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有此觉悟,朕很欣慰......
这次出海所面临的情况异常凶险,但其的结果,却事关大秦未来的国运......
尽管你年龄还小,但身为大秦的皇子,只要你参与到其中,必将成为这次所有出海人员的主心骨!
到时你的意志至关重要!
若你能够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朕相信这次的出海就一定会有结果。
但你若是遇到困难便选择退缩,同样会影响到的其他人的信心......”
说到这里,嬴政顿了顿,他的脸色也恢复了平时的样子,甚至更加的严肃。
“所以,你能明白吗?
胡亥,作为朕的儿子,大秦的皇子,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单纯的想要锻炼或者证明自己......
而是你一旦真正的参与到出海这件事中,那么这件最大的责任人,最沉重的压力,将会自然而然的落在你的身上!”
随着嬴政的话音落下,房间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寂静和压抑。
虽然此时天气的温度还非常的凉爽,但胡亥的脑门上却冒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细汗。
此时,胡亥小小的内心依旧被紧张所填满。
不过却已经不是刚才的那种怕嬴政不答应的紧张了。
而是他即将承担起大秦未来国运的紧张......
这次他没有再看向秦明,他眼神坚定的回应着嬴政深沉的目光。
“父皇,儿臣要去!”
闻言嬴政笑了,看着坚定的胡亥,他很满意。
“行,朕准了......”
片刻后,胡亥离开了嬴政的房间。
之前该准备的东西他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确定要出海了。
而且这次出海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又或者永远回不来了......
他需要去和在乎的人告别......
胡亥离开后,嬴政的房间里就只剩下了三个人。
嬴政,秦明,还有赵高(透明人)。
“四弟,你这教育人的本事,还真是让大哥我刮目相看啊。”
由衷的夸了秦明一句后,嬴政又有些后悔道。
“早知道当初让你多教几个皇子了......”
说实话,嬴政是真的有些后悔。
当初他确实是不怎么相信,秦明在思想教育上竟然这么有一套......
虽然当时秦明已经培养出了优秀的八大队,但在他看来,秦明最大的优势还是在武力上。
要不然当时他也不会让李斯同时教导扶苏了。
毕竟秦明从一开始的人设就是,虽然有着不俗的智慧,但终究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而已......
结果谁能想到,秦明不仅将扶苏教导的那么优秀,甚至就连从小调皮捣蛋的胡亥,都能变得像现在这样让他非常满意。
然而秦明却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大哥,先不说我忙的要死,根本就没空去给那么多人当先生。
其次,大哥你难道没看出来,胡亥现在已经有了一丝帝王之资了吗?”
嬴政先是点了点头,同意了秦明的话。
紧接又有些疑惑的看向秦明,意思很明显是在问。
是又如何?
秦明接着说道。
“大哥啊,一个国家,拥有一个有能力的传承者是件好事,但如果有两个甚至更多个有能力接任皇位的皇子,你觉得这还是件好事吗?”
听到这话,嬴政才幡然醒悟。
秦明说的没错,如果有多个皇子都有当皇帝的能力,那对这个国家来说,或许就是一场祸患......
见嬴政明白了自己的话,秦明继续有些庆幸的开口道。
“说真的,胡亥能变成现在这样子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别看这小子年龄不大,心思上要比扶苏活络多了,甚至远超同龄时期的扶苏......
不仅如此,胡亥还有着不该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成熟和眼界......
说起来,就连我都有些小瞧这小子了......”
听到这里,嬴政来兴致了。
“哦?怎么说?难道他想要跟着出海这件事不是你故意安排的?”
