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死亡般的冰冷,瞬间攫住了林秀的每一个感知单元。安全单元猩红的锁定光束如同实质的压迫,将她连同维生舱牢牢钉在原地。高速逼近的机械足音在空旷的制造单元内回荡,如同敲响丧钟一样。
陷阱!毫无疑问! 那枚传感晶片被做了手脚!那个能量标记是一个引爆点! 是那个警告者?用这种方式逼她现身或灭口?还是系统更深层的、测试她忠诚度的残酷阴谋?或者是深渊那无形的手,通过这种诡异的方式清除威胁?
万千念头在电光火石间闪过,但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思考!
不能束手就擒!阿娣还在等着她!
几乎在被锁定的同一瞬间,她的意识以燃烧般的速度运转起来。
硬抗?绝无可能。安全单元的火力足以瞬间将她连同维生舱蒸发。 解释?系统只认数据,那异常能量标记是铁证! 唯一的生路,在于那瞬间出现的、一次性的能量标记本身!
她的感知在那百分之一秒内疯狂回溯分析刚才那短暂的异常共振波形——它微弱、奇特,并非前哨站常规体系的能量签名,甚至与纯粹的深渊能量也有细微差别,更像是一种……混合体?一种糅合了前哨站基础能量特性和深渊某种特定频率的、人造的标记?
就是这里!
她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试图去清除或掩盖那个标记,因为她心里很清楚,这样做无异于掩耳盗铃,反而会让人更加怀疑。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她会选择沉默或者逃避的时候,她却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她竟然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直面那个标记,仿佛它根本不存在一般。不仅如此,她还做出了一件极其大胆、近乎疯狂的事情——她竟然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个标记,仿佛在感受它的存在,又仿佛在与它对话。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她不知道这个标记意味着什么吗?
她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能量,仿佛能看到每一个微小的粒子在其中流动。她对能量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入微的程度,这种能力让她能够精确地操纵和引导能量的流动。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了那正在飞速消散的标记能量残留的“尾迹”。这是一个极其微弱的信号,但她敏锐的感知能力让她立刻察觉到了它的存在。
她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利用刚刚组装完成的、尚未完全校准的探测器原型核心,强行捕捉住了那正在消散的“尾迹”。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精准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操作失败。
然而,她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壮举。接着,她运用自己对能量的掌控力,将捕捉到的“尾迹”进行了极度的放大、扭曲和调整。这个过程就像是将一根细如发丝的能量线编织成了一张巨大而复杂的能量网。
最后,她猛地将这张能量网反馈注入到探测器本身的诊断端口。这一操作就像是给探测器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使得它能够以全新的方式解读和分析那残留的标记能量。
同时,她主意识向系统发出最高优先级的、充满“惊愕”与“困惑”的警报:
“警报!检测到组装材料内部存在高度异常的能量污染!污染源特征与第七维护通道裂隙生物残留高度相似!疑似具有潜伏性和触发特性!请求立即终止组装流程!请求隔离该批次材料!”
恶人先告状!不,是祸水东引!
她抢在系统做出最终裁决前,将“异常”的定义从“她的操作”猛地扭转为“材料的污染”!并将污染源直接关联到刚刚被系统认定为威胁的“裂隙生物”上!
