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手持虎头錾金枪,枪尖在案几上轻轻一点,目光落在铺开的洛阳地形图上,眉头拧成了川字。帐外寒风吹得帅旗猎猎作响,帐内烛火摇曳,映着他与徐茂公二人凝重的面容。自王世充据守洛阳,联合南阳王朱灿、博豫王高谈圣、宋义王孟海公三路反王,聚兵二十万于洛阳城外的邙山,李唐大军已在此与敌军对峙半月有余,若再拖下去,粮草补给恐难支撑。
“三弟,”秦琼声音低沉,指尖划过地图上邙山的几道沟壑,“王世充这老狐狸,把主力藏在邙山北麓的峡谷中,只派少量兵马在山前扎营,明摆着是想诱我们深入。朱灿的南阳军多是步兵,擅长山地伏击;高谈圣的博豫军善使弩箭,常在侧翼袭扰;孟海公的宋义军则多骑兵,机动性强——这三路援军若与洛阳军首尾呼应,我们想破洛阳,难如登天。”
徐茂公身着青布道袍,手中握着一把羽扇,闻言缓缓摇头:“二哥所言极是,可我们也有破局之法。你看,邙山北麓的峡谷虽易守难攻,但谷口西侧有一条废弃的古栈道,据当地猎户说,此道可直通峡谷后方的洛水渡口。若能派一支精锐,从栈道绕到敌军后方,截断他们的粮草补给,再以主力从正面强攻,敌军首尾不能相顾,必乱阵脚。”
秦琼眼睛一亮,俯身细看地图上标记的古栈道位置:“此计虽妙,可栈道废弃多年,恐难通行,且需派一员猛将率领精锐,既要保证行军速度,又要隐蔽行踪——谁能担此重任?”
“苏定方。”徐茂公羽扇一收,语气笃定,“定方将军麾下的‘玄甲锐骑’,皆是百里挑一的骑士,且他熟悉山地作战,前几日勘察地形时,已暗中摸清了栈道的大致情况。只需给他五千锐骑,再配三百名熟悉山路的猎户引路,五日之内,必能绕到敌军后方。”
秦琼颔首赞同:“三弟举荐得宜,定方将军确实是最佳人选。那正面战场,我与程咬金、尉迟恭各领一军,分别牵制王世充、朱灿与高谈圣的兵力,待定方将军在后方得手,我们便举火为号,三路大军同时猛攻,定能击溃敌军主力。”
二人又细细商议了两个时辰,从粮草调配、兵力部署到应急之策,一一敲定,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才将作战方案整理成册,匆匆赶往秦王李世民的中军大帐。
此时的中军大帐内,李世民正身着银甲,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手中木杆指着沙盘上洛阳城的位置,眉头紧锁。见秦琼与徐茂公进来,他连忙上前:“二位兄长来得正好,我正琢磨着如何破王世充的联营,你们可有良策?”
秦琼将作战方案递上,徐茂公则走到沙盘旁,拿起木杆,一边指点沙盘,一边详细叙述:“秦王请看,我们计划分两步破敌。第一步,派苏定方将军率领五千玄甲锐骑,从邙山北麓的古栈道绕后,直取洛水渡口——那里是王世充联军的粮草囤积之地,只要烧毁粮草,敌军必军心大乱。第二步,正面战场分为三路:秦琼将军领左路大军,攻打王世充的洛阳军主营;程咬金将军领右路大军,牵制朱灿的南阳军与高谈圣的博豫军;尉迟恭将军领中路精锐,伺机突破孟海公的宋义军骑兵防线。待苏定方将军在后方举火,三路大军同时猛攻,内外夹击,定能一举破敌。”
李世民俯身看着沙盘,木杆顺着徐茂公指的路线划过,眼神逐渐明亮:“古栈道绕后,此计出其不意,妙!只是栈道艰险,五千兵马行军需多久?若耽误了时日,恐与正面进攻脱节。”
秦琼上前一步,沉声回道:“回秦王,苏定方将军已勘察过地形,栈道虽险,但每日行进三十里不成问题,五日之内必能抵达洛水渡口。我们与他约定,第五日午时,若他在后方得手,便燃起三堆狼烟;正面大军见狼烟起,即刻发动总攻,绝无脱节之虞。”
李世民点点头,又看向沙盘上敌军的布防:“王世充的洛阳军主力有八万,驻守邙山峡谷;朱灿、高谈圣各带四万,在峡谷两侧扎营;孟海公的五万骑兵,在峡谷前方的平原上待命。我们的兵力共十五万,左路五万、右路五万、中路五万,兵力与敌军相当,但玄甲锐骑战斗力强,绕后一击定能打乱敌军部署。”
徐茂公补充道:“此外,我们还需派一支偏师,由秦叔宝将军的副将秦用率领,驻守洛水南岸,防止敌军粮草被烧后,从南岸突围;再派程咬金将军的副将尤俊达,率领一万步兵,在邙山东侧设伏,牵制孟海公的骑兵,不让他们轻易支援峡谷。”
李世民拿起木杆,在沙盘上一一标记出各路人马的位置与任务,语气坚定:“就依二位兄长之计!明日一早,便召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等将领议事,颁布作战命令;今日之内,务必将粮草、兵器调配到位,让将士们养精蓄锐,五日之后,我们与王世充联军,在邙山决一死战!”
秦琼与徐茂公齐声领命:“遵秦王令!”
李世民走到帐门口,推开帐帘,望着远处洛阳城的方向,目光灼灼。此次决战,关乎李唐能否一统中原——若胜,洛阳平定,各路反王再无抗衡之力,大唐一统天下指日可待;若败,李唐精锐损耗殆尽,王世充等反王势力将趁机壮大,一统天下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秦琼与徐茂公道:“二位兄长,此战胜负,系于一念之间。我们君臣同心,将士用命,定能破敌制胜,还天下一个太平!”
秦琼与徐茂公眼中满是坚定,齐声回道:“我等誓死追随秦王,不破敌军,誓不还师!”
帐外,朝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李唐大军的营地上,映着士兵们甲胄上的寒光。各营将士虽不知具体的作战计划,却也感受到了大战将至的氛围,纷纷擦拭兵器、操练阵型,只待五日之后,随将领们奔赴邙山,与敌军展开一场决定中原命运的决战。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王世充正召集朱灿、高谈圣、孟海公三位反王议事。他坐在主位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语气傲慢:“诸位王兄,李唐大军已被我们困在邙山半月,粮草将尽,士气低落。五日之后,我们便主动出击,一举击溃李世民的军队,拿下长安,平分天下!”
朱灿、高谈圣、孟海公纷纷附和,帐内一片欢腾,无人知晓,一场针对他们的致命计谋,已在李唐中军大帐内悄然定计,只待五日之后,在邙山之上,掀起一场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