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事情似乎已然平息,京都的大街小巷重归往日的喧嚣与平静。
曾经弥漫在这座城市上空的阴霾,仿佛被一阵清风悄然吹散。
随着箫隼的来到,与他同行之人,也在众人面前出现。
箫洛云怎么也没想到,会再次见到那个高瘦俊逸的身影。
他,依旧那般高大冷峻,犹如一座屹立不倒的冰山,只是相比从前,岁月在他身上沉淀出了更为沉稳的气质,那是历经风雨后的淡然与坚毅。
“墨晟。”
见到她的那一刻,墨晟竟有一瞬间的恍惚,几乎不敢相认。
她,变了,出落得比从前更加明艳动人,仿佛一朵盛开在宫廷深处的牡丹,高贵而典雅。
眉宇间的端庄高贵,那是身份赋予她的独特光芒。
“墨晟,见过长公主殿下。”他微微欠身,语气不自觉地染上了一丝敬畏。
如今的她是高贵无比的南国公主,而自己虽然不再是从前那个卑微的随从、家奴,可历经沉浮后,心中依然觉得与她之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鸿沟,身份的差距让他心中怅然若失,目光中更是多了一份难以言说的遗憾。
“墨少主,不必多礼。多年未见,你好吗?”箫洛云的声音轻柔婉转。
好吗?墨晟在心中暗自苦笑,这些年,除了日日夜夜对她的思念,便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忙碌之中。
家族的复兴重担,如同巨石般压在他的肩头,但每当疲惫不堪时,她的音容笑貌便会浮现在眼前,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次他来到京都,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家族传承下来的使命,还有那对故人如潮水般涌动的思念。
同样惊讶的还有言氏兄弟。
言逸之和言南之是从言靖之口中得知昔日的无名,竟然是墨氏一族的后人。
“无名,没想到,竟然是墨氏一族的少主?”言逸之难以置信。
他记忆中的无名,还是那个沉默寡言却身手不凡的少年,虽然知道他的身世也许很不凡,却不料是相传打造“神兵利器”的家族,墨氏。
谁能想到再次见到故人时,对方都已今非昔比,往事不堪回首,唯有一声唏嘘。
箫洛云在心底默默加了一句:“何止是他,你们也是呢。”在她知道言老太君资助墨氏后,她就明白,当初老太君对她说去的过往中,那个让老太君懊悔的故土家人,就是墨氏一族。
老太爷的遗物为什么没有交给言老爷,而是交给她?
那时还是桃夭身份的箫洛云,也曾对此疑惑不已。
却在看到老太君留给她的亲笔书信中得到了解答。
信中的内容,犹如一把钥匙,解开了她心中的困惑,而更多的真相还隐藏在深处,等待着被揭开。
秘密,终有一天会被解开,只是那日需要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围绕京都的案件经过两个月的调查与审理后,终于告一段落。
而二皇子箫隼的出现,如同定海神针一般,令原本动荡不安的朝廷有了一时的缓冲。
似乎只要有他在,无论南国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太过慌张。
几日后,金銮殿上,庄严肃穆。
“臣,箫隼,拜见皇帝陛下。”清朗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二皇子箫隼身着华服,气宇轩昂地站在殿下。
朝堂之上,皇帝高高在上,俯瞰着群臣,二皇子和三皇子,位列其中,群臣则恭敬地站立两旁。
“二皇子,是有什么事要说?”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期待。
“是的,臣要为陛下引荐墨氏一族的少主,墨晟。”箫隼一脸郑重。
“哦,墨氏一族,可是那名震天下的匠人?”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墨氏一族的名声,他早有耳闻,其精湛的技艺在江湖上流传甚广。
“正是。”箫隼肯定地回答。
“好,宣。”皇帝一声令下,不多时,一身黑衣的墨晟大步流星地走进宫殿内。
他身形高挑,步伐稳健,面容冷峻,一双狭长的眼眸目不斜视。
“草民墨晟,拜见南国陛下。”来到殿前,他双膝跪地,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
“哦,你就是墨氏一族的后裔?抬起头来。”皇帝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墨晟缓缓抬头,与皇帝的目光对视,神色不卑不亢。皇帝看着他,不禁对他频频点头。
“嗯,是个好儿郎。”皇帝的语气中带着赞赏。
“草民受家族所托,特来献上墨氏兵器图,愿能受南国庇佑,千秋万代。”墨晟言辞恳切,双手将精心绘制的兵器图呈上。
“墨氏兵器,乃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你们当真愿意?”皇帝心中有些诧异,墨氏兵器图的价值不言而喻,这可是墨氏一族的不传之秘。
“墨氏一族受二皇子的启迪,愿意效忠南国。”墨晟态度坚决,表明了墨氏一族的立场。
“父皇,儿臣曾协助他们夺回墨家堡,这几年,亦出资协助他们,故,墨氏愿意表达忠心。儿臣想,有此精英加入我南国,定能如虎添翼。”箫隼在一旁适时地解释。
“好,不愧是我南国的二皇子,有领袖之风。”皇帝很欣慰,眼中满是对这个儿子的赞赏。这个儿子,他果然没有看错,行事果断,眼光独到。
满朝大臣心中有了风向,大皇子和顾相被废后,二皇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极有可能成为储君。
眼看他频频立功,皇帝的眼中分明已经有了定夺。
然而,箫隼对此却毫不在乎。
什么夺嫡之争,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接替那个位置。
在他看来,都是大皇子太迂腐,太心急,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最终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殊荣亲手毁掉。
“陛下,如今国中相首之位空缺,诸多官员职位也尚待填补,此乃燃眉之急。
臣等斗胆恳请陛下将科考纳贤之事宜提前进行,如此方能从众多青年才俊之中,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以填充这些重要空缺,稳固我南国朝堂根基。”一位大臣身着朝服,恭敬地站出队列,言辞恳切。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殿下群臣,缓缓开口道:“嗯,朕亦早有此想法。官员们各司其职,其位不可或缺,至于相首之位,虽至关重要,但也不必急于一时。
二皇子,三皇子,你们对朝中事务及各方人才也有所了解,若有合适的人选,亦可以举荐一二。
至于此次科考之事,这些年朕听闻国子监中人才济济,想必定能从中选拔出可用之才。
三皇子箫珩曾在国子监中进修学习,对其中情况较为熟悉,朕便将这科考纳贤之事,交予三皇子负责,务必要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贤士。”
三皇子箫珩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朗声道:“儿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为我南国选拔出德才兼备之人才。”
皇帝微微点头,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而后将目光转向墨晟,说道:“墨氏少主,你既带来了墨氏兵器图,可见墨氏一族对我南国的诚意。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军中武器装备至关重要。就让二皇子带你前往军中,你务必与军中将领通力合作,尽快将新式兵器研发出来,为我南国军队增添实力。”
墨晟单膝跪地,高声回应:“草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二皇子箫隼也随即出列,行礼道:“儿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