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先并不清楚如果有如果会怎么样。
但他却是很清楚,要是有如果,要么是重生,要么是像自己这般穿越。
大明朝将来谁做皇帝,于他徐孝先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
如今嘉靖还正是春秋鼎盛之时,不过也才是嘉靖三十年。
距离嘉靖去世最起码还有近十五年的时间,而这十五年的时间里,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若是让他站队,那么自然是循着历史的轨迹去站队裕王。
但对于裕王自从当了皇上之后,变的好淫奢靡、纵情声色的行为来看,可能还真不如景王。
但奈何,景王没有当皇帝的命,在四十四年先嘉靖一步游了地府。
徐孝先打心眼里的看不上裕王。
这道请柬就像是一座小山似的,在徐孝先的心头沉沉的压了一个晚上。
清晨醒来,昨晚上风情妩媚的程大妖精早已经不在身边。
徐孝先直愣愣的望着房顶的顶棚。
裕王邀请他的事情再次浮现在脑海里。
早就过了视世间事物不是黑便是白,不喜欢的人便完全不搭理的时期。
这世间的一切显然并不是非黑即白,这不喜欢的人也或许……。
徐孝先眨动着眼睛,发着呆。
虚与委蛇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不做,也或者可以试着把裕王给改造成德智体美劳的五好青年?
反正他现在在西山,正让李七儿等人在训练招募的那三千人。
所以一个羊是赶两个羊是放,多一个裕王也没什么,不过就是自己得费点心思罢了。
当然,裕王不能像自己训畜生似的训练那三千人,得给他找点儿真正的事情做。
要让他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
何况他如今还不是储君,想来应该不难吧?
想到这里,徐孝先的嘴角不由露出一抹会心的笑意。
他觉得可以试试。
比如,完全可以借裕王之手试着把京城变成这个时代最为伟大的一个都城。
让大明朝的京城,成为超越前朝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绚烂之城!
当一切有了解决的办法,那么裕王府主动伸过来的橄榄枝,对于徐孝先而言也就没有了压力。
没有了压力自然也就有了起床的动力。
餐厅内其他人都已经吃完饭,只有他一个人在吃饭。
鱼鳞儿在旁月牙儿眼睛笑眯眯的,还要继续坐在地上的霍奴儿被徐孝先踹了一脚,这才抬起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多尔衮跟屁虫一样,也跟着起身走到多尔衮跟前,继续享受着霍奴儿这个新主人对他的头顶跟肚皮按摩。
中午要在明月阁赴早跟陆炳、朱希忠的酒宴,说是介绍一个人给他认识。
还说应该自己与那人想来对彼此都是仰慕已久了?
徐孝先一边吃着饭一边想着心事。
能是谁呢?
神神秘秘的。
随即又看了看霍奴儿,而后指了指旁边柜子上昨夜杨继盛留下的章程跟账簿,对霍奴儿说道:“今日没啥事儿,你就把这些送到北镇抚司交给崔元。”
“现在么?”
霍奴儿抬头问道。
“你要现在没事儿就现在。”
“嗯,那我现在就去。”
霍奴儿摇了摇多尔衮的狗头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等一下。”
徐孝先先是示意鱼鳞儿帮着把章程跟账簿包好,而后对霍奴儿说道:“还记得我跟你说的话吗?”
霍奴儿站在门口愣了愣,一旁收拾账簿的鱼鳞儿依旧是笑眯眯。
“嗯,记得。”
“是什么?”
“见人要有礼貌,要懂得该如何跟人家打招呼,即便是关系近但人家官大的,要称呼人家大人。
跟我一个校尉一样的,或者是小旗,可以视关系远近称呼人家大哥或者兄弟。
要面带微笑,嗯……逢人三分笑脸……。”
霍奴儿像是背书似的背着。
一旁收拾章程的鱼鳞儿,不知道是觉得自己大哥有趣,还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总之由一开始的吃吃笑,很快变成了捂着肚子蹲下来放声笑。
徐孝先不悦的弹了一下背对着他的鱼鳞儿的后脑勺。
鱼鳞儿吃痛啊了一声,回头瞪着那双已经笑出眼泪的小脸蛋儿,幽怨道:“徐大哥,是我大哥他不懂,你打我干什么?
