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李博士将平板连接投影仪,随着一道明亮的光线投射到屏幕上,两种材料的性能对比图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大家请看,”李博士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图表,详细解释道,“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硬度比传统原材料高出 8%,这意味着它在承受外力时更不容易变形或损坏。同时,它的重量却比传统材料轻了 12%,这对于需要长时间携带或使用的设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复合材料完全不包含我们目前所依赖的稀缺金属元素。这不仅能直接降低 40%的原材料成本,还能减少对这些稀缺资源的依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听到这里,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轻松了一些,人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这种新材料的潜力。
然而,李博士并没有让大家的兴奋持续太久,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这种材料也存在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加工工艺难度非常高。”
他在屏幕上切换到另一张图表,展示了这种材料与传统材料在熔点方面的差异。“它的熔点比传统材料低 30c,这就导致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它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切割精度也很难控制。”
李博士皱起眉头,语气严肃地说:“之前我们已经尝试制作了三个样品,但其中有两个因为表面平整度不达标而被淘汰了。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加工工艺还无法完全满足这种材料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积极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的王教授团队取得了联系。王教授及其团队在复合材料加工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实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上周五,王教授团队非常迅速地派遣了两位专家前来我们的实验室,与我们共同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这两位专家一到实验室,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仔细观察了我们的加工流程,详细询问了相关技术细节,并对样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
经过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初步确定了两个改进方向。首先,我们计划调整注塑时的温度梯度,通过分三段控制加热速率,有效避免局部过热现象的发生,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其次,我们打算引入先进的激光切割技术,以替代传统的机械切割方法,这样可以显着提高表面精度,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在确定了改进方向后,我们迅速行动起来,这两天一直在进行小批量试验。昨天得到的数据令人鼓舞,气泡率已经从之前的 67%大幅下降到了 23%!这一成果让我们对后续的优化工作充满信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各项参数,确保改进措施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预计在一周内就能确定最终的加工方案。一旦确定下来,我们会立即用三天时间进行中试生产。如果中试成功,我们就可以快速将这一方案对接给生产部门,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张华听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随即抬头看向众人:“采购部稳住供应基本盘,研发部突破技术瓶颈,两条线都在往好的方向走,但时间不等人。接下来一周,采购部要尽快完成备选供应商的签约,研发部盯紧加工方案的落地,生产部也要提前做好设备调试准备,一旦替代材料可用,立刻启动试生产。各部门要保持实时沟通,每天下午五点汇总进展,有问题随时上报。我相信,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一定能度过这次危机。”
阳光透过窗户,正好落在张华身后的“星耀科技”Logo上,折射出明亮的光芒。会议室里,众人眼神坚定,一场关乎公司未来的突围战,正在多线并行中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