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沉,太守府的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我独自坐在案后,面前摊开着一叠叠来自各个方面的报告:
徐庶呈送的关于新政推行细则的汇总、
军营最新的操练与军纪报告、
石秀刚刚送来的玄镜台密报、
还有各处关卡送来的关于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的记录……
每一份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分量。
烛火跳跃,光影在我脸上明明灭灭,映照着我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神。
闭上眼睛,这短短一段时间内在汉中掀起的风暴仿佛又在眼前重演:
校场上士兵们狂热的呐喊、
正堂上士族们惊怒交加的面孔、
阎圃府邸中暗藏的杀机、
市集上百姓们将信将疑的眼神、
还有第一批拿到田契的士兵那混杂着泪水与狂喜的激动……
新政的推行,无疑是成功的。
军功授田制的推行,如同一剂强心针,初步稳固了我在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根基——军队。
虽然内部依然存在杂音和隐患,但大势已定,
绝大多数底层士兵已经将自身的命运与我的新政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他们的忠诚度和战斗意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凝聚。
“唯才是举”的旗帜,虽然在汉中本地遭遇了最顽固的抵抗,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已经悄然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正如石秀所言,那星星点点的微光,终有一日会汇聚成燎原之火,为我吸引来真正需要的人才。
经济上,五铢钱的强制推行和官府对粮价的调控,顶住了士族的第一波冲击。
虽然离真正的稳定和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避免了最坏的情况
——经济的全面崩溃。
这为我后续更深层次的改革,争取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然而,成功的背后,是更加汹涌的暗流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我拿起徐庶关于政务推行的报告,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
新政的框架虽然已经搭建起来,但真正要将各项措施落实到汉中广袤的乡野,其难度远超预期。
合格的、忠于新政的基层官吏极度匮乏。
许多政令到了下面,要么被阳奉阴违,要么因执行者能力不足而走了样。
新设立的各曹司虽然有了雏形,但人手短缺、经验不足,面对千头万绪的庶务,显得捉襟见肘。
这绝非徐庶一人之力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
再看石秀送来的玄镜台密报,更是让人警醒。
汉中本地的士族,在经历了初期的慌乱和试探性的反抗失败后,迅速调整了策略。
他们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正面冲突,而是将抵抗转入了地下。
密报显示,阎圃等人暗中联络更加紧密,
不仅在内部煽风点火、制造谣言,试图离间民心,
更开始采取更隐蔽、更具破坏性的手段。
例如,暗中囤积居奇,阻碍新币流通;
利用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破坏官府丈量土地、登记户籍的工作;
甚至可能在策划更阴险的破坏活动,比如破坏水利设施、在军队中安插眼线制造事端等等。
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比那些跳到明面上的对手更加危险。
他们熟悉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拥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稍有不慎,就可能给我带来巨大的麻烦。
更让我警惕的是,密报中提到了阎圃等人与外界联系的蛛丝马迹。
虽然暂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已经与张鲁残部或益州刘璋方面勾结成功,但这种趋势已经出现。
一旦内外勾结,汉中的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
还有来自北方的压力。
曹操虽然暂时给了我一个“汉中太守”的名分,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一旦他腾出手来,或者认为我这颗棋子已经失去利用价值,
甚至可能成为威胁时,来自邺城的压力甚至直接的军事干预,都可能随时到来。
玄镜台在关中和中原地区的探子,已经传回了一些关于曹操内部对汉中局势讨论的零星情报,
虽然模糊,但足以让我保持高度警惕。
西面的刘备,虽然目前正忙于攻略益州,但以诸葛亮的智慧,绝不会忽视汉中这个战略要地的易主。
我这个“不告而别”、“另起炉灶”的前盟友,恐怕早已进入了他的观察名单。
一旦我在汉中站稳脚跟,甚至表现出威胁益州侧翼的潜力时,来自成都的“关切”也绝不会少。
内有士族顽抗,外有强邻环伺,政务千头万绪,人才嗷嗷待哺……
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眼前的局面,看似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实际上,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而已。
革故鼎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想要在这片被旧势力、旧观念统治了数百年的土地上,真正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心中蓝图的新秩序,
其难度之大,挑战之多,远超常人想象。
我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滴水不漏的谋划。
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既要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又要时刻防范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明枪暗箭。
既要展现雷霆手段,又要施以怀柔,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道阻且长啊……
我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冰冷的夜风夹杂着山野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窗外,是沉沉的夜色,远山如墨,星光黯淡。
但这黑暗,并不能让我感到畏惧。
相反,它让我更加看清了前方的道路,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这汉中,便是我撬动整个天下的第一个支点。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我都必须在这里站稳脚跟,将我的意志贯彻到底!
只有在这里成功,我才能真正拥有与群雄逐鹿的资本,
才能去实现那个更加宏伟的目标,
才能……去接回那些我牵挂的人。
想到这里,我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和坚定。
暗流汹涌又如何?道阻且长又何妨?
我陆昭,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星火燎原,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