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日报》是县里唯一的官方报纸,发行量不大,但每一个单位的领导,办公室里肯定都有一份。
报社的编辑老王接到张诚的电话时,本来没当回事。什么“先进事迹”,他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可当他听到“黑风口天堑”、“自力更生建大桥”这些字眼时,职业的敏感性让他一下子提起了精神。
黑风口他知道,那是连鸟都得绕着飞的地方。在那建桥?听着就像天方夜谭。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他派了社里最能跑的年轻记者小李,带着相机去实地看一看。
小李坐着班车到了黑山屯的山脚下,看着那条新修的、宽阔却又被“故意”弄得坑坑洼洼的土路,心里还在犯嘀咕,觉得这趟八成是白跑了。
可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山,看到那座横跨在两山之间,雄伟壮观的水泥大桥时,他手里的笔记本“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我的天……”小李揉了揉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这桥,设计规整,做工精良,桥墩稳如磐石,桥面平坦开阔,比起县城河上的那座老桥,都毫不逊色。
而桥的这边,是坑洼的土路。桥的那边,是同样难行的羊肠小道。这座桥,就像是凭空出现在这荒山野岭的奇迹,突兀,而又震撼人心。
赵卫国早就得了叶凡的授意,热情地迎了上来,拉着小李的手,开始了一场声情并茂的“忆苦思甜”。
他讲了祖祖辈辈被大山封锁的苦,讲了孩子们上学要冒着生命危险攀爬悬崖的难,讲了叶凡如何带领大家筹集资金,陈教授如何抱病设计图纸,村民们如何不分昼?夜地苦干……
最后,他指着那座桥,眼含热泪地说:“小李记者,这座桥,是我们黑山屯几百口人用血汗浇出来的!现在,桥通了,我们离好日子,就差这最后一步路了!”
“最后一步?”小李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
“是啊!”赵卫国一拍大腿,脸上露出“淳朴”的期盼,“县交通局的钱局长,上次来视察,看到我们这么苦,当场就表态了,说一定要帮我们把这条路铺成全县最好的柏油路!我们全村人,现在就天天盼着呢,就盼着钱局长派人来,帮我们把这临门一脚给踢进去!”
小李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知道,自己挖到大新闻了!
这篇报道要是写出来,绝对是头版头条的料!“深山奇迹”、“官民同心”、“一个承诺”……无数个抓人眼球的标题在他脑中翻滚。
他举起相机,对着大桥,对着村民们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希望的脸,“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
两天后,《云山日报》的头版,用三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一篇名为《天堑变通途——记黑山屯人民自力更生建起“连心桥”》的重磅报道。
文章配上了那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桥照片,文笔激昂,辞藻华丽,把黑山屯的建桥事迹,渲染成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奋斗史诗。
而在文章的结尾,记者小李更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画龙点睛地写道:“……如今,大桥已成,天堑无阻。黑山屯的乡亲们,正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期盼着县交通局钱大海局长那个‘铺设全县最好柏油路’的庄严承诺,能够早日兑现。我们相信,这最后的‘临门一脚’,必将为这个奋斗的故事,画上一个最完美的句号。”
这篇文章,就像一颗炸弹,在云山县平静的官场里,炸开了锅。
县委书记周书记在办公室看到报纸,先是震惊,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亲自打电话给报社,高度赞扬了这篇报道,称其“弘扬了正能量,展现了新时期干群关系的典范”。
而交通局长钱大海,在看到报纸的那一刻,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倒在办公桌上。
他完了。
他被叶凡,被这篇报道,架在了火上,用舆论的烈火,反复炙烤。
“庄严承诺”?“临门一脚”?“完美句号”?这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刀,扎在他的心口。
现在,全县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要是敢不兑现承诺,周书记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他这个局长,也就当到头了。
“备车!快!去黑山屯!”钱大海对着秘书,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
这一次,他不敢再有丝毫的拖延和侥幸。他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甚至不惜挪用了其他项目的预备资金,连夜调集了铺路机、压路机、沥青洒布车以及一个完整的施工队。
第二天清晨,当一支由十几辆重型机械组成的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开进黑山屯时,整个村子再次沸腾了。
钱大海亲自押车,那张胖脸,憔??悴得像个苦瓜。他找到叶凡,二话不说,先是深深地鞠了一躬。
“叶先生,我……我来兑现承诺了。”
叶凡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得云淡风轻:“钱局长辛苦了。我就知道,您是个有担当,有魄力的好领导,绝对不会让人民群众失望的。”
钱大海听着这“夸奖”,心里在滴血,脸上却还要挤出笑容。
铺路工程,正式开始。
然而,就在这喜气洋洋的时刻,几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不请自来,缓缓地停在了村口。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中山装,神情严肃的中年人,在几个干部的簇拥下,走了下来。
“哪位是黑山屯的负责人?”中年人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赵卫国正指挥着村民配合施工,闻言上前一步:“我是村长赵卫国,请问您是?”
中年人瞥了他一眼,目光越过他,落在了不远处的叶凡身上。
“我叫马国邦,县常务副县长。”马国邦的语气里,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审视,“我接到群众举报,说你们黑山屯,在没有立项,没有审批,资金来源不明的情况下,擅自动用国有资产,大搞形象工程。今天,我就是代表县里,来调查这件事的。”
马国邦!
这个名字,叶凡听过。是县里一个出了名刻板保守,跟周书记不是一个派系的老资格。
他早料到,这么大的动静,一定会引来苍蝇。
只是没想到,这只苍蝇,来得这么快,官衔还这么大。
钱大海看到马国邦,脸色瞬间变得比死人还难看。他知道,这是冲着周书记来的,而他,就是那个即将被当成突破口的倒霉蛋。
工地上,原本喧闹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叶凡和这位不速之客的身上。
一场更大的风暴,已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