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和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皇帝微微颔首:“沈爱卿请讲。”
沈清和道:“陛下,镇北侯赵康暗中勾结血影教余党,残害忠良,罪大恶极,请陛下严惩!”
此言一出,大殿中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与镇北侯交好的官员纷纷出言反对。
“沈御史,你可有证据?镇北侯乃国之重臣,岂能容你随意污蔑!”
“是啊,沈御史,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
镇北侯赵康站在群臣中,脸色铁青,他出列道:“陛下,沈清和血口喷人,臣忠心耿耿,绝无此事,请陛下明察!”
皇帝沉声道:“沈爱卿,你说镇北侯有罪,可有证据?”
沈清和道:“陛下,臣有物证。”说罢,他从袖中取出那卷密档,以及昨晚从黑衣人那里得到的供词,呈了上去。
太监将密档和供词呈给皇帝。皇帝仔细翻阅着,脸色越来越凝重。
镇北侯见状,心中一慌,连忙道:“陛下,这密档是伪造的,供词也是屈打成招,不能作数啊!”
沈清和道:“陛下,这密档乃是前史官柳大人所留,上面的字迹可查。至于供词,那些黑衣人皆是镇北侯派来刺杀臣的死士,若不是心中有鬼,为何要刺杀臣?”
此时,一位老臣出列道:“陛下,沈御史素来刚正不阿,想必不会凭空污蔑镇北侯。此事关乎重大,还请陛下派人彻查。”
其他一些与镇北侯有隙,或是秉持公正的官员也纷纷附和。
皇帝沉吟片刻,道:“此事确实蹊跷。朕命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务必查清此事,给朕一个交代。”
镇北侯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领旨谢恩。
退朝后,沈清和刚走出皇宫,便被墨骏辰三人拦住。
“沈御史,情况如何?”叶挽秦问道。
沈清和道:“陛下已下令三司会审,此事总算有了进展。但镇北侯势大,三司中不乏他的人,恐怕会审过程不会顺利。”
墨骏辰道:“沈御史放心,我们会暗中相助,绝不会让镇北侯的阴谋得逞。”
接下来的几日,三司会审的消息传遍了京城。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镇北侯是否真的有罪。
而镇北侯也没闲着,他四处活动,拉拢三司官员,试图干扰会审。
墨骏辰三人则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智慧,搜集了更多关于镇北侯与血影教勾结的证据,并悄悄送到了三司中几位公正的官员手中。
在各方势力的角力下,三司会审的过程一波三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浮出水面,镇北侯的罪行逐渐清晰。
终于,在会审进行到第十日时,三司联合上奏,证实了镇北侯赵康勾结血影教、残害忠良等多项罪名。
皇帝震怒,下旨将镇北侯赵康打入天牢,听候发落。其党羽也受到了牵连,被一一查办。
消息传出,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御史府中,沈清和、墨骏辰、叶挽秦、了尘大师和柳如烟齐聚一堂,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终于结束了。”柳如烟轻叹道,眼中闪过一丝释然。
了尘大师道:“善恶终有报,镇北侯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沈清和道:“多亏了三位相助,否则此事也不会如此顺利解决。”
墨骏辰道:“沈御史言重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叶挽秦望着窗外,阳光明媚,街道上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她知道,这场风波终于平息了,但他们的江湖路,还远未结束。
“接下来,你们打算去哪里?”沈清和问道。
墨骏辰与叶挽秦对视一眼,笑道:“江湖之大,总有我们想去的地方。”
了尘大师道:“老僧也该继续云游了。”
柳如烟道:“我想回杏花镇看看,那里有我父亲的回忆。”
众人相视一笑,心中都有着各自的方向。
几日后,京城的码头,墨骏辰与叶挽秦再次启程。这一次,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想随心而行,看看这大好河山。
船缓缓驶离码头,叶挽秦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京城,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只要身边有墨骏辰,有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便无所畏惧。
江湖路远,风雨兼程,但只要心中有光,便一路繁花。
船行至长江中段,忽遇狂风骤雨。巨浪拍打着船舷,木桨在惊涛中险些折断。叶挽秦扶着摇晃的船桅,望着远处被乌云吞噬的山峦,忽然想起杏花镇初遇时的那场雨——那时的雨是绵密的,带着杏花的甜香,而此刻的雨却如刀似剑,裹挟着江水的腥气扑面而来。
“抓紧了!”墨骏辰的声音穿透雨幕,他正帮着船夫加固舱门。湿透的衣袍紧贴在他身上,勾勒出紧实的肩背线条,发梢滴落的水珠顺着下颌线滑落,眼神却亮得惊人。
待风雨稍歇,已是深夜。船舱里点起油灯,船夫捧着坛烧刀子进来:“公子小姐,尝尝这个暖暖身子。”酒液入喉烈如火烧,叶挽秦咳了两声,却见墨骏辰正用布巾擦拭她发间的水珠,动作轻柔得不像个江湖人。
“明日要过铜陵峡,那里常有水匪出没。”船夫饮了口酒,眉头紧锁,“前几日听说‘过江龙’柳三又在峡口劫船,官府派兵围剿了三次都没能抓到他。”
墨骏辰指尖在酒杯沿轻轻摩挲:“柳三?可是当年血影教的水舵主?”
船夫一惊:“公子也知他底细?听说这人左手使铁钩,右手握短铳,下手狠辣得很!”
叶挽秦忽然想起密档里的记载——血影教覆灭时,水舵主柳三带着教中宝藏遁入长江,从此销声匿迹。她与墨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
次日清晨,铜陵峡果然出现三艘快船。船头立着个独眼汉子,左手铁钩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正是柳三。他身后的喽啰举着弓弩,厉声喝道:“留下财物,饶你们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