中,不能有丝毫的分心。于是,他迅速收回目光,继续专注于游街,将那女子的身影深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