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满满的干劲,王为民接着说道:“和规划局专家交流的时候,得把咱们的长远发展规划以及环保要求详细讲清楚,咱们厂以后可能会进行技术升级,产能也会扩大,所以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
技术处的张文赶忙掏出本子记录,说道:“嗯,我会讲清楚的。”
后勤李主任也跟着说:“和当地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的时候,除了原材料供应和员工生活配套方面,还得关注一下周边的医疗、教育等资源,这样能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在咱们厂工作。”
李怀德看着大家积极建言献策,心中满是欣慰,他用力地点点头说:“大家说得都很到位,考虑得也非常周全。
那咱们就按照既定的分工,立刻开始行动,时间不等人,咱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各项工作。
我去和唐城市政府沟通,争取土地和政策,等回四九城就去运作一机部的事情;安科长你抓紧和两地的规划局联系,邀请专家来实地考察,张文你负责和设计团队对接,完善厂区规划图,后勤李主任全力和当地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保障后勤供应。
为民你还要多在技术和整体规划上把关,大家各司其职,有问题及时沟通,咱们齐心协力,争取让分厂早日落地。”
众人齐声应道:“好!”随后,大家迅速开始了各自的行动,李怀德当天就联系上了唐城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约好了第二天见面详谈。
他精心准备了项目资料和规划方案,反复演练着介绍词,一心要把钢厂分厂的前景描绘得无比美好,以打动副市长支持拿地。
安科长马不停蹄地给四九城和唐城的规划局打电话,详细说明了钢厂的情况和需求,邀请专家尽快前来实地考察。他还整理了考察所需的资料,安排好了接待事宜,只等专家们的回复。
张文则积极和设计团队沟通,把考察的详细情况和大家的讨论意见传达给设计师们。他每天都和设计团队开线上会议,讨论厂区规划图的细节,不断提出修改建议,力求让规划图科学合理、符合未来发展需求。
后勤李主任奔赴唐城当地的各个部门,一家一家地拜访沟通,他和供销社洽谈合作,争取稳定的供应渠道和优惠的价格;和学校、医院等机构对接,了解周边的教育、医疗资源情况,为员工的生活保障做准备。
王为民也没闲着,他一头扎进技术资料和规划方案里,仔细补充着每一个细节,他和技术骨干们探讨新技术的应用和产能提升的可能性,为分厂的技术升级和长远发展制定规划。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很快忙完了唐城这面的事情,地批下来了,考察团一行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修改后的计划回到了四九城。
李怀德刚在厂里转了一圈,就直奔一机部,他激情澎湃地向一机部领导阐述着唐城分厂的规划和前景,从计划需求到技术创新,从产能提升到对地方上的带动,每一个细节都讲得头头是道,领导们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承诺会认真研究并尽快给出答复。
安科长这边也有了好消息,四九城和唐城的规划局专家都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初步确定了实地考察的时间,他开始着手安排专家们的考察行程,准备更详细的资料,确保专家们能全面了解项目情况。
张文和设计团队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设计团队根据考察情况和大家的意见,已经拿出了初步的厂区规划图草案。
后勤李主任在唐城的对接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和供销社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确保了物资的稳定供应;学校和医院也表示会积极配合,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
王为民则一直在关注技术方面的进展,他组织技术骨干们进行了多次研讨会,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还和一些几个大学取得了联系,寻求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希望能让分厂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半个月时间一晃而过,规划部门已经做好规划,铁老大也沟通好了,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李怀德再次接到了一机部领导的电话,表示经过慎重研究,非常认可唐城分厂的规划和前景,愿意给予大力支持,还会在人才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这无疑又是一颗定心丸,让大家悬着的心落了地。
规划落地,基建科按照计划正式入场,厂里的基建科只有一百多人,但要完成这么大的建设工程,这点人手远远不够。
安科长找到王为民,开始诉起苦来:“王工啊,你看咱这基建科就一百来号人,可这唐城分厂的建设工程这么大,这点人手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就拿建围墙来说,这么大的面积,以我们现有的人力,不知道要干到猴年马月,而且后续还有厂房建设、道路铺设、水电安装这些活,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要是按照目前的人员配置,这建设周期三年也干不完,你是高材生,赶紧帮忙想想办法啊!”
王为民笑呵呵地递上一根烟,不紧不慢的点上,自己也点上一根后说道:“老安,别着急,咱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人手问题。
一方面,咱们可以在唐城当地招聘临时工,那里的劳动力资源应该比较丰富,而且当地的人对环境熟悉,能更快适应工作,咱们可以和当地街道或公社合作,让他们想办法。
另一方面,咱们厂有些工人子弟没有工作,完全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参与到分厂建设中,这些工人子弟都是厂里工人的后代,现在不好找工作,你想想,你要能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哪怕是个临时工,那些工人肯定会感激你,工作积极性也会更高。
而且他们在厂里长大,对工厂有感情,干活也会更用心,咱们把这两部分人组织起来,你们基建科的一百多人,主抓大方向和监督施工质量,让招聘来的临时工和工人子弟负责具体的施工操作,这样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