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铭轩和顺子捧着分家的文书、奴仆的身契出了主院,往三院走。
月华如水,主仆二人走走停停,看着一路上的庭院楼阁。生活了十几年的家,现在是大哥的家了。
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记载着他们小时候生活里的记忆,那些场景似昨日,又似过去了许久…
这个大院子和那些幼时的美好记忆,都永远尘封的起来了。
冯文守在三院门口,见到二少爷回来了,高兴的抱拳行礼问安。
待二少爷和顺子进来后,冯文关上了院门,落了栓。
冯铭轩对冯文微微颔首,大步迈向主屋,屋里还亮着烛火,他出门时,亲自看到小妻子安置了,怎么一个时辰了,还亮着灯?
顺子跟着进入厅屋,将契书放进书房,再退了出去,顺便关上了门,回了他的房中。
冯铭轩蹑手蹑脚的进了房间,穿着浅紫色里衣的妻子还坐在烛火下做衣衫,他的心里一暖,回房间有人等着的感觉不要太好啊!
妻子为他燃起了烛火,在替他做衣衫。
他伸出手,轻轻夺下衣衫,禾娘见到相公回了房间,先是展颜一笑继而小声道:“相公回来了,洗漱了安寝吧。”
冯铭轩看着妻子温柔的笑容,心里满是甜蜜。他应了一声,走进洗浴房洗漱。
禾娘起身帮他整理着衣物,轻声问询:“相公,分家的事可还顺利?没有不妥吧?”
胡家村不少叔伯哥哥们分家,为了争家产大打出手的有,破口大骂的有,怨恨爹娘不公的有,打婆娘们泄愤的也有…
冯铭轩边洗脸漱口,边道:“一切妥当,文书和奴仆身契、分家银子都有了。”
禾娘点了点头,看了看相公的神情,见他一脸平静,才放下心来。
看到只着里衣的相公进了浴桶,禾娘红着脸匆匆出了洗浴房,平息一下心跳后才上了床。
从洗浴房出来,冯铭轩穿着月白色的里衣走到床边坐下,拉过妻子的手,边抚摸边说道:“往后咱们过自己的小日子,娘子,相信我,我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冯铭轩上床后,搂过妻子抱在怀里,分家了,妻子的依靠只有他,他的依靠也只有妻子。
这世间,从今以后只有他们夫妻才是一体,携手共进,度过往后余生。
两人依偎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温暖。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地上,屋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们温馨相拥的身影。
不一会儿,冯铭轩吹灭床边小几上的烛火,与妻子相拥而眠。
明日还要去新家,事情不会少…
城北桂花巷,因巷道口有一棵古老的桂花树而得名。从城北沿主大街前行,路过冯记麻糖铺子后右拐,就是桂花巷。
巷道两边的三进宅院错落有致,都是两人高的院墙,一律白墙青瓦。
宅子是从一位武姓老举人那里购得的。举人老爷年迈,卖掉了宅子被行商的儿子接走了。
三进宅子的布置书香气十足,去年冯寿管家花了七千两购得。
修缮保留了原格局,只是把破损的地方重新翻修,加高加固了院墙,所有主屋全部换了新的红木家具。
在第二进主院的书房,秘密修建了一间地下密室,用来储存贵重物品。
分家的银子,鸡叫头遍的时候就被彦先生的徒弟护送着运来了,顺子、冯文、冯武、冯乐搬下密室存放好,回到书房,按下隐秘的机关按钮后,一张书架摆在入口处,任谁都想不到,一张书架下藏着一间密室。
此时,冯家的马车队伍,在青石板上走过,车轮的滚动声,吸引了几家门童纷纷开门观看。
顺子坐在大红马上,抱拳对门童们示意问好,檀木车厢上挂着的“冯”字牌,门童们嘻嘻笑着表示了然,冯宅修缮了几个月,新主人终于入住了。
第六座宅子,院门大开,门楼正中挂了一个黑底烫金的“冯宅”门牌。
厚重的双开木门,新上了红漆和桐油,亮光闪闪。
马车进入院内,顺子先下了大红马,拉紧缰绳,冯铭轩一袭粉紫锦袍率先下了马车,他再转身抱着妻子下了马车。
所有的仆妇全部抱着包袱下了马车,分别寻找耳房、厢房、正房、倒座房、下人房…
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不用管家冯乐安排,二十多个家仆有序进入本职状态。
家主冯铭轩牵着主母禾娘的的手进了正房,在正厅坐下后,菊韵嬷嬷和小桃立即奉上茶水、蜜水。
禾娘微笑着打量着新家的厅房,宽敞明亮。
从大门进入一进院子,正房是一间厅房,厅房两边是抄手游廊。
顺着院墙左右两边建了两排房子,门房、马厩、库房、膳房,以及一间间的下人房。
从抄手游廊进入二进院,两边是东西厢房,正房是五大间家主屋,左右两边是两间耳房、配房。
从耳房后的通道进入三进院,三进院中间有个大鱼池,池里养着不少锦鲤,波光粼粼。鱼池上建了游廊供赏鱼和荷花,虽然没到荷花开的日子,翠绿的荷叶在鱼池里撑起了一把把小伞,真真是鱼戏莲叶间…
池边还有一座精巧的翘角凉亭,亭中石桌上放着棋盘和茶具。冯铭轩带着禾娘走到凉亭,笑着说:“娘子,以后咱们可以在这里喝茶下棋。”
下棋?禾娘不会。
但是她的相公会啊,相公教她,她相信会学会的。
正房边的小院子里种了几棵形态各异的松树,松林里还有几株梅树。梅树脚下有一个圆形石桌。
这里是冯铭轩最中意的地方,下雪时,取下松针,摘几朵梅花,用雪水煮茶,好一个自在惬意!
禾娘看着这一切,满心欢喜,新家虽然没有大伯家的宅子大,却也不小了。她需要的不是家大,是安稳。
禾娘满意的露出了微笑。
这时,冯乐笑着前来汇报,家中各项事务都已安排妥当。
冯铭轩甚是满意他的管家,不到一个时辰,什么都安排到位了。冯铭轩带着妻子随管家一起去看了家中的几个库房。
禾娘发现,库房里就像是大铺子,各种布匹、瓷器、文房四宝、药材…
粮食房里也是满满当当。
柴房里的柴火、炭火也码放得整整齐齐。
回到正房,已到午膳时间,菊韵嬷嬷和小桃已把丰盛的午膳摆上了气派的红木餐桌。
夫妻二人坐在桌前,菊韵嬷嬷和小桃侍立一旁准备布菜。
禾娘放下筷子,柔声道:“嬷嬷和小桃去用膳吧,我和相公不用伺候了!”
菊韵嬷嬷和小桃屈膝一礼,微笑着应了一声是,双双退下,去了膳房边的餐厅。
禾娘愣了愣,她记起来了,去年她安慰阿爹说,她的规矩也能成为规矩,原来她当时脱口而出的不是说大话,而是真的做到了!
她是城北冯宅的当家主母,她胡禾娘的规矩可不就是这个家的规矩?
禾娘的眉梢微微上扬,心情愉悦,她重新拿起了筷子。下次回家,一定得告诉阿爹,不必担心她了。
冯铭轩看到妻子的微笑,想着她定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儿了。他拿起公筷,夹了一个鸡腿放进娘子的碟盘里,然后对她宠溺一笑。
夫妻二人不时相视一笑,不时给对方夹菜,新婚夫妻在新家的第一顿饭都吃撑了。(禾娘圈附了一张新家的宅院图,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