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以北的山谷中,5000口行军锅同时沸腾——炊事班长王大铁用缴获的美军工兵锹当炒勺,猛敲空油桶呐喊:
“东北炖鹅肝出锅!管够!酸菜蜗牛汤随便舀!红酒炖牛肉用缴获的钢盔装!”
并且旁边的餐桌上,摆放了一大堆烘焙好的马卡龙。
法国马卡龙(macaron)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的法式甜点,16世纪由佛罗伦萨公主凯瑟琳·德·美第奇嫁入法国时传入,后经法国厨师改良发展成夹心甜点。
其典型特征为杏仁饼外皮酥脆、内馅湿润绵密,常见口味包括原味、巧克力、柠檬等,外观常以缤纷色彩呈现。
除了第二兵团的部队,另外15军和83军的士兵都在这附近休整。
曾军长舀起一勺红酒牛肉惊叹:
“老子在滇军时都没吃过这么洋气的玩意!这趟朝鲜来得值!”
新兵小刘偷舔马卡龙糖霜,被班长逮个正着:
“急啥!吃完给你对象带一盒——就说是在巴黎买的!”
小刘小脸一红,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呢。”
……
前沿阵地司令部内,
姜老爷子带着丁伟约见另外两个司令员,小丁同志向郑大龙和苏玉两人敬礼。
姜老爷子指尖敲击汉江防线沙盘:
“郑总、苏玉,说说你们在西线扛了50天的滋味。”
郑大龙豁然起身,军大衣下摆带起一阵寒风:
“后勤是掐着脖子的手!”
“我的兵靠方便面和露水顶了18个昼夜,打得非常辛苦——不是战士不勇,是胃袋比炮弹先打空!”
苏玉沉稳补充:
“幸而姜总提前在乌山、平泽设地下粮站——用日军遗留矿洞存粮,每站囤300吨物资+几百万发子弹。”
“最险时美军坦克距粮站仅3公里,
虽然有朝鲜人民的协助,但美军飞机的轰炸可不认人,数次摧毁我们的补给线。
我们的护卫队扮成难民拾柴,用牛车暗运弹药……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郑大龙突然一拳砸向沙盘三八线:
“放弃汉城是天棋!”
“战线每拉长10公里,我们的补给时间就多24小时——现在收缩到临津江,美军的磁性战术就像拳头砸棉花!”
小丁同志赞许的发表自己的感慨,
“老美有三怕:怕夜、怕近、怕断节!”
“我的东线反击战证明:
只要贴近到300米内,他们的飞机大炮就成摆设——但前提是弹药得撑满7天!”
苏玉眼睛一亮:“这正是关键!规模越小,我军优势越明显!”
“班组有五六家族火力碾压,排级有107火箭炮拆解突击组——这些‘游击神器’在营级战斗中能打出1:20战损比!”
他展开横城战报:
“这次吃掉的韩军第8师,就是被我们切成5个营级饺子逐个吞掉的!”
好似灵光一闪,这些最顶级的将帅们,就快找到破解的方法了。
嘿嘿嘿…看来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苗头了。
抱歉,就让我姜某人去当一回文抄公吧!
“既然大家都有想法,那我就先来个抛砖引玉,提提我的意见!”
志愿军司令部内烟雾缭绕,姜老爷子指尖敲着布满弹孔的地图,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指挥员:
“美国人想用火力碾压我们,用磁性战术拖垮我们。
我们就用‘零敲牛皮糖’ 回敬他们!”
他抓起桌上的搪瓷杯,重重砸在沙盘边缘:
“从今天起,全线转入阵地防御战。让美国人攻过来!
我们要把每一座山都变成啃不动的硬骨头,把每个阵地都变成消耗敌人的磨盘。”
这战术自然是抄的那一位。
“零敲牛皮糖”这个生动的比喻意指像用锤子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下坚硬的牛皮糖一样,一小股一小股地歼灭敌人,积小胜为大胜。
志愿军因而从大规模运动战转向阵地防御战,迫使美军来攻,从而扬长避短。
身为穿越者,直接照着历史作业本抄就是。
在第四次战役之后,
我军转入了阵地战,志愿军开始大规模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
这些坑道工事深入地下,能有效抵御美军猛烈的炮火和空中轰炸,极大地减少了伤亡,并成功遏制了美军机械化部队的突击优势。
到1952年,志愿军构筑的坑道总长已达数千公里,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下长城”。
有了姜老爷子的抛砖引玉,其他名将们都是踊跃发言!
苏玉在军事会议上铺开作战草图:
“我们不能一味死守。要像毒蛇吐信一样,突然出击又迅速撤回!”
他提出的“短促突击”战术要求:
每个突击小组不超过20人,携带轻机枪、手榴弹和爆破筒或107火箭弹,在敌军进攻间隙突然发起反击。
“攻击时间控制在7分钟内!”
苏玉敲着桌子强调,
“3分钟突进,2分钟歼敌,2分钟撤回。要让敌人的炮火反应不过来!”
郑大龙则提出弹性防御概念:
“前沿阵地只部署观察哨,主力隐蔽在反斜面。
等敌军攻上山头,立即用迫击炮覆盖——让他们刚站稳就被炸下去!”
他还在提出:
可以在阵地前铺设大量假地雷区,插上中英文警告牌:“雷区危险!”
等美军工兵耗费大量时间排雷后,却发现八成都是假雷。
反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灵活操作,就要想办法把敌人的工兵给逼疯。
丁伟的方案更显狡黠:
“每个阵地部署三批部队:
一批作战,一批休整,一批预备。像车轮一样循环作战,让敌人永远面对生力军!”
他特别要求:
“连排级指挥员拥有自主开火权——谁最先发现战机,谁就率先打击!
我们要让每个山头都变成独立的战争机器。”
要不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众人各种新奇的想法抑制不住,姜老爷子抬手说道,
“慢慢试,慢慢来,所有的办法都试一遍,总能对症下药!
咱们这老中医,就得多想想法子,治治这些外国病人。”
老爷子一句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姜老爷子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那就让美国人见识一下什么叫‘东方磨盘’。
他们砸过来的钢铁越多,自己就被磨得越碎!”
这些指挥员们心中都下了决定,会议上讨论的事情,一定要下去实践一番。
会议结束后,郑大龙郑副司令亲自到一线战场勘察,亲自布置坑道战术,
督促第十四军和第二十四军的战士,布置防御纵深。
郑大龙率先在阵地上推行坑道作业。
他的部队用铁锹、镐头,甚至刺刀和饭勺,开始在山体中挖掘纵横交错的地下工事。
“挖深一点!再深一点!”郑大龙在炮火声中巡视工地,
“每个坑道必须能承受千磅炸弹直接命中,要像地下迷宫一样让敌人找不到北!”
战士们发明了“马蹄形坑道”——入口与出口呈马蹄状分布,即使一处被炸塌,仍能从另一处转移。
他们用美军丢弃的坦克钢板加固顶部,用缴获的沙袋构筑防爆墙,甚至巧妙地将泄洪沟改造成隐蔽的射击孔。
当美军再次轰炸时,我军基层指挥员惊讶地发现,炮弹如同砸在钢板上,志愿军伤亡率下降了80%。
一般的美军根本打不进去,甚至在组织进攻的时候,还出现了被我军俘虏的情况。
一名被俘的美军工兵军官难以置信地说:“这根本不是战壕,这是地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