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生心中十分为难。
平心而论,他是支持林祖辉的。
他的生意、家人、根基全在港岛,怎么会不赞成港人治港?
但此刻,他是左派阵营的一面旗帜。
倘若连他也公开转变立场,本已处境微妙的左派,必将更加艰难。
等等!
他猛然意识到,林祖辉这套说法,恐怕不止会动摇左派的人心!
如今港岛中立阵营本就庞大,许多筹备移民的都在观望。
甚至右派阵营里的人,当真就那么死心塌地效忠英女王吗?
如果存在“第三条路”,是否反而更容易吸引这些中立和右派的力量?
想到这里,霍生眼前豁然开朗,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阿辉,自从确定九七回归,怡和迁册,带动一批洋行撤资,让港岛很多人都有了移民的念头。”
“有些人走得急,剩下的也多持观望态度,随时准备抽身。”
“你提出的‘港人治港’,是不是正能拉拢这批人?让他们改变主意,留下来共同建设港岛?”
林祖辉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畅快的笑容。
“呵呵呵~”
他轻笑出声,“看来还是霍生您了解我,比很多人强太多了。”
“您要是从政,肯定比您提到的那几位负责人更合适。”
霍生笑着摆了摆手,他可不敢自认比那些政客高明,无非是立场不同,考量自然各异。
“呵呵,这我可不敢当。”
“你不是刚说过,政治就是为国家、为派系争取利益吗?”
“我的家人、产业、朋友都在港岛,心里装着这座城市,自然会为它寻找更好的出路。”
“而那些同志们,心里装着的是国家、民族,是十万万华夏同胞,一时没注意到你的深层用意,也属正常。”
林祖辉对空泛的政治讨论毫无兴趣。
权利只对它的来源负责。
那么,这权利究竟是源于人民,还是源于派系、上层,或是别的什么?
“霍生,我不想聊这个。”
他直接打断了这个话题,“我不关心政治,在节目上说那些,只是因为我意识到了危险。”
“您可以逐渐退出商界前线,但我还不想退,也不能退。”
“我有很多宏伟的计划要推动。再不明确划清界限,我会被彻底打成左派。”
“您总不能让我顶着一个左派的身份,去推动那些需要广泛合作的大计划吧?”
霍生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他自己这几年为何在港岛的商业活动大幅减少?
难道是他不想吗?
不,只因他是左派领袖,处处受到无形的打压!
港府拍卖土地,即便他出价最高,也会被莫名宣布流拍。
即便是与英资企业合作开发地产,也会遭遇断水断电,最终被迫出让份额。
如今左派处境为何如此艰难?
根源就在于此!
“不用多说了!”
霍生大手一挥,“阿辉,我相信你是爱国的,否则当初也不会拉着我一起投资实业。”
“你要保持中立,我可以帮你。”
“不过,墙头草……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真到了你死我活、必须站队的时候,最先倒下的往往就是墙头草。你还是要小心。”
林祖辉嘴角微扬,扯出一个从容的弧度。
他并不惧怕。
这个世界,只有永恒的利益,何来永恒的敌人?
“放心吧,霍生。”
“我这个人不贪。如果我能向双方证明我的独特价值,能为他们带去巨大的、无法替代的利益呢?”
“就算天塌下来,双方恐怕都得想方设法来保护我。”
“这样,我怎么会活不下去?”
霍生顿时来了兴趣。给双方都带去利益?
“你要和英资合作?就像永辉集团引入和黄做战略股东那样?”
“这点利益,价值不大。”
“别说几十亿,就算几百亿,在更高层面看来,也算不得什么。”
林祖辉略一思忖,决定向霍生交个底。
反正过几天也要找他详谈,趁此机会透个风也好。
“当然不是这个。零售、环保,只是我立足商界的支点和现金流,并非我生意的核心。”
见霍生面露疑惑,他简略地将自己的影视文化战略和盘托出。
“具体您可以再看看我的访谈录像。”
“我的目标,是将港岛打造成整个黄种人世界的文娱圣地。”
“一旦成功,未来将是一个产值高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巨型产业集群。”
“港岛地少人多,又缺乏任何自然资源。”
“这座城市注定要走服务型经济的路子——金融、旅游、科技、文化,才是能蓬勃发展的行业。”
霍生越听,眼睛瞪得越大。
怪不得林祖辉口气如此之大,将百亿港币资产的企业都只视为“支点”。
东方好莱坞?文化旅游圣地?
这年轻人,真是敢想!
他也瞬间明白了,为何那几个驻港机构的负责人语气生硬,却都没有明确放弃他的意思。
这个人太有才华,太有想法了!
但凡有一丝可能,都要先想办法把他拉回来!
他立刻想通了林祖辉所说的“再不表明立场就来不及了”的深层含义。
倘若林祖辉一直被牢牢钉在左派阵营的标签上,这个宏大的计划绝无可能做成。
他真的做成了,必将获得无与伦比的声望与影响力。
届时,恐怕不必再等十年,他振臂一呼,就能让港岛风云变色。
那么,双方的利益又如何绑定?
仅仅因为城市发展带来的间接好处吗?这种间接收益,约束力实在太弱了。
“阿辉,你的计划非常大胆,对城市发展也确有巨大好处。”
“但是,你具体准备如何分享利益?如何将大家绑上你的战车?”
刚才霍生一直在吞云吐雾,弄得林祖辉鼻子不太舒服。
他此时站起身,走到窗边,一把推开了窗户。
新鲜空气涌入,带着海港特有的咸腥。
听到霍生询问,他没有坐回去,而是倚在窗边,眺望着远处的海景。
透过海峡,繁忙的葵涌货柜码头尽收眼底,无数集装箱货轮正在紧张地进行装卸作业。
一个大英的殖民地,一个亚洲的贸易中心。
其核心的货运码头产业,怎么可能让一个老板是华人的企业近乎垄断一半货运码头?
“向李首富学习咯。”
林祖辉的声音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
“长实、和黄,有多少股份真正在他自己名下?”
“一群欧美资本,既害怕再来一次‘收归国有’,又舍不得放弃对岸市场的长期利润。”
“那就签代持协议,或者引入复杂的国际基金结构来持有股份。”
“让李首富做他们在前台的代理人,套上一层‘港商’的皮,再拼命吹捧他是所谓的‘华人之光’,‘李超人’。”
霍生也站起身,走到窗边,与林祖辉并肩而立,目光同样投向那片繁忙的码头。
“这些手段就不必细说了,我比你更清楚。”
“华人之光?他也配?”
霍生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屑。
“还是说说你的具体方案,你打算怎么做?”
林祖辉的方案其实很清晰。
他也可以做那个“白手套”,但当他成为多方共同的选择时,他就不再是任何人的提线木偶。
“在开曼群岛注册一支投资基金。”
“由我来实际控制这支基金,然后在港岛拿地,投资一个超大型的综合文旅项目。”
“囊括主题乐园、餐饮、影视基地、豪华酒店、高端地产开发。”
“所有人都可以来投资。我这人不贪,给我留10%的股份就行。”
“如果想来分蛋糕的人太多,我只要5%也能接受。”
他转过头,看向一脸惊讶的霍生,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野心与真诚的笑容。
“霍生,怎么样,您有没有兴趣……投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