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殿,黄皮道:”千帆,你真的要去吗?“
李千帆道:”林大人为国为民,乃是一位好官,既然邀请我,我必须参加。“
黄皮道:”林大人此举,确实是好事,但惹怒了洋人,就怕到时候会有诸多意外。“
李千帆豪气的说道:”在我华夏大地,洋人也只能做些背地里的宵小勾当,翻不起什么风浪。黄老,兮月姐,过几日,我就出发,观里暂时就托付给两位了。“
见李千帆意已决,黄皮和兮月只得应承下来。
果然,过了几日,前来纯阳观的香客中已经开始讨论起了虎门销烟一事。
李千帆通过一旁倾听,加上自己的猜想,基本明白了整件事情。
这次,朝廷下定了决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行禁烟之事,特命林则徐于六月三日在虎门对缴获的鸦片进行集中销毁。
而且,为了警醒世人,此次销烟运动采用的是公开透明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前去围观。
当然,像李千帆这样收到特别邀请的,朝廷则是专门给配备了座位,不必像普通百姓一样挤拥。
闲云翠影日悠悠,时间到了五月底。
李千帆收拾了一番东西,跟黄皮和兮月告别,踏上了前往虎门的道路。
碧碧珠江,浩浩泱泱,两岸绿树红花掩映,恍如仙境。
一艘客船正在江面之上行驶,李千帆坐在船头位置,眼睛却时不时的扫过船舱中一群黄衣男子。
据李千帆所了解,这群黄衣男子乃是来自于蜀中唐门。
据说唐门以暗器名闻于世,手段层出不穷,而且极为记仇,江湖人见了往往退避三尺。
在唐门弟子的中间,盘坐着一个儒雅的老者,正在闭目打坐。
但看周围唐门弟子看向老者的态度,李千帆知道,那必是唐门的重要人物之一。
除了唐门众人,大船上还有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显然都是为了前去虎门观看销烟。
此刻众人议论纷纷,但句句不离虎门销烟事宜。
李千帆听了一会,收回思绪,专心修炼起来。
流水淙淙,两岸景物变换,一天后,前方一座城镇已经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虎门镇到了。
虎门扼守珠江口咽喉,是西洋船只进入广州的必经之路,也是大清海防的关键要塞。
从船上远远望去,一排排红衣大炮架设在三丈来高的炮台上,对准了远方,宣誓着大清的主权。
客船靠了岸,李千帆随着川流的人群向着虎门镇而去。
一队队官兵在虎门镇四周巡视,将整个虎门围的水泄不通,严密的监视着来往的每个人。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紧张的气氛,连带着声音也小了起来,不敢再大声喧哗。
城门处,李千帆出示了林则徐的信件,问一名守城的官兵:“敢问大人,在下应林大人之约而来,不知该往哪里去?”
那名官兵接过信件,细细的检查一番,还给李千帆,说道:“好教道长知晓,林大人这几日一直在镇口村,其营帐也在那里,道长可直接过去。”
李千帆谢过,沿着官兵指示的方向走去。
不多时,在一处小村的前方,出现了一片连绵的营帐,成弧形将整个海岸线围了起来。
营帐四周围满了驻守的官兵,气势威武,浑厚的气血之气冲天。看来,为了保证销烟的顺利进行,林则徐不惜调来重兵防守。
李千帆走上前去,递上书信,一名官兵头目检查无误后,说道:“原来是千玄道长。林大人吩咐了,所有来观礼的贵客请去偏营休息,待明日一起去海滩参加销烟仪式。”
李千帆心中了然,明日就是销烟的日子,今日林则徐肯定忙着部署事务,无瑕挨个见众人。
那名官兵头目吩咐一名手下道:“带千玄道长前去偏营休息。”
那名官兵应了一声,带着李千帆向营帐里面走去。