这一切发生在毫秒之间。
高速逼近的安全单元猛地一顿,它们的处理逻辑显然收到了前后矛盾的信息:一边是高风险能量标记警报,另一边是操作单元发出的、指向材料污染的紧急报告。
系统陷入了极其短暂的沉默——对于高级人工智能而言,这短暂的延迟已足以说明问题的复杂性。
“安全单元暂停行动。进行深度频谱分析。”系统的指令终于传来,冰冷依旧,但那股必杀的意味暂缓。
无形的深度扫描再次降临,这一次重点聚焦于那枚引发问题的传感晶片,以及被林秀强行注入扭曲放大信号、此刻正不断发出异常报警的探测器核心。
林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的操作是在走钢丝。放大和扭曲标记信号可能留下人为痕迹,将问题引向“裂隙生物”是否经得起系统的深度核查?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终于,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冰冷的确认:
“分析确认。传感晶片内部检测到微量的、具有深渊活性特征的异常能量残留。该残留具备触发式反应特性。与第七通道事件存在高度关联性。警报源澄清:非单元γ-07-秀操作失误,系材料污染所致。”
安全单元的锁定光束倏地熄灭,它们冰冷的外壳转向,开始扫描工作台上剩余的材料。致命的危机骤然解除。
林秀几乎虚脱,意识深处传来一阵过载后的眩晕感。她成功了!在千钧一发之际,凭借对能量的精准理解和近乎赌博的急智,将自己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单元γ-07-秀,你的警觉性避免了潜在风险。”系统甚至给予了一句罕见的、程序化的“认可”,“此批次材料将进行追溯和隔离。你的任务变更为:使用备用材料完成探测器原型组装。任务时限延长一标准时。”
“明白。”林秀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仿佛刚才经历的生死一线只是任务中的一个普通插曲。
她不敢有丝毫放松,立刻操控机械臂,将那块被标记的晶片当作最高危险品小心移除、封存,然后领取备用材料,重新开始组装。
她的动作依旧精准高效,但内心却波涛汹涌。
那个标记……绝非偶然。 它精准地预判了她会领取并使用这批材料,预判了她会在这个特定时刻激活晶片。 这暗示着,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存在,不仅了解系统的制造流程,甚至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或预测能力?
是友?用这种极端方式再次示警,提醒她深渊的侵蚀无孔不入,甚至已经渗入了制造环节? 是敌?试图借此除掉她这个潜在的、不稳定的因素?
而系统……系统如此轻易地接受了“材料污染”的解释,是真的被误导了,还是顺水推舟,借此掩盖某些更深层的问题?比如,它自身监控体系在制造环节出现的、它不愿承认的漏洞?
谜团更深,危险也更近。她不仅要在系统的规则下偷取生机,还要防备来自暗处的冷箭,以及无处不在的深渊侵蚀。
她终于用备用材料完成了探测器核心的组装和初步调试。这一次,一切正常。
“任务完成。返回指定位置。”
移动基座载着她离开装备制造单元。经过其他“单元”时,她感觉到那些模糊的“存在感”似乎有极其微妙的偏移?是她过度紧张产生的错觉,还是……刚才的骚动,也引起了某些“单元”难以察觉的、本能般的关注?
返回熟悉的封闭空间,看着屏幕上阿娣稳定的数据,林秀才感到一丝真正的安全感。
刚才的经历让她心悸,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个被捕捉和放大后的能量标记信号,虽然危险,却也是一个极其珍贵的数据样本。
她小心翼翼地调出缓存里的数据,开始深度解析这个试图陷害她的“签名”。
它的结构精巧而诡异,确实融合了前哨站的基础能量模式和深渊的某种特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难以追踪的混合体。这绝非自然形成,而是高超技术的造物。
分析着分析着,她忽然发现,这个标记信号的某个加密子模块,其算法结构,竟然与她之前从历史日志中破解的那条关于生物实验室事故的、被部分涂黑的备注信息,存在某种隐晦的相似性!
像是同一种加密风格的两种不同应用!
一个可怕的联想浮现在她脑海中。
“昙花”项目……生物实验室事故……被掩盖的真相…… 以及现在,这个出现在制造材料中的、带有某种技术痕迹的能量标记……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警告者\/陷害者,是否与当年阿娣的事故,与那个神秘的“昙花”项目,存在着某种关联?!
星穹之下,裂隙微光闪烁,照亮的不再只是希望和深渊,更映出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充满谜团和恶意的暗网。
林秀深吸一口气,将新的发现深深埋藏。
她看了一眼阿娣。孩子的意识世界刚刚泛起涟漪,而外部世界的风暴却愈发猛烈。
父亲必须更快,更聪明,才能在这漩涡中守护住那一点微光。
她将意识再次沉入能量世界,开始构思第五次能量谐波注入。这一次,她必须将 newly learned 的、关于“标记”和“陷阱”的能量特性,也考虑进去,让她的“火”,更具智慧,也更善于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