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世子叛国,他不信魏家是无辜的。
“皇兄,魏家军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他们若是反,何至于今日?”当初战乱的时候,直接投奔敌军不更好?
那时候平分天下,何至于今日,被人猜疑?
“皇兄莫要用个人恩怨,而冤枉无辜!”厉王始终相信魏家清白。
再则说了,“当初皇兄举荐魏小公子入卫所,本王至今都记得皇兄是怎么说的。”
从前想拉拢魏家,魏家自是处处都好。而今拉拢不成,恼羞成怒之下这就开始泼脏水了。
吃相着实难看了些。
“你心里没鬼,你现在急着跳脚做什么?”太子顺势又往皇帝跟前挪了挪。
不过是查罢了,查出来若是清白,便是自己也说不去别的来。
你若是今日跟皇帝反目成仇,之前还能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可一旦查出魏家叛国来,那么就将乱臣贼子四个字死死的定在耻辱柱上了。
厉王都被气笑了,“乱臣贼子?若真存了这个心,你查不查有什么关系?”
反正都想反了,还在乎这些?
这种东西就是用来束缚好人的。
“看看你现在,就是狗急跳墙的姿态,说中你们之间的龌龊了,该左右而言其他了!”太子越说越往皇帝身后挪,“父皇您瞧瞧,他何曾将父皇放在眼里?”
皇帝还没说话呢,他这就在这跳出来,这个有道理那个也有道理。
你这么厉害,你怎么不直接当皇帝?
或者,现在已经将自己放在了皇帝的位置上了。
天下臣民不是父皇的子民,而是他厉王的臣民。看着是大义凛然,不过全是昭然若揭的野心罢了。
皇帝紧皱眉头,“朕,过于的放纵你们了!”
一个个的,已经开始讨论起皇位来了。
“你已经知道顾卿会的法术,却屡次针对于他,朕瞧着你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天下。”而是在这个皇位上,他就是害怕自己能长生不老,阻挡他登上皇位。
而后猛的踹开太子,“你也好不到哪去!”
先皇曾说过,高位之上的人是孤单的,可是他不信邪,从小就教导孩子们一定兄友弟恭,相亲和睦,可是这不过是自己强求的太平。
撕开之后,全都是肮胀不堪,既如此,那么便维护天子的威严。
“来人,将太子跟厉王压下去!”至于魏家,皇帝冷冷的看着众人,“查,给朕查。”
魏锲之猛的抬头,双手紧紧的握着。
“怎么,你还想对朕动手不成?”皇帝也不避讳,直视魏锲之。
既注定血流成河,那么就来个痛快的!
看看这天下,到底是姓赵,还是姓魏!
素来,手握权柄之人,不乏以下欺上之辈,可是真正能成事的屈指可数。
他是天子,自有上天庇佑,魏家是乱臣贼子,终会受到天遣的!
趁着魏家援兵还未到,该动手就动手。
“臣不敢。”魏锲之冷笑一声,“臣只是后悔!”
早知道就不该救皇帝,让太子直接杀了皇帝,到时候他再出来,名正言顺的杀了太子,厉王便就可以顺利登基了。
这话,着实大逆不道,可都到这个时候了,不说难受的很。
“朕是天子,何用你出头?”皇帝摆了摆手,让人将魏家人先压下去。
“刚才你为何不让我动手?”出去之后,孙氏质问魏国公,刚刚生气的时候,真的想拼个鱼死网破!
大不了一死,太子跟天下,总有一个能被自己宰了的。
“你想的太简单了!”魏国公摇头,太子差点得手,那是因为是暗处算计,当反应过来的时候,天子暗卫已经准备上了。
他们不轻易露面,一个个都是死士,极为的可怕。
若是不能成功,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那么现在,咱们还能活吗?”孙氏含着眼泪,她可怜的儿子,临死了还要被泼这个脏水!
“母亲,这次父亲是对的。”叶微漾思量着开口,此刻终于也冷静下来了。
他们不能让世子兄长白死,哪怕苟且偷生,也要留下魏家一脉尚存。
“对?那两个畜生!”魏锲之激动的开口,平日里叶微漾说什么都是对的,可这次他也后悔了。
叶微漾定定的看着魏锲之,“兄长不在了,该你顶起魏家门楣。”
不再是那个恣意的次子,要背负着家族命运。
义气用事,绝不可取。
忍一时,得长久。
相信,大军已经到来的路上了。
“你确定吗?”魏国公说完紧紧的抿着唇,长子已经被算计,怕是边关已经被人控制。
叶微漾叹了一口气,“现在就在在赌。”
既然朝中有人与倭国同流合污,非我族类,必是狼子野心。
而且,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此事是太子手笔。
现在,太子并不得圣意,就算是厉王被皇帝斩杀,太子也不可能登基。于倭国而言,这怎么不算是一次好的机会。
错过这次,还不知道再等多少年。
听了这话,魏国公沉默了,自来乱世出英雄。
武将长存,存与乱事。
只是可怜了无辜的百姓了。
边关战事起,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因为皇帝宠信小人,多少书生丧命,现在边关起战乱,民不聊生。为了天下百姓,皇帝必死下来。
他们也必须扶持名君登基。
而后,魏国公看向了魏锲之。
魏锲之沉默了。
叶微漾含笑着拍了拍魏锲之的手,“妾心,与君同在。”
魏锲之深吸一口气,“好。”
家国面前,他们必须舍弃小情小爱。
本来御林军还为魏家求情,可眼下出了魏家通敌叛国的事,大家也不敢示好,那锁上了一把又一把。
菜和水是没人送。
终于,圣旨来了,魏家通敌叛国的罪证已经搜出来了。
魏苏两家,杀!
“冤枉!”孙氏立马站了起来,隔着门大喊。
宣旨的公公奸细的声音传来,“证据确凿,尔等休要狡辩!
“证据,何来证据?我魏家忠心耿耿,上对得起九重天,中对的起龙椅明君,下对的起黎民百姓!”魏国公也加入了喊冤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