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夫人满脸笑容地拉着杨复胜,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并亲切地说道:“你我本就是母子,何必如此拘谨呢?”
杨复胜见大夫人如此和蔼可亲,心中的紧张感稍稍缓解了一些。他顺从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礼貌地回应道:“母亲,谢谢您的关心。”
大夫人见状,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伸出手轻轻搭在杨复胜的肩膀上,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胜儿呀!你如今也到了适婚的年纪,也该成家立业了吧!”
杨复胜闻言,心中不禁犯起嘀咕来。他暗自思忖着,大夫人这是打算给他介绍媳妇呢,还是有其他什么事情要交代呢?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大夫人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笑着解释道:“胜儿啊,你别想太多。
咱们家在南方有一个庄子,已经荒废多年了。我寻思着,让你去那里管理一下,也算是锻炼锻炼你的能力。”
她顿了顿,端起茶盏抿了口,眼里藏着算计,语气却愈发随意:“我已让人备好了马车和盘缠,三日后便动身吧。江南的春天最是养人,你去时正好赶上桃花汛,若是得空,顺路先去秦淮河畔瞧一瞧画舫,听听小曲儿,也算没白去一趟。”
杨复胜听后,心中的疑惑并未完全消除,但他还是恭敬地拱手说道:“一切都听母亲的安排。”
他垂着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暗纹。他习武多年,对周遭的气息格外敏感,大夫人话语里的热络,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冰,看着暖,实则透着股说不出的疏离。
可他终究是庶出,在这位主母面前,唯有低头听训的份。
大夫人见杨复胜如此听话,便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这庄子虽然有些年头没打理了,但只要你用心经营,过两年还是能有不错的收成的。而且,你去了南方,也可以顺便到江南一带游玩一番,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杨复胜虽然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但既然大夫人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好再推辞,于是便点头应道:“好的,母亲,我明白了。”
见对方同意大夫人轻轻点头“你性子稳重,办事我最放心。”大夫人放下茶盏,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亲昵,“等你把庄子理顺了,回来我让账房给你多拨些银钱,也算你自己挣下的家业。”
这件事情实际上隐藏着大夫人的私心,杨复胜武艺高强,其能力甚至超过了她亲生的几个孩子。
这让大夫人心中产生了一丝担忧,她害怕自己的夫君会因此更加偏爱这个庶子。
尤其是前段时间,她的丈夫竟然有了给杨复胜安排官职的念头,这无疑加剧了大夫人的忧虑。
前几日老爷在书房说,想托关系给杨复胜在军中谋个职位,当时她端着参汤进去,吓得手心里全是冷汗。
毕竟她生下来的几位嫡子现在还都是白身呢!
她深知,一旦杨复胜得到官职,他的地位很可能会迅速上升,从而威胁到自己和亲生子女的地位。
虽然这位大夫人并非心狠手辣之人,但她也绝对不允许杨复胜得势后,他的生母会凌驾于自己之上。
尽管她对丈夫的其他妾室还算仁慈,但在权力和地位的问题上,她绝不肯让步。
毕竟有不少妾室得势后反过来欺凌正妻的例子,这种情况虽然不会太过明显,但也足以让大夫人心生警惕。
当然因为如果妾室的行为过于嚣张,她们的丈夫很可能会受到弹劾,被指责为宠妾灭妻。
所以,大夫人精心策划了让杨复胜去江南看庄子的安排,目的就是要断绝他出仕的可能性,至少不能让他在自己的儿子之前获得官职。
这样一来,杨复胜就无法在官场上崭露头角,自然也难以对大夫人构成威胁。
宅斗不是为了打脸别人和苛待妾室,而是守住权利和在不经意间尽可能多拿好处。
在这方面,这位大夫人可以说是高手中的高手,她确实不害人,但是会想办法软性排挤。
让杨复胜去照料江南的庄子,听起来没毛病,但是绝对可以防止他过早得势。
对付庶出子嗣,指着鼻子骂杂种,然后搞嫡嫡道道,让自己的子女一口一个我可是嫡出,你们这些庶出的懂点规矩,这是傻子的做法。
真正有用的做法是,此子不错还需磨炼,然后分给他一大堆出力气不落好的活。
一口一个为你好然后说婚事的时候帮庶出子女找的都是自己家拖累人的远房穷亲戚,美其名曰亲上加亲,防止通过婚姻搭上其他权贵,才是从根本断绝可能性。
此时大夫人带着看似和善的微笑看着对方,那脉脉温情一副慈母的样子,她在看对方会不会提什么要求,或者临时变卦。
可杨复胜终究没说什么,只是再次拱手:“谢母亲恩典。
大夫人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方才温和的笑意渐渐敛了。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她鬓角的上投下细碎的光,她指尖轻轻点着桌面,心里盘算得明明白白。
江南离京城千里之遥,等杨复胜把庄子打理出模样,少说也得三五年。
这期间,她正好让娘家那边运作运作,先给老大捐个监生,再给老二谋个闲职,等自家儿子站稳了脚跟,这庶子就算回来,也翻不出什么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