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绍打马上前找寻,但见旷野山高林密,哪里有吕松的身影?
没藏丽水跟耶律萱儿赶过来,也都四下张望,只见茂林荆棘,鸟雀欢鸣,并不见有半个人影。
“哥哥,这个傻缺不知跑哪里去了?我们怎么办?”丽水问道。
“不妨歇息片刻,待他等不到咱们时,自会回来!”克绍翻身下马,临溪而坐,丽水跟跟萱儿也都挨着坐下。
忽听有人吟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大家看时,却见对面傍着溪边走来一头青牛,背上驮着一个少年,一身洁白的儒袍,头缠纶巾。
克绍欣喜起身拱手高声叫道:“对面高人可是吕伯先生乎?”
那人望见克绍三人,勒住牛头答曰:“鄙人孔让是也,正要拜会吕兄台,将军要去何处?”
“末将苏克绍,专程寻访吕贤士到此!”
“将军何故不行?”
“只在等待一人,乃是吕松。”
“啊呀,吕松乃是吕伯兄弟,他到何处去了?”孔让疑惑道。
“方才本帅逗弄他,听闻吕松善跑,因此与他比试,不曾想这小哥跑的太快,不见了人影。”
“哈哈!吕松人称草上飞,水上漂,三国小周仓,名不虚传!”孔让大笑道。
正说着话,就见凌空一只恶鹰抓着一只老母鸡砉然低飞过来,孔让眼疾手快,但见他自牛背一跃而起,蜿蜒而上,恰似一条腾空的白蚺直入云霄,一把攥住那鹰脖颈倏忽落下,又稳稳坐在牛背上。
“哇!好厉害!”丽水跟萱儿都惊叫道。
却见一道黑影疾速奔来,喝道:“还我母鸡!”
话到人到,孔让手中那鹰与母鸡都被吕松抢过去了。
“你这厮又来此做甚?”吕松将那一只老鹰一只老母鸡紧紧抱贴在胸前看着孔让问道。
“我来拜访柏兄台,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呢!”孔让笑道。
“你小子又想诓吃喝,休要进我家门!”吕松气哼哼说道。
苏克绍骑马涉水过去,那溪水并不深,方才没过马蹄而已。
“吕松,你这厮跑哪里去了,怎半天也不回来?”
“我先回家去了,禀报了哥哥,又抓了这只老母鸡杀了,正烧水时,被这老鹰叼了去,我一路追来,正被孔让先截住了!”吕松回道。
“奥,原来如此!”克绍释然。
“我还要回去宰一头羊,杀一头猪,大都督好不容易来我家一趟,须得整上四菜一汤,我先走了!”
不待说完,就见一道黑影疾速跑远。
“你回来!你家在何处?”克绍急喊道,话未说完,吕松早不见了踪影。
没藏丽水跟耶律萱儿相视而笑。
孔让言道:“原来是大都督,失敬,失敬!”说着跪倒便拜。
“贤士不必多礼!这个吕松,跑的如此之快!也不知他家住何处?如何寻他哥哥?”
孔让笑道:“无妨,鄙人带路可也!”
于是,孔让在前,三骑随后。
四人一路前行,穿越一片层林,小溪潺潺流淌,注入一方清池,再蜿蜒东去。池中荷叶田田,菡萏初开。
池塘北面绿草茵茵很是开阔,背山三间草庐,庐左一架辘轳横于井口,周围绿树成荫,黄杏青梅隐于绿叶之间,红萘紫葡依傍藩篱之上,竹扎的篱笆圈出一块菜园,椒红瓜绿,芹翠莴鲜。
但见草庐前支起一灶,一位少妇人正蹲身添柴烧水,吕松则手持尖刀拆扒羊皮。
好一处神仙所在!克绍暗暗赞叹。
“爹爹,咱还要钓几条鱼才够吃?”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大都督还没来到,能钓几条就再多钓几条吧!”
就听荷叶后面有人私语。
“咳咳!”苏克绍干咳了两声,将马匹拴在树干上,提步径奔草庐而来。
“都督来了!嫂嫂,这便是征西大都督,快来拜见!”吕松欣喜的放下屠刀,把手往虎皮裙上抹了两把。
蹲着烧火的夫人赶紧起身行礼。
但见这位夫人虽然相貌平平,却是慈眉善目,端庄淳朴,青丝挽起,横插一根荆簪,粗布麻衣,尚有几个补丁,脚蹬一双芒鞋,也是半新不旧。
“都督大驾光临,顿使草庐蓬荜生辉,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还请落座饮茶!”
克绍回了礼,就见跑来一个四五岁大的孩童,头上扎着两个鬃角,一手提着一条鲤鱼,用手扣住鱼鳃,那两条鲤鱼还在挣扎。
“娘,叔叔!快把这两条鱼先炖了,我再去拿!”那小孩说着放下鲤鱼又跑回去。
“裳儿,叫你爹回来,就说都督到了!”夫人急喊道。
“知道了娘亲!”吕裳边跑边回道。
吕松洗了手沏茶伺候克绍。
不一会儿功夫,吕伯领着吕裳吕粟两个小子回来,只见吕伯头戴扛着鱼竿,吕裳跟吕粟一人提着一尾鲤鱼摇晃着走来。
“大都督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吕伯过来跪倒便拜。
克绍上前将他扶起,说道:“何必如此大礼?快快起来说话!”
吕伯站起身来,端详着眼前这位大将军,但见苏克绍目秀眉清,气宇轩昂,儒雅而风流,落落又大方,心中先生三分敬意。
众人在树荫下茶案前落座。吕松将羊肉放入锅里,又去杀鱼。
吕伯跟苏克绍介绍道:“这位乃是知交故友,姓孔名让字谦之,外号「腾云白蚺」,人如其名,实属谦谦君子,更兼伯桃之义!”
克绍笑道:“途中见识过了!”
这时,吕松忽然过来,吼道:“孔让,你怎的来了?我家的饭不要钱是吧?”
孔让坦然一笑道:“我又非奔你而来,与你何干?”
吕伯斥道:“吕松不得无礼!”又回头跟孔让言道:“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我岂跟他一般见识,只是我捎来一件宝贝,却没他的份!”孔让看着吕松笑道。
“你能有啥宝贝?休要诓我!”吕松不屑道。
“你且等着!”孔让起身去那青牛背上袋囊里抱出来两个坛子。
来到近前,见那坛子上画着一个鬃角孩童,斜指前方,上书两行小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只闻到一股清冽幽香沁人心脾。
“杏花村!这可是山西真正的宝贝!”吕伯赞道。
吕松目瞪口呆,嘴角涎水早垂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