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的手指原本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桌面,但随着他的话语逐渐严肃起来,这声音也戛然而止。他的身体微微向前倾斜,双眼紧紧地盯着李博士,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项目的每一个细节。
张华的语气中既透露出对技术突破的热切期待,又蕴含着对项目进度的谨慎审视。他深知替代材料对于打破供应链限制的重要性,因此强调进度必须进一步加快。然而,他也明白不能仅仅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和性能这一底线。
“李博士,”张华的声音略微低沉,“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对供应商施加压力,这意味着我们每多争取一天,生产端的主动权就会增加一分。所以,时间非常紧迫,但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哪怕是实验室样品,我们也要反复测试其稳定性,以确保在后续量产时不会出现问题。”
张华接着提醒李博士,在与王教授团队对接时,如果遇到任何技术卡点,一定要及时提出。他向李博士保证,公司将全力协调资源,不遗余力地解决加工工艺的难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李博士郑重点头:“您放心,我们已经把研发周期拆成了天,每天早晚各开一次进度会,确保每个环节都不脱节。质量这块,我们加派了两名检测工程师,所有样品都会经过三次独立测试,绝对不会带着隐患推进。”
待两人沟通完毕,张华的视线转向了坐在会议桌另一侧的财务总监周明。周明面前的文件夹上,“银行专项贷款沟通记录”几个字格外醒目,他手指按着文件边缘,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显然事情推进得并不顺利。
“周总监,专项贷款的事,银行那边有新消息吗?”张华的声音温和了几分,他知道这笔用于原材料储备和研发投入的贷款,对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至关重要。
周明深吸一口气,语气凝重地开口:“这几天我们几乎天天泡在银行,前前后后对接了信贷部、风险评估部还有分管行长,把能准备的材料都递上去了——不仅详细说明了咱们的技术优势,比如便携式探测设备在安防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5%,还把这次应对原材料危机的方案,包括采购部的备选供应商计划、研发部的替代材料进展,都一条一条讲给他们听,甚至带了我们最新的产品样品,让他们直观感受咱们的技术实力。”
他顿了顿,手指在文件上划到“风险评估”那一页:“银行对咱们的应对方案倒是认可,风险评估部的经理也说,在当前行业原材料波动的大环境下,咱们能提前布局备选供应链和替代材料,已经比很多同行做得好了。但问题在于,他们还要结合整个探测设备行业的竞争态势来综合判断——最近有两家小厂商因为原材料断供倒闭了,银行对这个领域的风险把控比之前更严,需要额外调取近半年的行业数据,还要评估咱们主要客户的订单稳定性。”
会议室里的空气又沉了几分,周明看着张华,继续说道:“不过也有好消息,昨天分管行长跟我通了电话,说已经把咱们的贷款申请列为‘重点关注项目’,会协调各部门压缩审批流程。之前预计要三周才能出结果,现在他们承诺,争取两周内给最终答复。我们这边也安排了专人跟进,每天和银行信贷专员对接,一旦需要补充材料,能第一时间反馈,尽量不耽误进度。”
张华听完,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银行的谨慎可以理解,你们做得很细致,后续继续保持紧密沟通,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告诉我。另外,也可以同步梳理一下其他融资渠道,比如和核心供应商谈账期延长,或者对接一下政府的科技型企业扶持基金,多做一手准备,才能更稳妥。”
周明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拓展融资渠道”几个字,会议室里的讨论声再次响起,围绕着贷款推进和风险预案,又展开了新一轮的细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