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觉的启蒙老师,李世民深思熟虑之后定了褚亮。
一来,褚亮比盖文达活得久,师傅相对稳定,教育质量就比较客观。
二来,褚亮是褚遂良之父,褚遂良名义上是魏征的学生,暗地里效命长孙无忌。
褚亮做李觉的启蒙老师,拉近了长孙无忌和李觉的关系,学生褚遂良跟李觉做了师兄弟,承乾看重魏征,也是李觉多了一重保障。
皇帝的这些想法,李承乾不感兴趣,只要李觉按照现在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不长歪,将来这小子说当太子没意思,他马上退位让贤。
他现在更在乎另一个问题,经济基础与唐王朝的兴起和灭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掌握在朝廷手里,意味着朝廷进行再分配的能力很强。
从唐王朝的兴盛看井田制,毫无疑问,这种制度在封建社会的先进性是划时代的。所以,巅峰时期唐王朝的强大,军事实力是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
这种情况被打破,则是源于九五夫妇放任民间对均田制的破坏,朝廷的土地私有化,允许其在市面上流通。
小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水旱洪涝年年都有,土地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被门阀地主购买,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持有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少,进行再分配的能力越来越弱。
所以,哪怕唐宪宗短暂的收复失地,也很难维持统治。
不能持有生产资料,就不能进行实质性的统治,作为天下归一,就只是名义上的臣服,一个浪头过去,就恢复原样了。
民间的土地流通阻止不了,他也不能保证将来的子孙,会不会像九五一样放任破坏均田制。
那么,他就必须规划出一套方案,可以从豪强地主手里拿到土地,维持井田制,保护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
辗转反侧大半夜,倒是真让李承乾找到了封建王朝一条政策,可以让大族甘愿送出土地。
不过,此事提出肯定会有争议,李承乾决定先跟皇帝商议,看皇帝什么意思。
这种有些得罪人的事情,皇帝愿意办了最好,不愿意了他将来做了皇帝自己办。
早朝,李承乾突然一阵头晕目眩,晕倒在案上了。
李世民见状,赶紧命人扶着承乾下去,先喂一些糖水,承乾说过,低血糖抢救不及时,很可能在一刻钟时间内猝死。
收拾完乱局之后,回头一看大臣们的表情,李世民脑子里就三个字:天塌了!
“你们不要胡思乱想,朕绝对没有责罚太子。”
不说还好,一说大臣的目光更加耐人寻味了。
李世民失去了辩解的力气,好像是从征薛延陀开始,他为了带承乾出征,直接承认了“殴打”太子,还向大臣保证,他不动手,太子无碍。
憋着一肚子气,坚持完早朝,李世民直奔偏殿,去找今天的“罪魁祸首”,一进门直接开麦:“让你管尚书省,是为了强化你太子的权柄,不是说尚书省一定要你管,你身体不好,没有多余的力气管,为什么不说?”
一进门就吵,李承乾脑袋一懵,下意识出口:“只管一个尚书省,还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不过父亲臣管的可不止一个尚书省?”
闻言,李世民咳了两声,有些心虚,承乾管的是有点多。
“有些事情,交给匠人们去干就行了,怎么就需要你一个太子亲自动手。”
李承乾道:“完全陌生的技术,就算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要臣去指导啊!”
“今天又是为了什么晕倒?”
心慌手心出汗是低血糖典型症状,可他今天还有些视野模糊,晕倒之前天旋地转。
“低血糖,应该还有些低血压。”
李世民道:“咱们家不是高血压遗传病史吗?怎么还有低血压?别告诉我,这血压跟血糖一样,能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体,既高又低?”
“这个一般情况下不会同时出现,但高血压病人若是药物服用不当,或者患有其他疾病,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李世民扶额,整个人都无语了。
“那你知不知道,不管你嘴上认不认,心里是否真心把我当做你的父亲,你这副血肉之躯都源于我,没有我就没有你?”
李承乾点头:“生物学上是这个道理,血缘关系是一种基因遗传。”
“那你还这么浪?这么作?你是非要来个英年早逝,心里才舒服是不是?”
李承乾道:“父亲,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如何维护王朝持久兴盛的问题。回忆过往历史太过投入,有些废寝忘食,这才会在早朝晕倒的。”
“从今日之后,尚书省那些政令,我甩给你的我自己处置,你好好地养着身体,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
李承乾暗道:皇帝把自己的奏疏拿回去,那他在尚书省基本没啥事情可以干的,就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跟李象一起研究武器了,还能抽更多空闲给李觉准备启蒙读物。
“父亲,关于府兵制和井田制,臣有话……”
“闭嘴!”李世民直接抬手制止,压着火气开口:“你好好休息,我批你三日假期,休息好了慢慢儿过来跟我说。把自己饿晕了这种事情,以后不要再出现了。”
话音未落,李世民拂袖而去,出了院子忍不住跟张阿难吐槽:“阿难呀阿难,你说朕怎么就生了太子这么个不省心的东西,懒起来,挂块儿锅盔在脖子上他都能把自己饿死,勤快起来,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把自己累晕饿晕。”
张阿难想了良久,最后来了一句:“好事,至少可以看出,太子殿下是个很负责任的人,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全力以赴。”
听张阿难和稀泥,李世民一肚子的火,回头向张阿难道:“好什么好?朕给你说,要不是看他晕倒了,朕肯定踹他几脚,再抡他几巴掌,拿马鞭来抽他一顿,让他好好躺一阵子。”
过完嘴瘾,李世民转身一看,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了。
长孙无忌、魏征、李世绩、房玄龄、马周、高士廉来了,更糟的是同行的还有起居郎和起居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