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安一席话,底下顿时骚动起来。
有些胆子大的,见娟娘并未说什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做女工,有工钱......”
“不会被苛待,还可以赎身......”
“这样好的条件,姑娘真是大好人。”连娟娘忍不住感叹。
这样的条件开出来,哪里还用得着特意来买人。站在大街上喊一嗓子,多的是大姑娘小媳妇儿抢着去。
等底下的声音稍小些,林岁安才道。
“拿着你们手中的针线,给你们五个数,五个数内,能将线顺利穿过去的,我便将其买回去。”
林岁安话音刚落,底下握着针线的姑娘们便屏住了呼吸。
“一。”
收到林岁安的示意,兜儿朗声开口。
“二。”
“三。”
“我好了!我好了!”
兜儿刚数到三,便听有人喊道说好了。
听见有人不足三个数便将线穿进了绣花针,旁人心中便急了几分。
“四。”
“五。”
随着最后一个数落下,林岁安才道:“这会儿穿上的便不算了,没穿上的,请站到旁边去吧。”
见这么好的差事就要落空,以后还不知道会被卖到哪家,有两个姑娘不甘心,想要说些什么。
却被娟娘一个凌厉的眼神吓得不敢上前。
六七个没将线穿过去的姑娘,满脸遗憾地站到了旁边去。
其余将线顺利穿过绣花针的,欢喜地站成一排,等着兜儿的查看。
兜儿一一看过,见这些人确实都将线穿过了绣花针,才对林岁安回道。
“大姑娘,她们都完成了。”
林岁安点点头。
别小瞧穿针引线,这虽只是最寻常不过的事儿,却最不能心急忙乱。
林岁安叫兜儿数数,便是要给这些姑娘压力。
一旦她们因为压力心急,手抖了,或是眼神不好的,想在五个数中将线穿过绣花针也不容易。
“娟娘,剩下的这些姑娘,我都要了。另外再挑个两个粗使婆子,会些灶上功夫的最好。”
“哎,好。”娟娘忙笑着应了。
林岁安将人选好,又付了银钱,将众人的身契都拿到手中,才见张成业才忧心忡忡地走了过来。
瞧见林岁安身后跟着的十几个人,不由得有些惊讶。
“安姐儿,你不是只弄个小作坊么?怎么买了这么多人?”
“舅舅,那两个婆子是给她们洗衣裳做饭食的,只有这些小姑娘才是在我作坊里做工的,十来个人不是小作坊是什么?”林岁安颇为认真地看着张成业。
“你这孩子,是不是没有同舅舅说实话。”
张成业忽地转头看着林岁安,终于察觉出不对来。
林岁安自说起要办作坊开始,便有意无意叫他们认为,她只是闲得无聊,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儿来打发时间。
大家皆以为她是小打小闹,便由着她去。
即便是张慧娘拿出巨款给林岁安买宅子,也是想着那宅子可以留给姑娘做嫁妆。
如今瞧见她趁自己说话的功夫,便采买了十几号人,张成业才知道自己这个大外甥女或许并不是玩闹,而是认真的想要做出些成就来。
张成业带着林岁安上了马车,林岁安买的人多,牙行便派了辆牛车,载着那些姑娘跟在林岁安与张成业的马车后面儿。
“你老实与舅舅说,你是如何想的?”
兜儿坐在马车外面,车夫牵着马在街上慢慢走着,马车里就林岁安和张成业二人。
瞧见张成业认真的目光,林岁安抿了抿唇。
“舅舅也认为女子就该束缚在闺阁之中,不该抛头露面么?”
“为何男子读书经商,便被称为上进,有志向。女子做这些便是违礼失本?”
见林岁安神情严肃地问出这些问题,张成业一时间有些答不上来。
他从未考虑过这些,只知道世间皆是男子读书科举,经商赚钱。
但凡女子在读书或是经商一道上出头,皆会受人非议。
即便现在有许多铺子里也有女掌柜,但那也是嫁为商人妇后,依靠夫家才做起营生买卖。
他也不是不同意安儿去做那些事儿,只是担心一个姑娘家,以后受世人议论,届时,又该当如何?
见张成业不答,林岁安继续道。
“这本就是世间男子对女子的规束,男子怕女子读书、经商胜过他们,怕自己在家中、商界、朝堂的话语权被女子替代,才苦心孤诣编造出那些训诫女子的谎言。”
张成业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大外甥女,一时间觉得有些陌生。
是这样么?
对啊,这世道为何就不准女孩儿读书科举,见不得妇人经商赚钱呢?
张成业找不到理由和借口反驳。
说那些三从四德,内外有别,贞洁至上么?
那同为人,男子为何不遵守?
说相夫教子、孝亲敬长么?
难道女子读书经商便不能相夫教子,孝亲敬长了么?
“舅舅,若表妹在经商一道上的天赋远胜表弟,能叫你呕心沥血挣来的家业更上一层楼。而若将家业交到表弟手中,只能维持原样,或是将家业三五年便败光。舅舅,你会讲将你的家业交给谁?”
林岁安见张成业陷入纠结,难以自洽,又乘胜追击,问出儿女继承的问题。
张成业心中自是偏向儿子的,但若真如安儿所说,儿子不争气,那将家业给了他不就相当于喂了狗?
不成不成......
马车摇摇晃晃,林岁安掀起帘子看了眼外面热闹的街市。
她少出门,今日街上的乞儿好似比往日要更多些。
有些人的脸上也多了许多愁容。
“让开,所有人让开,六百里加急,拦路者死。”
一声惊呼响起,打破了街市上的繁华。
车夫赶紧将马车往旁边牵了牵,将路让了出来。
一匹战马带着一名裹着黄土身背黄旗的驿卒呼啸着从长街上疾驰而过。
来不及避让的路人皆被惊得掀翻在地。
那些步履缓慢,拉着菜蔬粮食的老者更是将东西撒得到处都是。
只是谁也不敢有怨言,朝中六百里、八百里加急,皆是关乎家国安危的大事儿,即便是将拦路者杀了,那也是顺手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