秦明微微摇头道。
“离开咸阳是胡亥自己主动找到我提出来的,来到琅琊后,也是他自己主动跟着第八大队一起训练的……
就连出海这件事,也是这小子自己要求的……
我从来都没有主动安排或者暗中引导过他……”
说着,秦明的神色变得有些复杂。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胡亥这小子就明白了很多事情。
他知道了自己的性子,以后注定不会甘心屈居人下。
哪怕是他敬爱的大哥扶苏。
可以说,他是由扶苏一手带大的,所以他不想和扶苏争什么。
唯一的办法就是他离开咸阳,甚至离开大秦……”
听到这里,嬴政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孩子能有如此眼界和格局?”
“大哥,所以我才说我们都小看他了……”
直到此时此刻,秦明才彻底意识到,胡亥这家伙真的不一般。
在他之前的那个世界,历史上记载的胡亥很是不堪。
能够当上秦二世,也完全是因为赵高的谋划与扶持。
就算当上秦二世,胡亥也完全受制于赵高,甚至对赵高言听计从……
但不可否认的是,胡亥这家伙本身就有足够的野心。
还有就是胆子够大,心也够狠。
如果当时的大秦不是刚结束几百年的乱世,国家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如果当时的六国余孽能够被彻底清除。
如果赵高的权势没有那么滔天。
如果胡亥从小能够接受正确的教育……
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
总而言之,胡亥的性格,如果接受了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适合当一个中兴之主的。
比如大秦立国几十年后,来自之前几百年战乱所造成的亏空有了一定恢复。
而大秦又遭遇了其他的危机,那么接受了正宗储君教育的胡亥,绝对要比性情温和扶苏更适合当皇帝。
而在这个世界。
因为秦明和扶苏的关系,胡亥的童年没有那么缺爱,所以性格上也没有了那么大的缺陷。
而且还接受了秦明正确的教导,也没了赵高的控制。
说真的,这个世界的胡亥真的挺适合当秦三世。
可惜,现在的大秦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可惜,他是嬴政的儿子,而不是扶苏的儿子……
而恰好有了这次离开大秦的机会,胡亥为了避免以后和扶苏产生冲突,所以他坚定的选择了离开……
之前,秦明一直都提醒自己,这个世界的胡亥已经不是那个世界的胡亥了。
不应该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
直到今晚,秦明才算真正的意识到。
他教出了一个不差扶苏,甚至比扶苏还要优秀的学生……
胡亥离开嬴政这里后,先是找到了诗诗。
在他心里,诗诗是这天底下对他最好的女人!
就连他那个总是教他如何在宫里争权夺利的亲生娘亲都要排在诗诗的后面。
胡亥虽然年龄还小,但他一点儿都不傻。
谁真心对他好, 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在他心里,宫里那个整天打着为他好的名义,教他如何在宫里勾心斗角的亲生母亲。
在她心里,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能让她以后能够在宫里翻身改命的棋子罢了……
还是那句话,年龄小不代表什么事都不懂。
当然,也不代表他能懂很多……
但真正对自己好,和打着为自己好,实则是自私自利的人,他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所以在临行之际,他必须要和诗诗郑重的告别……
最后,胡亥找到了天明,这个仅仅只是相识几个月,却是目前为止,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的朋友……
同福酒楼三楼的屋顶上,两人像往常一样躺在上面,看着天上的星星,做着朋友之间的告别……
“父皇同意了,我明天就要跟着蜃楼一起离开了。”
“真的?”
“这种事我干嘛要骗你?”
“好吧,那大哥恭喜你,总算是实现你的第一个目标了!”
胡亥不屑的“切”了一声。
“这次一别,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再见……”
听到这话,天明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咧嘴笑道。
“你这是什么话?是不相信我们墨家的机关术吗?”
天明拍着胸口保证道。
“你放心,我们墨家的口碑在江湖上都是出了名的!
我保证,蜃楼一定会的把你们带回来的!”
这次轮到胡亥沉默了,不过片刻后他还是开口对自己唯一的朋友说出了他最终的想法。
“天明,你知道,出海只是我的第一个目标,或者说离开大秦只是我的第一个目标……
我其实……是没打算回来的……”
“嗯?你这话什么意思?就算蜃楼有很小很小的概率回不来,你也没必要说的这么绝对吧?”
