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太太看见自己的孙女脸色煞白,一点血色都没有,心疼的又哭了一顿。
叶子谦跟叶叔父又是一顿赔礼道歉。
今日,叶子谦可以说磕头磕的头破血流,也不知道是真的被事情刺激的发晕,还是说这头碰坏了,他甚至觉得耳朵都发沉了,人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直到夜深人静,当所有一切都安静下来,他才慢慢的恢复正常。
好像才接受了,今天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慢慢悠悠的回到屋里,苏氏睡醒了,让乳娘将孩子抱过来,什么都不做只那么静静的看着孩子。
大约现在才有初为人母的喜悦。
这是他的妻,躺在这的是他的子,这该是他最欢喜的一幕,可是,“听闻微宜回去后出血不止,差点死了。”
那个晦气的字,到底还是说了出来。
光将叶微宜踹的小产了也就算了,偏生魏锲之还踩了一脚,叶微宜醒来后发了好大的脾气,而后那血就止不住了。
这个妹妹他是知道的,娇纵任性,可是毕竟是他妹妹,差点死了。
苏氏的视线没离开孩子,只是面无表情的说,“你是专门告诉我,让我高兴高兴的?”
知道她过的不好,苏氏都想拍手了。
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圣人都曾看透,自己自也如此,怨当以怨报之。
叶子谦搓了一把脸,手放上去疼的他哆嗦了一下,他没有照镜子不知道自己有多狼狈,可大抵是很难看。
苏氏出事,要了他全家所有人的半条命去。
可偏生,这是应该的。
叶子谦就直接靠在床榻边坐在床榻上,“夫人,我是不是太窝囊了?”
他看重苏氏,在他看得见的地方处处护着,可是却让苏氏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他有些迷茫,他该怎么做?
杀了自己的生父生母,还是自己的亲妹妹?
他慢慢的低下头去,甚至不敢去看他的儿子,“我配不上你。”
“若有一日你离我远去,我将咱们儿子抚养成人,便出家为僧,终身不再娶,余生只为你祈福。”妹妹的事伤心,苏氏提起义绝也让他心惊。
他不知道未来走多远,可却突然间知道,原来天长地久都是世人编出来的情话。
“祖父祖母都安顿好了吗?”苏氏没有同他思量未来,既然想说话,那就说点正事吧。
祖父祖母年岁大了,被自己吓这么一跳估摸也睡不好,明日的膳食以清淡为主。
估摸母亲也快到了,准备的屋子还是让叶子谦检查检查放心。
这些内宅的事务,都要处处想到了,她好不容易歇过点精神来,赶紧指挥着人去办。
至于未来,走一步算一步。
看叶子谦踉跄着离开,苏氏也低头思量,她以为自己很强大,可是在出事的时候,在最脆弱的时候,也会羡慕叶微漾有人护着。
只是这念头只是一瞬间,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理智。
她该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四方馆内可开赌局了?”心思又回归到了正事上,马上科考了,这些人或是因为以前的才明,或者是因为而今的表情,都会自己拟榜下注,看看那天子门生有没有自己能猜到的。
押注后,有人为了银钱,有人为了拉拢人脉。
“夫人,您这刚生产完,切莫费心。”丫头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夫人这里里外外都要操心,而今遭受大罪,却只是眯了一小会儿。
“我无碍的。”科举在即,自要时刻盯紧些。
另一边,叶微漾跟魏锲之上了马车,“你来的时候,正街可热闹?”
当是随口问了一句。
魏锲之扑哧笑了一声,交代车夫直接从大道走。
“你这做什么,我不过是随口一说。”叶微漾瞪了魏锲之一眼,总觉得他这一声笑是在笑话自己。
“你的话啊,就没有随口的时候。”魏锲之将叶微漾的性子已经琢磨个七七八八了。
想去,自己还不提,总得让人猜。
“我也不是今日非要去的,明日再来的时候过一趟也可以。”叶微漾见他那得意的模样,忍不住解释了句。
这话却也是实话。
自己都感觉到了,跟魏锲之在一起时间久了,有些时候也爱直白的说话。
魏锲之倒是没跟叶微漾再争论,过了一会儿下头的人送过来了食盒,“边走边吃,爷的肚子都叫了半天了。”
“可委屈你了。”魏锲之将食盒放在桌案上,叶微漾跟自然的去揭盖子,拌嘴的时候,两个人一人一层的往下拿,竟也算是默契。
“爷发现你现在学的,听不懂好赖话!”他一大男人怕什么饿?还不是心疼叶微漾?
“妾身倒不知,夫君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也学会拐弯抹角的说话了。
两个人拌嘴,倒是将叶微漾挂心的事暂且给丢掉了。
吃饱喝足,外头也热闹起来,叶微漾偷偷的掀起帘子的一角,虽是夜间,京城也一样热闹。
街上都是书生打扮的人,即便在小摊前驻足,手里面还拿着书册。
也不知道,他们这是边走边看还是已经习惯了这个动作?
叶微漾的视线在所见之人的脸上一个个的掠过,虽说知道顾霁怀今年不参加科考,可是还是不放心,就好像今日她故意借着魏锲之的势为难顾霁怀,什么抄写金刚经,不过就是确定他真的没来。
真的,没有心思科举了。
能考中解元,顾霁怀肯定是有些本事的,虽说前有半夏后有叶微宜,什么栋梁也得给他毁了,而是没亲眼见着,到底是不放心。
周边越来越热闹,四方馆下,她看到了熟悉的面庞。
竟是扬州来的考生在闲逛,有几个是李文翰的同窗好友,她自也是认识的。
叶微漾提起心来,看的越发的认真,每一张脸都不落下,而后马车越走越远,确实没见顾霁怀,大约是真的没来。
叶微漾这才松了一口气,“怎么瞧着,夜间的戒备更加森严了?”
虽说科举重要,可也不至于说一个白天就加了这么多人。
这么个加法,等到科举的时候,岂不是官差跟书生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