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上一点,边上要粘紧一点。\"
严糯双手叉腰,站在屋子正中间,小指一勾,上上下下的指点江山。
一群半大的孩子正踩着梯子,桌子,凳子,在木质的屋顶上忙碌着。
“严,这个,真的有用吗?”
贾斯汀怪里怪气的强调太有辨识度了,严糯不回头就知道是他。
他抱着一大堆空了的可乐瓶子,踌躇的走了过来。
这些塑料瓶子真的能当灯使?这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
“嗯,这种塑料瓶子里面盛满水,加入漂白剂,是一个巴西人发明的,叫莫泽灯,利用光的折射,就能发出四十瓦灯泡的光亮,虽然只能白天发光,但是对于动不动就停电的学堂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至少物美价廉,成本就几个塑料瓶子。
对于经费紧张的学堂来说,已经很够用了。
严糯看着忙的热火朝天的孩子们,这些都是孤儿队的娃娃,在她跟前,特别好使。
随着他们的动作,本来昏暗的大教室,亮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光源。
汇聚在一起,宽敞的大教室,瞬间被照的跟比室外还要亮堂。
“麻牛镇的电是麻养那边,一个小型发电站输送过来的,价格虽然不贵,但是学堂里一天天的开着灯,时间久了也是一个不小的支出。而且电压也很不稳定,动不动就断电。这样改造一下岂不是很好。”
严糯骄傲的挺着胸膛,指着已经变得很亮堂的屋子,跟贾斯汀介绍着。
这边没有大型发电站,用电本来就紧张,学堂都是沾了爱梭长官的光才能用上电的。
但是电费却得自己承担。
爱梭那个老东西,死抠死抠的,他们学堂亮一星期的灯,都比不上他开一个小时的空调,就这样,这么点电费都不给他们报销,要从学堂的经费里面扣。
学堂的经费已经很紧巴了,她都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每出去一分她都心疼的要死。
严糯嘴角下撇,满满的怨气。
贾斯汀看着亮堂起来的教室,以前看着很费力的黑板,这会也清晰明了了,顿时跟着不停的点头。
“这个好,这个好。”
教室又大又亮,那些孩子们也能多学习一点。
“严,你为什么一定要华夏的志愿者?”
看着慢慢亮堂起来的房间,贾斯汀满心的雀跃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严糯的好奇。
严可真是个聪明的姑娘,聪明的不像是在这个落后的地方长大的一样。
她的思想,她的话语,甚至她丰富的知识储备,都像是在外面经历过文明世界熏陶后的结果。
但是据他所知,严没出过勃磨这个国家。
可是她为什么只要华夏人呢?是因为有什么情节吗?还是其中有什么他不知道的故事?
严糯瞅了一眼这个被她拐来的免费老师。心里不知道该什么跟他解释。
当初在磨德勒的大街上,遇到拉着行李,风尘仆仆去基金会报到的贾斯汀,她嘴比脑子快的喊住了他。
喊住的结果就是,贾斯汀成了麻牛镇一个,不要钱,吃住都有基金会补贴,甚至还要自掏腰包倒贴孩子们的支教老师。
他说的事情,是自己之前拜托他在志愿者圈子里发布的消息,麻牛镇大量征召华夏籍的志愿者。
只要华夏的。
贾斯汀想不明白,华夏志愿者和其他人比起来,究竟有什么区别。
他对比着自己和华夏朋友之间的区别,觉得真没什么不一样的啊。
“区别可大了去了。”
严糯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一边的小孩,看着他上手摆弄,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一步步的,都是她之前教的法子。
心里满意的看了一眼这个孩子,上手可真快啊,记住了他的名字,这才有功夫回答贾斯汀的话。
“论起磨德勒那边登记志愿者的数量,你们西方人比华夏人多,而且论水平和能力,我承认,你们的经验会更丰富一些,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
严糯说着话,指着边上的休息区,就带着贾斯汀走了过去。
这里是她除了办公室和家以外,呆的最久的地方,也就是在大教室的边上,草草用几块板子搭建的,一个四处透风的小屋子。
屋子简陋的只有一个屋顶和三块墙板,正前方只是草草的扯了一块芦苇编织的雨帘。
破破烂烂的,满满的田园风。
感觉一阵风就能吹倒。
里面也是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桌角垫着一块石头的小木桌,上面放着一个黑乎乎小炭炉子。
猜叔的红泥小火炉多是拿来泡茶的,那是格调,是情趣。
而她这个被熏的黑漆漆,看起来有些脏的炭炉,则是用来在深夜,给那些没地方去,直接睡在大教室里的小孩子们,煮宵夜的。
条件不一样,功能自然不一样。
严糯熟练的用木头签字挑开被碳灰封印住的木炭。指着对面的芦苇编织的蒲团,让贾斯汀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