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蔡攸既想完成上头交代的差事、又怕引火烧身的纠结心态,王星化身的高俊适时提出了“重金悬赏、驱虎吞狼”的“妙计”,果然让这位六神无主的大公子喜出望外,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此计甚妙!高先生真乃吾之智囊!”蔡攸抚掌大笑,眉宇间的阴霾一扫而空。
而经此一事,高俊在蔡攸心目中的地位无形中又提升了不少。
虽然还未达到言听计从、完全依赖的地步,但也相差无几了。毕竟,对于蔡攸这等纨绔子弟而言,一个既能替自己办事、又能替自己背锅、还能想出“两全其美”办法的下属,实在是不可多得。
至于如何让蔡攸采纳自己的建议,对王星来说无非是进言时需要更讲究些方式方法,顾及一下这位公子的面子和那点可怜的权威感罢了。
当然,这发布悬赏搜捕“文轩”的馊主意,绝非王星昏了头要自掘坟墓、自找麻烦。
他对此有着绝对的自信——连天狱组织那些专业的追踪高手、占卜强者都寻不到他的半点踪迹,更何况这些因悬赏而汇聚而来的“乌合之众”?
除非有人能牵着那头传说中能察听万物、辨识周天的神兽谛听亲临汴京,但即便谛听真来了,能不能在王星刻意以混沌道体、隐匿法则及落宝金钱的多重遮蔽下找到他,还是未定之天呢!
然而,要将谛听从九华山地藏道场请出来,就算是大日如来亲自出马,也未必好使。那位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宏愿的地藏王菩萨,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自古以来,能对自己下如此狠心、立此大誓愿者本就寥寥无几,能成就如此功业、声震洪荒者更是凤毛麟角。
更何况,这位地藏王菩萨虽对外尊称菩萨果位,但其真实修为深不可测,乃是以一己之力坐镇幽冥,硬生生顶住了上古大能冥河老祖及其麾下阿修罗族不得踏出血海半步的强横存在。
这其中虽然多少也借助了佛门的整体势力和天道规则,但无人能否认其自身实力的恐怖与强大。甚至私下里有种说法,若是抛开一切外物,单论道行修为,灵山的那位佛祖都不一定能在其手上讨得好处!
既然不存在能威胁到自己的追踪手段,王星便决定索性将水搅得更浑。抛出悬赏,将更多三教九流、各方势力的人物都勾引进搜寻“文轩”这个圈子来。
修行界中,谁还没有几个亲朋好友、同门师兄弟?一旦这些人在搜寻过程中吃了亏、结了仇,或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难免会呼朋唤友,甚至请出师门长辈来撑腰场子。
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会不断扩大。指不定就能裹挟着更多原本作壁上观的势力不得不下场。
毕竟,上面大人物们的宏大谋划是一回事,下面具体办事的人能否严格执行、会不会节外生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这天地间,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
一旦卷入的势力多了,利益纠缠复杂了,水被彻底搅浑了,很多原本隐秘的事情就可能暴露出来,很多原本顺畅的计划就可能被打乱节奏。
所以,在大公子蔡攸点头同意之后,高俊立刻点头哈腰地退出了书房,马不停蹄地开始张罗此事。廊外细雨初歇,青石板路上水光粼粼,他快步穿过庭院,心中已有全盘计划。
他深知此地不同于地星,悬赏修士干活,绝不能用寻常的金银财帛等人间货币。驱动修士卖力的硬通货,永远是那些蕴含灵气的天材地宝、威力不俗的法宝神兵,或者高深的修行法诀。否则,根本不会有修士愿意多看一眼。
好在奸相蔡京把持朝政多年,贪赃枉法,搜刮的民脂民膏无数,其私库中积累的各种灵材、矿石、药材以及低阶法宝,早已堆积如山。
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在王星看来都是些普通货色,之前他根本瞧不上眼,但此刻拿出来作为悬赏,吸引那些散修和小门小派的修士,却是绰绰有余,甚至堪称丰厚了。
毕竟,当下的地仙界早已不是上古洪荒时期那个灵材遍地、灵药如山的时代了。如今是修士数量庞大,而优质的修炼资源却日益稀缺,真正是“修士多如狗,灵材贵如油”——不,是比油珍贵千万倍!
果不其然,当高俊吩咐蔡府下人将精心撰写、盖有蔡府和大公子印信的几张悬赏告示,在汴京城几处修士聚集的坊市、茶楼、酒楼门口张贴出去的瞬间,立刻就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早已闻风而动、聚集在附近的无数修士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扑了过来,一个个眼睛放光,呼吸急促,为了抢占更好的观看位置,甚至当场就发生了推搡和争吵,场面一度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抢夺的架势,气氛火爆异常。
告示前的人群以惊人的速度聚集起来,黑压压一片。无数道神识和贪婪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告示上所罗列的赏格上——百年份的灵药、蕴含精纯灵气的矿石、寒光闪闪的制式飞剑、甚至还有几件看起来颇为不俗的防御法器图样……每一项都让围观的修士们呼吸急促,眼中泛起红光。
场面一度几乎失控,靠近告示的几名修士甚至已经下意识地握紧了法器,身上法力波动起伏不定,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抢夺、或者至少先把竞争对手干掉的架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
好在王星早有预料,安排的人手立刻高声宣布:“诸位道友!诸位仙师!稍安勿躁!蔡府悬赏,童叟无欺!此次悬赏,来者不拒,并非只有一人可得!只要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经过核实,便可按线索价值领取相应赏格!灵材法宝,管够!”
这话如同清凉的泉水,瞬间浇熄了即将爆发的冲突之火。众人一听,并非只有一份,而是按劳取酬,顿时冷静了不少。虽然依旧争先恐后,但至少不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争夺了。
大家纷纷涌上前,在蔡府下人那里登记名号、来历,然后便迫不及待地、马不停蹄地冲向汴京城的大街小巷,乃至郊区荒野,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搜寻文轩”大行动。
至于文轩是正是邪,是善是恶,是为何被通缉,这些人根本不在乎,也懒得去想。修行之路艰难,资源匮乏,能有机会赚取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灵材法宝,谁还管那么多?先拿到手再说!
悬赏令一出,整个汴京城彻底沸腾了。平日里还算有序的修士活动瞬间变得混乱不堪,四处鸡飞狗跳,神识乱扫,气息纵横,不时因为一点可疑的迹象或仅仅是互相看不顺眼就引发小规模的冲突和骚乱。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大量别有目的、鱼龙混杂之辈趁机混水摸鱼,或是其他势力派来打探消息、监视蔡府动向的探子。
然而,对于这种混乱局面,出钱的金主——蔡府大公子蔡攸却并不在意,反而开心异常。他看到的是自己一声令下,应者云集,万千修士为之奔走的“盛况”,自觉威风八面,手段高超。
尤其在向其父蔡京汇报时,更是将此举夸大为“巧借外力、以众凌寡、节省府内力量、高效办事”的妙策,果然又赢得了其父难得的几句夸奖,自觉大大地长了一回脸,对高俊更是愈发看重。
赋诗云:
悬赏一出风云动,汴京遍是觅踪人。
巧布迷障乱耳目,暗激矛盾引纷争。
金鳞岂困浅池水,星火渐成燎原势。
且看浑水群蛟斗,谁握渔竿钓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