不多时,官兵带领李千帆来到了一座营帐,拱手道:“请道长在此休息,明日自会有人通知道长。”
李千帆颔首道:“是,多谢大哥。”
待官兵走后,李千帆走进了营帐。这营帐看似连成一片,内部却是一个个独立的隔间,想必朝廷也考虑到观礼的贵客来自于各方,因此给备了独立的房间。
人生地不熟,李千帆也不出去转悠,就在营帐里面修炼了起来。
傍晚时分,有官兵推开门,送来了饭菜。
李千帆吃完饭,照例打坐修炼,如此,到了第二日。
六月三日,天空不知何时飘来了几片乌云,挡住了日光的照射,令整个虎门一片阴凉。
正在修炼中的李千帆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于是打开了门,走了出来。
只见外面已经站了不少人,有绫罗绸缎的富商,有面色悲悯的僧人,有意气风发的道者,有放荡不羁的江湖侠客,也有文雅含蓄的书生儒者。
一个官兵正在吆喝,说道:“各位贵客,销烟即将开始,小人特来相请诸位前去海滩。”
众人纷纷向外走去,李千帆也回营帐背起自己的包裹,跟着众人出了大营。
李千帆一抬头,却看见了几个熟人,当先一人羽冠霞衣,正是罗浮山冲虚观虚渺真人。
其身边,有黄龙观的黄龙道真人、九天观的九阳真人、南楼寺的空见大师、明月寺的明月大师等人。
还有一个身材中等的中年道士,头戴芙蓉冠,身穿八卦袍,一张方方正正的脸上不怒自威。
李千帆感觉有些面熟,却一时半会认不出对方。
李千帆小跑几步,来到罗浮山众人面前,对着虚缈子等人说道:“各位道长,李千帆有礼了。”
虚缈子等人回头一看,见是李千帆,都非常高兴,黄龙真人道:“原来是千玄道长。”众人也纷纷跟李千帆打着招呼。
虚缈真人道:“镇坤兄,我来介绍一下,”虚缈子对着说话的正是方才李千帆感觉熟悉并没认出的道者。
虚缈真人继续道:”这位乃是我道门的后起之秀,漱珠岗纯阳观千玄道长,俗名李千帆。“
”千帆,这位乃是茅山派掌教镇坤道长,你们多亲近亲近。“
原来是茅山派掌教。
李千帆想起来,昔日龙虎山张天师举办斋蘸大会,当时茅山派镇坤道长也在其中,只不过两人并没有交集,所以一时并未认出。
李千帆急忙施礼:”晚辈拜见镇坤掌教。“
镇坤道长双手虚抬,一股无形的劲力扶住了李千帆,不让李千帆拜下去,说道:”久闻纯阳观大名,想不到千玄道长竟然如此年轻,我道门有后,可喜可贺。“
众人见礼完毕,相伴前行,一路有说有笑,很快来到了目的地——一片宽阔的海滩。
这里早已搭建好了一处木台,一丈来高。
木台居中摆放着两把椅子,两侧则分别排列着十几把椅子。
在木台的下方,最近处摆放着上百张凳子,正是李千帆等人的位置,名曰观礼台。
但这里已经零零散散坐了十几人,一个个金发碧眼,赫然是不同肤色的洋人,正在用西洋语言进行着交流,并且手中作出夸张的手势。
林大人邀请洋人来这里做什么?李千帆心中一边暗暗称奇,一边随着虚缈真人等人坐了下来,往前方看去。
两排全副武装的官兵,从木台两侧一直排到珠江边,形成两道防线,将前来观看销烟的普通百姓隔离在了外围。
靠近海岸线的地方,挖了两个大池子,李千帆目测,大约有二十丈长,十几丈宽,不知做什么用。
而在大池子的旁边,还有一座营帐,被重兵重重包围,严密的防守了起来。
在远处,珠江浩荡的江面上,十几艘军舰正在巡视。
李千帆收回视线,看向周围,除了罗浮山众人和茅山派镇坤道长之外,那唐门众人也在不远处凳子上坐了下来。
此外,还有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或武或道或僧,也陆续坐落在周围。
看来,观礼台并非观礼如此简单。
相熟的人互相打着招呼,前来观看的普通百姓也是议论纷纷,一时间,嘈杂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