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帮,一座山峰之上,天地之力涌动。
一道白色的光华在山巅之处闪烁,在白天之中这光华并不怎么耀眼。
不过下一瞬,随着光华落下,墨语在同道帮的身形却是莫名出现在一个大院之中,而这大院的前面是一座五层高的小楼。
墨语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颇有一种成就感。
如今历时五个月的时间,这四十八座大小传送阵已经尽数落毕,已然到了最后的测试阶段。
感受着传送阵外还有一道困阵,墨语并没有触及,反而是转身向着一旁的另外一座传送阵走去。
四座山峰,光华一道又一道的接连落下,四十八道传送阵分立四座山峰,每峰传送阵十二座,而四座山峰落在同道帮的四个方向,也是代表着各个方向的目的地。
在阵法落成之后,墨语并没有立即宣布此事,虽说阵法已经彻底落成,但缺乏最后一个关键的东西。
而此事,对于一穷二白的墨语而言,还真是个有些棘手的事。
通过传送阵去往各地,就需要通过传送阵外的困阵,而能够让这些弟子穿梭困阵之中不受困阵的束缚,就需要一枚暗含阵法的令牌。
但这种能够内藏阵法的令牌不是自己所能制作的,最终令牌的获取还得依靠坊市。
若说是少量的令牌,墨语倒是拉得下脸去找汇元坊的闻兰,可这令牌的数量巨大。
每次任务,同道帮弟子五千之众而动,一旦启用传送阵就需要成千上万枚令牌,这就是笔大买卖。
回到同道帮大殿,墨语难得的静下心来。
这五个多月的时间,自身武域境的实力也是从武域二境抽空提升到了武域四境,而这个境界完全是水到渠成,没有任何的外力介入。
毕竟从上次提升到武域二境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提升到四境的修为是顺其自然。
由于九幽本命剑的加持,自身的灵脉为‘后天’九脉,这也使得他虽然是四境的修为,可开域十二丈,堪比了武域六境的外像。
所谓的外像,就是给人的错觉。毕竟武域境武者实力如何,他人可通过武者自身开域的范围知晓大概,一般武者一境修为提升两丈。除非是先天九脉圆满,其三丈开域,成倍增加。
墨语虽不是先天九脉,但九幽剑的法则之性加持,让其有先天九脉之性。
另外在这连续数个月的布阵之下,对于阵法的驾驭再次上了一个层次。符老的传承,让他在阵法之上受益匪浅。
表面看起来虽然没有什么阵师师父教导,但书卷的传承也是一种传承,符老一生的布阵经验、阵法的布置造诣,以及对于阵法的深入见解都是在书卷之中,这就如同有一个看不见的阵师在指导。
这种传承,也是有一些弊端,毕竟书卷传承是死的,少了几分灵活性,墨语能够从书卷传承中继承多少,完全在于个人的悟性、见解。
书卷传承,相当于一种断档传承。因为墨语对于符老留下的阵法的认知、见解是否准确,符老已经无法给予回应,墨语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去证明自己的见解的对错。
除此之外,有一个不好的消息。
墨语周身的兽魂外衣再次开始外泄,上次与体武双修的张乾淞一战,使得自身的兽魂外衣与体质相互融合,有着更上一层的趋势。
但那一战,毕竟是少数,体修武者在于坚持不懈的锤炼,墨语显然在数个月荒废已久,这也导致本就与体质融合不完美的兽魂外衣再次外泄分离。
想要彻底的融合,就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质修行,这对于身为同道帮帮主的墨语来说是个比较难的事情,他的麻烦事可是不少。
“时机着实难寻”。
墨语轻道一声,自从来到玉门宗,随着实力的不断提升,对于兽魂精元的利用越来越少,这并不是说兽魂精元不强,而在于很难将其彻底消化掉。
在踏入武域境之后,自身体内的精纯元气所用到的地方几乎是没有,这也倒是剩下的兽魂精元一直留存在体内。
目前想要彻底消化掉兽魂精元,实在不容易,首先要让自身的兽魂外衣与自身体质完美融合,当彻底融合之后,就可以继续消化兽魂精元,这种就需要不断的体质锤炼融合,直至兽魂精元彻底消耗殆尽。
兽魂精元消耗之后,剩下的便是兽魂精魄,即体内兽魂精元之中的那一条龙形之物。
这也是兽魂精元最重要的东西,最为强大。
有朝一日兽魂精魄被自身完全融合于体质之中,自身将拥有着足以媲美强大妖兽的顶尖体质。
值得一提的是,融合兽魂精魄对于一般武者很危险,因为兽魂精魄暗含着大妖的本命精神,融合精魄的危险之处在于这种大妖的意志精神会出现反噬。
所以融合精魄的最大危险不是自身体质能否承受这种高强度的精魄力量,而在与大妖的意志精神会对武者产生重大的威胁,这也是兽魂精元的另外一个弊端。
一旦武者的意志精神压不住大妖残存的意志,就会出现暴走状态,大妖生性凶残,那将会引起巨大的乱子。
然而,这等危险的事对于墨语而言反而是一件小事。
这大妖的意志精神再强还能强过九幽?
有着本命剑九幽的震场,融合兽魂精魄显得要简单许多,虽然上一次在夜狼山发生了危险,但得到的收益却是巨大的,不仅让自己突破武域境,更重要的是与九幽彻底融合。
墨语也并不着急融合兽魂精魄,毕竟现在时机未曾成熟,若是能够先将自身体质和兽魂外衣完美融合,然后将九幽的神魂吸收圆满,这就是个最为完美的事情。
神魂吸收圆满,九幽开二境,到时候融合兽魂精魄,直接将兽魂精魄的大妖意志被九幽吸收,这就是一切功成。
自身体质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同时最为完美的规避了兽魂精魄的危险。
若是九幽一境不圆满,到时候只能靠九幽镇压对方的本命神魂,颇有些亏损的感觉。
天地之间,利弊转换,若能依托天时、地利、人和,将弊完美的转换为利,何尝不是一种好事?
修为的精进,随着越加的精进,也是在不断的顺应天时。
所谓的机缘,也是一种天时的体现,武神境下武者走的就是天道之下的路子,在自身的道韵不存之时,只能顺天道而为。
这天道,便是天地运转的法则,天时则是天地运转之下时机的浮现。
顺应天时,就是顺为天道,一旦强势而为,天时不具,处处受制。
逆天而为,这是人神境以上的武者所要做的事,自身道韵与天道无法并存,只得逆势而为,逆天道而证自身大道。
不过,历经千万年,能够在天道之下真正做到逆天道证人道的少之又少,毕竟逆天道的没有几个是好下场,能够脱颖而出的凤毛麟角。
因此很多武者达到人神境以上,依旧走的是顺天道之路,毕竟这条道路要顺畅很多,顺天道不至于逆道而亡。
然而利弊并存,制约也在其中,顺应天道就需要等待天道的轮转偏向于自身的道法,这种等待是漫长的,有可能几十年,甚至是百年,甚至一辈子也等不到。
这也是正是所谓的大道渺茫,可遇不可求。
越是修为高强的武者,越在意这种天时的配合,也正是‘缘’字。
那些实力高强者所谓的与何物、何人有缘,正是因为某一种物什、人的出现,让他在自身修为上有了别样的领悟,有了突破之机,这就是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