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赵卫国虽然心里揣着一百个问号,但还是带着李老四那几个“专业对口”的手下,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县废品收购站。
李老四几人一进废品站,那简直是老鼠掉进了米缸。他们发挥出了当年“讨生活”的专业精神,钻进那堆积如山的废铜烂铁里,挑挑拣拣,砍价杀价,把废品站的老板忽悠得晕头转向。
最后,他们花了不到五十块钱,就拉回来满满一大车的“宝贝”——生锈的发动机零件、破旧的轮胎、裂开的钢板弹簧,应有尽有。
这些废铁被堆在打谷场上,村民们围着看热闹,谁也想不通叶凡要这些玩意儿干什么。
“叶小子,这……这就是你说的车?”赵卫国指着那堆废铁,哭笑不得。
“这些不是车,但它们能给咱们换来一辆车。”叶凡胸有成竹。
接下来的几天,叶凡哪儿也没去,就带着刘师傅和张诚,一头扎进了这堆废铁里。他让村民们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工棚,砌了座小高炉,叮叮当当的声音,响彻了整个黑山屯。
叶凡像个经验最丰富的老钳工,指挥着刘师傅他们,把那些看似报废的零件,一个个拆解、清洗、打磨、修复。有些实在坏得厉害的,就直接扔进高炉里,融化了,重新铸造成新的零件毛坯。
他那神乎其技的机械知识,再一次震惊了所有人。刘师傅和张诚,现在看他的眼神,已经不是敬佩,而是近乎狂热的崇拜。他们觉得,叶工就不是凡人,怕是天上的机械星君下凡。
一个星期后,当一个由无数废旧零件拼凑、修复、组装起来的,崭新的、闪闪发光的解放卡车发动机,和一套完整的变速箱、底盘传动系统,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黑山屯都沸腾了。
这已经不是技术,这是魔法!
陈教授围着那台发动机,啧啧称奇,他推了推眼镜,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叶凡:“小叶,你……你到底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叶凡只是笑了笑。
东风,已然备好。接下来,就该请君入瓮了。
这一天,县委书记周书记,在县长的陪同下,亲自带队,组织了县里各大局的负责人,组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现场观摩团”,前来黑山屯,参观学习这个新晋的“全县样板工程”。
车队沿着崭新的柏油路,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了黑风口大桥。
当县里的领导们,亲眼看到那座雄伟的大桥,和那条平坦的柏油路时,无不交口称赞。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
“周书记,您这棋,下得高啊!一个黑山屯,盘活了全县的精气神!”
周书记听着这些恭维,脸上挂着矜持而满意的笑容。这个项目,已经成了他任上最亮眼的政绩。
然而,当车队驶过大桥,进入黑山屯的范围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只见那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黑山屯的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运输”着山货。
他们没有车,用的是最原始的独轮车和扁担。
几十辆吱吱作响的独轮车,在崭新光滑的柏油路上,排成了一条长龙。推车的大汉,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因为路面太光滑,没有了以前的摩擦力,他们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控制住独轮车的平衡,不让它跑偏。
更有甚者,一个年轻小伙子,因为下坡时速度太快,没控制住,连人带车,“哗啦”一声,翻倒在路边,车上的山货撒了一地。
这滑稽又心酸的一幕,像一记无声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在场所有领导的脸上。
周书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县长的脸色,也变得异常难看。
这是什么?
这是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公路上,跑着一排人力黄包车!
这是天大的笑话!也是天大的讽刺!
这哪里是“样板工程”?这分明是“半拉子工程”!
一个干部忍不住小声嘀咕:“这……这路修得也太好了,把独轮车都给整不会了……”
他旁边的领导狠狠瞪了他一眼,吓得他赶紧闭上了嘴。
就在这尴尬的气氛中,赵卫国,这个被叶凡千叮咛万嘱咐的“演员”,推着一辆装满了天麻的独轮车,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他看到周书记,像是看到了亲人,把车往路边一放,一屁股坐在地上,用袖子擦着汗,大着嗓门“抱怨”起来。
“哎哟!周书记,您可算是来了!您快给咱们评评理!”
周书记一愣:“老乡,怎么了?”
“您说,这路修得好吧?”赵卫国指着脚下的柏油路。
“好啊,这是大好事嘛!”
“好是好!可就是太好了!”赵卫国一拍大腿,满脸的“委屈”,“这路,滑溜得跟抹了油似的!我们这独轮车,在上面跑,跟个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下坡不敢推,上坡推不动!您看,这不,刚又翻了一个!这好好的山货,都给糟蹋了!”
他指了指不远处那个正在捡拾山货的“倒霉蛋”,继续“诉苦”:“以前走土路,虽然慢,可它稳当啊!现在倒好,路是快了,可咱们的腿,跟不上了!周书记,您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赵卫国这番朴实又刁钻的抱怨,让在场所有领导的脸,都臊得通红。
是啊,路修好了,配套的运输工具没跟上,这责任在谁?
在村民吗?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那自然,就在政府。
周书记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交通局长、农业局长、供销社主任……每一个被他看到的人,都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叶凡“恰到-好处”地走了过来,他先是“训斥”了赵卫国一句:“卫国叔,怎么跟周书记说话呢!有困难,咱们自己克服!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然后,他才一脸“惶恐”地对周书记解释:“周书记,各位领导,是我们工作没做好。我们本来想着,先把采来的药材,运到打谷场上,再想办法……再想办法……”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来,最后只能一脸羞愧地低下头。
这场由叶凡导演,赵卫国主演,全村人客串的双簧戏,演得是天衣无缝。
周书记看着眼前这个一脸“羞愧”的年轻人,又看了看那条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却跑着独轮车的柏油路,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知道,自己又被这个叶凡,给“将”了一军。
可这一军,他被将得舒坦,被将得心甘情愿。
因为叶凡要的,不只是他周书记的政绩,更是整个黑山屯实实在在的未来。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欣赏,一丝无奈,还有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胡闹!”他沉声喝道,却不是对着叶凡,而是对着他身后那群噤若寒蝉的局长们,“我们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是只服务一半的吗?路修好了,车子配不上,这是谁的责任?!”
他目光一转,落在了县农业局长的身上。
“老刘,我记得,局里的农机站,是不是有几辆退下来的解放卡车啊?”
农业局长老刘一个激灵,赶紧站了出来:“是……是的,书记。有两辆,车况……车况一般,正准备报废处理。”
“报废?”周书记眼睛一瞪,“我看你们的思想才要报废!我们现在提倡的是什么?是资源再利用,是变废为宝!我看这样吧,黑山屯,作为我们县的农业产业化试点,没有运输工具,怎么试点?”
他一挥手,做出了决定。
“那两辆车,不要报废了!由你们农业局牵头,交通局配合,把车子,给我彻彻底底地大修一遍!修好了,调拨给黑山屯!扶持他们搞运输,搞活经济!这是政治任务,一个星期之内,必须办好!”
“是!保证完成任务!”老刘和钱大海,异口同声地立下了军令状。
赵卫国和村民们,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叶凡站在人群中,脸上露出了计划得逞的笑容。
他看着周书记,心里清楚,这位领导,不仅看懂了他的戏,还主动帮他把戏台搭得更大,唱得更响。
然而,就在这时,叶凡的目光,落在了那堆由赵卫国他们运来的“山货”上。那里面,除了天麻,还混杂着一些别的东西。
他的笑容,慢慢收敛了起来。
他知道,车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更棘手的问题,或许已经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