难道还不许人家笑了啊。”
“笑可以,但嘲笑不行。他是你大哥,更不能嘲笑。”
徐孝先说着自己也不由笑出了声。
霍奴儿的脸瞬间黑得跟多尔衮的狗脸似的,掀起门帘就走了出去。
“我去牵马,鱼鳞儿你帮我拿出来。”
“哦,知道了。”
鱼鳞儿撅着嘴说道。
如今五人在这个小院最起码相处的还不错。
霍奴儿跟鱼鳞儿的加入,并没有像想象中那般,给徐孝先跟程兰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洪清文看意思也打算在这里继续长住下去。
加上这个丫头虽然前身是官宦人家出身,但那一次的变故显然让洪清文一下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
如今也很机灵且有分寸,尤其是在一些行为礼貌方面,比如进人家房门要先敲门等等。
就比霍奴儿做的要好了很多。
吃完饭,鱼鳞儿便开始手脚麻利的收拾起来。
徐老爷迈着四方步走出餐厅,转身便敲了敲门洪清文的房门。
如今程兰跟洪清文相处的很和谐。
正房洪清文不会主动过去,同样也使得鱼鳞儿跟霍奴儿有样学样,基本上不会踏入正房那边半步。
而这些言传身教的分寸感,自然就使得五人在不大的院落相处起来融洽了许多。
随着洪清文在里面应了一声,徐孝先这才推门走了进去。
两女坐在炕边上,面前放着一些布料、女红,身后的窗户开着,阳光与微风和煦灿烂的洒进一些在房间的角落。
“怎么样?新买的妆奁。”
程兰邀功似的对徐孝先说道。
徐孝先看了看,不过就是女子用来放一些胭脂水粉的化妆盒跟首饰盒罢了。
再加上一面光可鉴人的铜镜。
在这个时代对于女子而言,应该是她们闺房里最为喜欢的陈设了。
随意的敷衍了两句便走了出来。
院子里的柿子树与石榴树此时都已经结果,枝繁叶茂的看起来生机盎然。
栽种在正房后面的花花草草,以及一株靠墙边的梧桐树,与脚下刻意铺就的一条曲径通茅房的鹅卵石小路,在两侧齐胸的花草掩映下,看起来还真是颇有悠然自得的意境。
用程兰的话说,尤其是今年春雨绵绵时,她能站在这里发呆小半天。
总之这个四处都透着他们二人当初用心收拾的小院,两人如今不管哪里都是越发的满意了。
快要晌午时,霍奴儿已经送完东西回到了家。
不是在自己的房间撸狗,就是在马厩跟两匹马谈心。
徐孝先的坐骑叫胭脂,霍奴儿在苦苦思考了好几天后,终于下定决心给他的那匹马取名巴图鲁。
鞑靼人勇士的意思。
徐孝先在听到这个名字时,却是摇着头说不妥。
霍奴儿、鱼鳞儿以及洪清文、程兰都有些懵,多好的名字啊。
多么的有寓意啊。
鱼鳞儿替她哥问徐孝先:“那徐大哥觉得什么名字好?”
于是徐某人眼珠子一转,认真道:“巴嘎这个名字好,意思是……聪明,所以我觉得这名字好。”
霍奴儿是个实心棒槌,巴图鲁跟巴嘎两个名字分别在嘴里念了念,而后一脸兴奋的欣然接受了。
“嗯,巴嘎,听起来就很聪明的样子,那以后我的勇士就叫巴嘎了。”
徐孝先嘴角忍不住扯了扯,程兰瞬间察觉到了这家伙没安好心。
好心提醒着霍奴儿:“你想好了,我总觉得你徐大哥没安好心。”
“怎么会呢?而且巴嘎跟巴图鲁听起来就是差不多的意思。
所以一定是聪明的意思。”
霍奴儿这个大儒替徐孝先辨经道。
程兰无奈的翻了翻白眼,还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霍奴儿帮着徐孝先套好了马鞍缰绳,徐孝先便迎着初夏的热风前往明月阁。
明玉楼前两日已经去过两次,与王世贞等人的应酬。
而且不出所料,过两日徐孝先还会多一个新的应酬的地方。
那便是闽浙会馆。
如今梁烟带着梁鸿正在谈,徐孝先相信拿下应该问题不大。
所有的一切都在稳步推行中。
而一切只要等水泥在这两日从西山抬出来后,徐孝先觉得自己在嘉靖面前,总算是可以有一些底气了。
明月阁前,一如往常那般热闹,京城权贵的马车、轿子,不能说是把这里堵得水泄不通,但车来车往的热闹景象,还是让人心生愉悦。
道路两旁的商贩,仿佛叫卖的声音都要比其他地方响亮许多。
斜对面不远处的锦和胭脂铺,徐孝先骑在马背上远远观望了一番,人来人往的,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还真像是一个正常不过的胭脂铺子。
已经算是明月阁的老主顾,翻身下马自是不用招呼,明月阁的伙计都知道该如何招呼徐孝先跟胭脂。
钱令仪已然在门口等候着徐孝先,在徐孝先还未下马时,就已经是满面笑容的迎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