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苏母说完,大姐就接过话茬,“妈,小六眼光准,而且现在的房价,我们确实买的起,要是等到将来再买买不起了怎么办?再说了,我们都有工资,就算把家里的钱全都花光了,我们每个人每个月给爸妈哪怕只是十块钱,那爸妈手里的钱,也比人城里人的工资高啊。”
苏兰月也附和道,“是啊,妈,还有我们在,有什么好怕的?等房子买下来了,你们可以先住进去,过一下城里人的生活。”
苏兰语兴奋地说,“那我们就赶紧合计合计,看看买哪一套吧?”
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针对买房子,热烈的讨论了起来,苏兰芷看着这么配合自己的家人,心中满是温暖和欣慰,有这样不扫兴的家人真的很好。
像这样的家人,她才心甘情愿的带着他们发展,带着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苏兰芷拿出自己做好的记录,放在桌子上,详细地给大家介绍每一处房子的优缺点和地理位置,周边配套设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有孩子的,并且想让孩子将来在城里读书的,就优先考虑离学校近一些的房源,想要安静的居住环境,就选择偏僻一点的地方,如果想要做生意,就选择街口,或者四通八达的地方。
而父母年纪大了,应该选距离医院近一些的地方,有任何不适的地方,可以随时去往医院。
抱着、背着,怎么都行,就不用等人找车往医院送了。
大家听苏兰芷说的头头是道,完全没有想到买房子竟然还有这么多说法,心里对苏兰芷都佩服的不行,如果让他们自己去买房子,是根本不懂这些的。
大家都商量好了,就决定买房子,将买房需要用到的证明全都准备好了后,大家便分批次的去买。
没有一大群人一起去买,因为这样太引人注意了。
大姐和四姐家都是有两个孩子,现在都在读小学了,很快就要到城里来读中学,所以大姐和四姐就将县城中学旁边的空房子给买了,然后去街道办办理了手续,就说是亲戚家小孩子要到城里来读书,所以把房子转让给她们了。
这个时候还不能私下买卖房子的,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过户房子。
而苏父苏母则听了苏兰芷的分析,将距离医院比较近的住宅区里的空房子给买了,另外还替苏兰芷将距离菜市场不远的一处房子给买了。
由于苏兰芷名下不能挂那么多房子,所以这一处房子暂时挂在苏母名下,等到将来苏兰芷需要时,再还给她就行了。
主要是那儿离菜市场近,以后方便贺望天做生意,贺望天不是想开炸鸡店吗?
等他们夫妻俩通过打拼,成为县城婆罗门了,还用怕他们的孩子在外面受委屈吗?
房子顺利买好后,大姐和四姐看着手中的房契,都高兴不已,大姐笑着对老四说道,“这下好了,孩子们以后到城里读书就有个安稳的住处了,也不用操心住宿的问题,之前我还担心把钱用来买房子,会剩不了多少,没想到这房价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低一些。”
这个时候房子面积小,单价低,整体价格自然也就更便宜。
苏兰语点头赞同,她之前一直怕长期住在家里,会让大家觉得不舒服,毕竟她算的上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房子,她也就有了底气,以后就算结婚了,要是对方对她不好,她还能回到自己家。
苏父苏母也对自己买的房子很满意,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都一大把年纪了,竟然能在县城买房子。
那可是县城啊!
很多农村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一次的县城!
他们竟然有了房子!
虽然老二一直坚持说不结婚,谁知道他以后回来会不会遇到想娶的姑娘,然后想结婚呢?
他们老两口有房子,老二以后也就不用挤在妹妹家了。
短期肯定没事,可是长期以往下来很容易发生矛盾的。
苏兰芷下个月月初就要去县城入职了,所以她的房子要赶紧收拾出来,好让她在入职前住进去。
一家人全都沉浸在买房的喜悦当中,由于大家都有工作,没有办法去帮苏兰芷收拾房子,所以大姐夫留在村里上工以及照看四个孩子,苏母和苏父、贺望天一起到县城去收拾房子。
出发的那天早上,他们用板车拉上之前为苏兰芷结婚而打的家具,送一些家具到县城就不用花钱买了,毕竟刚买了房子又不剩下什么钱。
其实苏兰芷的空间里有很多纯木打造的家具都是可以拿出来用的,但是她不能辜负了父母的心意,所以就只从家里搬了几件做做样子。
村里人看到他们搬家具,都好奇的问道,“老苏啊,你们家这是想干什么啊?”
苏父骄傲的看向小苏,对大家说道,“还不是我们小六,在被借调到县里去了,县里太远了,不方便回来,就在县里租了房子住。”
张大婶眼睛一下子瞪大,满脸羡慕地说,“哎呀,你们家小六可真厉害,这借调到县里了,以后就能留在县里了吧?老苏啊,你们这下可有个好闺女,享清福喽!”
李大爷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是啊,咱村里出了个在县里工作的,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小六这孩子从小就机灵孝顺,我就知道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老苏,你们两个可真的会教育孩子,孩子各个都这么优秀。”大家说道。
“等小六在县里站稳脚跟,说不定还能把你们老两口都接过去住呢!”
苏父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摆手,“哪能啊,我们老两口在村里待习惯了,在县里还不适应,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我们就满足喽!”
有人打听道,“老苏啊,你们到底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啊?怎么全都能找到工作啊?”
苏父说道,“首先就是要有文化,人家城里招工都要初中毕业证明和高中毕业证明,没有这两样东西,人家连考试都不会让你考的,所以你们家里有孩子的,现在都赶紧让孩子读书,争取让孩子们以后都能进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