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规模抛售非但无法盈利,还会让原本还处于牛市的行业接到信号,会出现短时间内下跌的局面。
并且还有一点要注意。
祁家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传统股市投资。
祁家村未来的计划也是想上市的,上市后,未来会成为如国外股神巴菲所掌管的公司一样。
股民也可以购买祁家村发行的股票,然后投资国内外行业。
现如今,祁家村很显然是有这种野心的。
不过这个计划还为时尚早,他们目前的主要重心是为了赚钱以及让大量股民放心,祁家村是保守每年有一定增长幅度。
这种突然的抛售显然是不可取的。
祁耀华的意思还是要让祁同伟三思。
之后,祁同伟将刚才的想法告诉了祁耀华,“目前从各种规划来看,这个厂未来的趋势很可观,并且股市和实体行业投资也不冲突。”
“若是祁家村能拥有几个上市公司原始股份,也算能保底一些。”
祁耀华倒是并未反对,毕竟祁同伟的投资眼光实在太过毒辣。
甚至祁耀华的这个高材生都有时候在怀疑,是不是祁同伟当这个官有点浪费天赋了,这若是好几年前就开始整合祁家村资金,投入到股市上,那都不知道现在的祁家村会不会成为内地第二个交易中心。
当然,第二个交易中心这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祁耀华现在担心的倒不是投资实体会不会赔钱问题,而是账上资金过少,能购买这么多股份吗?
祁同伟摇摇头,“这就别管了,总之这几千万先暂时帮助厂渡过难关。”
现在才不过16年左右,哪怕真要等外企进入国内市场也得等18年,两年时间祁同伟慢慢投都能获得不少股份,这点显然是不着急的。
着急的是几千万只够偿还违约金和员工的工资,现在如何得到新的贷款继续采购国外生产线才是最要命的。
这可真就要看他祁同伟的脸了。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因为我出面,用这件事然后把我给告了捅到沙瑞金那里?”
光是祁家村投资的事情就已经让钟小艾盯上,若是这件事他也出面,不知道要传出什么事情。
但他已经没时间管那么多,再说了,他也只是当个中间人而已。
真要问起来,他无非说上一句不希望这么大的厂因为城市银行违规贷款而倒闭。
建立一家千人大厂很难,可能几千几万个企业里不能出现一个,可让一个厂倒闭却很容易。
仅仅只是城市银行一个违规,一个行长跳楼却让一个上市公司陷入倒闭风险,祁同伟是看不过去的。
当然也有私心在里面。
“行了,早点休息,就是说一下这件事,暂时先别投入股市了。”
祁同伟随口说道。
“哎!”
也就在祁同伟随手挂断电话,祁耀华刚想说什么,祁同伟一点没有听到。
看着祁同伟已经挂断的电话,祁耀华无奈摇摇头。
现在资金的事情倒是好说,祁同伟不让投他也不敢投,就是关于谁举报了祁家村参与股市以及成立祁家村股份投资公司这件事,他觉得得告诉祁同伟一声。
但电话已经挂断,而且证据还很少,没有直接证据时候也只是怀疑。
想了想后,还是暂时先不告诉这个消息了,等查的差不多再说也不迟。
毕竟他怎么样也想不到,这么短时间内,祁同伟能和这个人有所联系。
“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会举报我们祁家村呢?”
祁耀华皱着眉想了半天,一时间他也不知道给出这个消息的人是否真的可靠了。
......
第二天。
祁同伟上班后,没有去自己的办公室,反而马不停蹄来到了省厅审讯室。
他让审讯室的人早早将“临西珐琅厂”厂长林珐琅,“请”到了审讯室。
说是请,也不见得林珐琅敢不来。
由于审讯室外有一层单面玻璃,所以在外面祁同伟就看到了林珐琅。
那天第一次见面祁同伟并未注意林珐琅。
现在看其坐姿,显然不是普通人,一般人哪怕是个老板也不会这么坐。
加上在报告里,珐琅厂以前是国转私,很快就知道这个林珐琅是干什么的。
显然是退伍人员,并且职位还不低。
祁同伟一脸微笑着进入,当看到祁同伟以及其身上的衣服后,林珐琅立刻知道了祁同伟身份。
显然有些震惊。
因为那天祁同伟是临时找王安全有事,他一个省厅厅长,上厕所时不穿外套也很合理。
所以那天林珐琅也就没有注意,只是知道王安全那个办公室主任被一个穿着黑色衬衫的人叫了出去。
仅此而已。
现在看着那胸口的编号,没想到此人居然是省厅厅长。
这个厅长比他想象的似乎更好说话一些。
林珐琅不知道祁同伟找他什么事,并且审讯室的人也没告诉今天要审讯什么,所以看起来坐的笔直,但心中还是有戒备心的。
祁同伟看对方有点戒备也只是笑笑没有说话,他拿起早就放在桌上有关林珐琅以及珐琅厂成立以来的具体资料,这才知道这个厂究竟是怎么建起的。
厂子国转私后,由于原厂破旧,经营三到五年左右,由厂长林珐琅在临西县成立厂,由于其名字和主要加工的法兰有谐音,所以厂就按照他的名字命名,取名“临西珐琅厂股份有限公司。”
祁同伟翻了翻后,之后就是各种奖状和各种经营情况。
从资料来看,林珐琅接手这个厂后一直在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潮流,努力要将珐琅厂走上市。
当然上市之前更大的意愿是将私有又转为国有。
期间好几次还和汉东省知名钢材企业“汉钢集团”沟通,想要成为其旗下分管企业。
背靠汉钢拿下上市指标,最后上市。
可惜当年的珐琅厂资质还不达标。
加上零几年国内钢材市场因为国外的某些机构做空,导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一直起伏不断。
那时候别说其他企业了,就连类似汉钢集团这种大型企业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国内钢材市场因为那些机构做空。仅仅一年时间,钢材成本足足增加了几千亿。
更别说这些私人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