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安握着匕首上前,牵起老夫人身上金丝银线绣成的牡丹花纹褙子,一剑下去,割下一块儿布来。
林岁安将布使劲揉皱,撕成不规则的样子,又将马车里的帘子、金钩砍乱,将老夫人衣裳上的布条丢进马车里。
然后牵着缰绳,将两匹马拉出灌木丛。
随手砍了根灌木枝条,用力打在了受了伤的马身上。
“驾。”林岁安吆喝一声,马儿吃痛,又收到指令,便狂奔起来。
林岁安又将刚刚被马车压倒的灌木扶起来,尽量掩盖刚刚马车在这灌木丛停留的痕迹。
见状,老夫人和陶妈妈也都动手扶起那些灌木,掩盖住车辙印子。
三人三两下将这里收拾妥当,再抬眼时,便瞧见马车跑出去很远,冲出官道,然后,直直栽下山崖。
轰隆一声,伴随着马儿的悲鸣,车架一同跌了下去。
一块绣着金线的布料飘起,挂在崖下的断树枝上。
“老夫人,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进林子。”
林岁安扶着老夫人往林子里走去。
边往里走,林岁安心中仍旧有些忐忑,“老夫人,会有人来救我们么?”
侯府来避暑山庄时,算是做了万全准备。
刚刚虽然将求救的烟花放了出去,但是会不会有人来救她们,林岁安不知道。
“会,这里离着避暑行宫不远,我们跑的这条路正好是去行宫的路。先藏好,一定会有人来。”
老夫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些流窜的兵匪好似知道我们回京都的时间,在此处设伏等着。”陶妈妈喘着气,扶着老夫人艰难的走着。
一路走,林岁安便用手上的树枝将她们路过时踩平的草扫一下,抹去人为踩踏的痕迹。又顺手用匕首在路过的树干上划一下,做下记号免得迷路。
林岁安扶着老夫人,陶妈妈比老夫人还大两岁,两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平日里盖住脚背的裙裾和绵软舒适的绣鞋走在这灌木丛生的树林里着实困难。
林岁安现在没心思想这些,她只担心身后的追兵追上来。
“老夫人,陶嬷嬷,咱们得快些。”
刚刚处理马车和地上的痕迹已经耽搁了些时候,若不快点儿,她们两个老人,和她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被追上可就完了。
三人埋头走着,慢慢进入了林子较深处。
林岁安寻了个隐蔽的低洼将老夫人和陶妈妈安顿好,又往高处走了一截儿,想看看能不能看到树林外面。
不知,那些追兵到了何处......
那些追兵顺着车辙印子,一路跑着过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最后在崖边瞧见马车散落的帷幔和金钩,在崖下的断枝上还挂着一截儿衣料。
“王妃,王妃,您瞧瞧。”一个兵匪指着断枝上的衣料。
那衣料真好看,在阳光下还隐隐闪着光。
林滢小心地站在悬崖边上,往下瞧了瞧。见崖下乱石上躺着一辆摔碎的马车和两匹血肉模糊的马尸。
“哈。”林滢忍不住轻笑一声,随即又大笑起来。
堂堂平宁侯府老夫人,整个林氏一族捧着供着的老夫人,现在跌下山崖,粉身碎骨。
“哈哈哈哈......死老太婆,你也有今日,哈哈哈......”
林滢叉着腰,疯疯癫癫地笑了半晌。
周围兵匪皆目光讪讪地看着她。
他们不过是宣王偷偷豢养的府兵,哪里知道宣王会带着他们造反啊。
那夜,他们被宣王安排去皇帝住的避暑行宫放火,谁知,火折子刚吹燃,还没来得及点火,一场雨下来便把火折子浇灭了。
宣王造反,这是连老天爷也不同意啊。
拿火折子的士兵吓得手一抖,火折子便掉在了地上。
这时,避暑行宫内涌出许多禁军,不过几个时辰,便将宣王以及宣王带的兵全部拿下。
他们也被禁军追杀,最后躲到山林里,侥幸逃过一劫。
与他们一同逃出来的,还有这个自称是宣王妃的女人。
这个宣王妃有宣王的金印,还说能带着他们光明正大地活下去。
他们现在被扣上了造反的名头,身上没有公凭,便不能光明正大生活在人前,只能在山里东躲西藏。
谁不想光明正大地活着?
所以他们便跟着这个自称是宣王妃的女人,帮她做事。
只是现在见她笑得如此癫狂,众人心中都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婆娘,怕不是个疯子吧?
等林滢笑够了,才命几个兵士下崖去看看。
林岁安在林子里远远看着这一切,见有人在寻下崖的路,心中不由得一紧,手心儿也冒出汗来。
刚刚大夫人沈明珠带着赵宝娥跑时,有十几个兵匪追了上去。
大夫人的马车完好无损,且有护卫跟着,那些兵匪不一定追得上。即便追上了,也不一定能打得过那些大鱼大肉养出来的护卫。
这里林滢又带了二十几个兵匪追出来,二夫人赵惊华那里余下的兵匪不多,护卫却是最多的,想来已经安全了。
眼见着有两个兵匪寻了缓坡慢慢往崖下去,林岁安知道此地不宜久留。
不如从林子里折返回二夫人处......
不,若是返回二夫人处虽算是出其不意,但林滢若是发现马车里没有尸体,会不会也折返回去?
且刚刚这么乱,她们的马车跑偏了,也不知二夫人等人还有没有在原地等着。
林岁安抬眼望了眼远处的避暑行宫。
或是,顺着官道,从林子里往避暑行宫去?
若是往避暑行宫走,避暑行宫中的人收到求救信号定然派人前来。林滢只带着二十几个兵匪,想来也不敢靠避暑行宫太近......
思及此,林岁安立即滑下高坡,顾不得掌心被粗糙的砂砾和杂草划烂,夏日轻薄的裙摆被磨碎,匆匆便往老夫人和陶妈妈藏身的地方跑去。
林岁安将刚刚看到的和自己的打算说了,见老夫人点点头,林岁安便扶着老夫人往避暑行宫去。
即便两位老人走得慢,等那些人下崖查看后,想必她们也已经走出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