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瑾看着两个妹妹,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小花,小舒你们想不想去赶集啊?”
曹三婶打听到,离这里最近的渠荣镇,每逢二、六、九逢大集。
今儿个是十月初六,刚好逢大集,去镇上转转,很快就能了解整个镇子的风土人情,各种菜价,以后种了菜就可以拿去换钱。
曹三婶从篮子里拿出一碟子鸡蛋饼,放到他们正在吃饭的桌子上。
“昨儿个找村里有鸡的人家换得,给你们也尝个鲜。”
两家人的交情,自不会为了点吃食撕吧。
钱小鱼拿起一张饼子,一口咬下去,浓浓的蛋香味在口腔中散开。
“真香!三婶灶上功夫越来越好了。”
曹三婶摆摆手,“跟你时间久了,做饭下料手重不少,你瞧瞧那油,油汪汪的煎草鞋底子都好吃。”
一句话惹得大伙眉眼弯弯。
“我想去镇上转转,今儿逢大集!”
新家到处都要添置东西,锅碗瓢盆样样缺,从花井村背来的破桌子,她觉得跟新家不配,想换一张大点的。
孩子们也得扯两身料子,眼瞅着已经十月,天已经凉了,冬衣也要好好做一身。
亏得钱小鱼给他们家送了一袋子大米,只是她舍不得一天三顿吃。
准备买点杂粮回来换着吃。
钱小鱼也来了兴致,便道:“那咱们都去,让赵旭套车带咱们去。”
到了伏枥村后,赵正把租借曹三叔家的驴车还给他们家。
然后曹三叔把马车还给了钱小鱼。
现在钱小鱼他们的牲口棚里有,两匹马一头骡子,还有时不时冒出头来的两匹狼和小灰灰。
再来几个,都可以办动物园赚门票钱。
赵旭:媳妇儿,就是与众不同。
曹三婶点了点她的脑门,打趣道:“要不说你姓钱。”
曹瑾一边跟弟弟妹妹们玩,一边竖着耳朵听大人们说话。
听到钱小鱼让所有人都去镇上玩,乐得一蹦三尺高,“小鱼姐姐最好了!”
惹得曹三婶瞪了她一眼,“小没良心的!”
最后,除了曹大壮和钱小江兄弟俩,跟白叔混在一起,听他说战场上的故事,其他人全都去镇上转转。
前后三庄,就是隔一条路的距离,有点什么动静,很快就就会在村子里传开。
最后赶了三辆车,才装下一众人,中途还捎带两个伏枥村的妇人。
有他们带路,倒也不怕走错路。
镇上哪家卖东西便宜,哪家缺德老是会缺斤少两,很快就了解的清清楚楚。
钱小鱼发现,这两个妇人虽然爱扯闲篇,却很少说到村子里的事。
曹三婶因着儿子喜欢跟白叔玩,随口打听两句有关白叔的事。
俩人,一个说不知道,另一个打着哈哈转移话题。
村里的事,愣是一个字都打听不到。
到了镇上那两个妇人挎着篮子先离开,在车上的时候,二人已经说过要去绣房卖绣品。
“江南来得妇人会得就是多。”曹三婶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她们的背影。
伸出双手瞧了瞧,哀叹一声,她这手摸一下好料子,能把料子刮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