“不是,你误会了,关于这次出海的任务,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但是,等完成任务,蜃楼返航的时候,我就不跟着一起回来了。
也就是说,今晚就是我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了……”
“不会的。”
“嗯?”
“最起码明天我们还会再见的!”
“……”
胡亥无语了。
即便他的大脑已经算是非常活跃了,却依旧有时候会被天明跳脱的思维给整无语……
见胡亥的情绪有些低落,天明便开始画饼了。
“你放心,等以后我带领墨家称霸江湖了,我就带着你大嫂月儿去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找你玩!
不过到时候你可别混的太惨哦……”
听到这话,胡亥神情坚定的回道。
“一个连文明都没有产生的大陆,用不了十年,我一定会让它变成我大秦疆域的一部分!”
天明的目光回到了天上,他看着星空喃喃道。
“嗯,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完成各自的目标的……
十年后,我一定会带着月儿去找你的……”
“嗯,一定……”
“哎对了,刚才你说要带领墨家称霸江湖?
墨家的理念不是兼爱非攻吗?”
“这冲突吗?”
“好像有点儿冲突……”
“哎,那些都不重要……”
“……”
就这样,星空下的两名少年怀揣着各自的目标,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直到深更半夜才分别回到了各自的住处……
第二天。
蜃楼终于迎来了正式出发的日子。
次日清晨,琅琊的海风带着咸湿的凉意,却吹不散码头的肃穆与热闹。
蜃楼静卧在海面随着浪潮轻轻晃动,宛如巨兽蓄势待发。
祭海大典在辰时准时开始。
岸边早已搭起三层高的祭台,台中央供奉着东海海神的木制神像,案上摆满牛羊三牲与五谷美酒。
嬴政身着玄色衮龙袍,腰佩太阿剑,在文武官员与方士的簇拥下登上祭台。
徐福手持桃木剑,身着朱红法衣,口中念念有词,时而洒下五谷,时而将美酒泼向海面,祈求海神庇佑蜃楼远航平安。
胡亥站在秦明身侧,一身银甲衬得他身形虽小却身姿挺拔。
他望着徐福庄重的祭礼,又看向台下整齐列队的船员。
昨日父皇嘱托的“国运之责”再次涌上心头,掌心不自觉攥紧了腰间的短剑……
待徐福念完祭文,嬴政上前一步,端起酒盏,将酒缓缓倒入身前的海碗中,声音透过海风响彻码头。
“朕以大秦始皇帝之名,祭告东海!
今蜃楼启航,为求仙山、固国运,望海神护佑众将士,成功归来!”
话音落,岸边响起三声震天的鼓响,祭海大典落幕,誓师大会随即开始。
六七八大队的成员列成方阵,甲胄碰撞声清脆整齐。
墨家与公输家的匠人站在一侧,数名厨师也换上了便于行动的短打,立在队伍末尾。
秦明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洪亮。
“诸位!今日蜃楼出海,前路或有风浪,或有未知,但我们肩上扛的是大秦的国运,是陛下的嘱托!”
他指向身旁的胡亥,继续道。
“皇子胡亥愿与诸位共赴险途,以少年之身担家国之责!
我等当以他为念,以大秦为念,凡遇艰险,绝不退缩!”
胡亥闻言,上前一步,虽声音尚带着少年的清亮,却字字坚定。
“我公子胡亥在此立誓,此行必尽全力,若不能成,绝不归秦!
愿与诸位同生共死!”
将士们听罢,齐齐拔出佩剑,剑刃指向天空,齐声高呼。
“同生共死!不负大秦!”
喊声震得海面泛起涟漪,连蜃楼的帆布都似被这股气势吹动,猎猎作响。
誓师完毕,船员们有序登船。
胡亥最后看了一眼岸边,诗诗昨日送他的平安符还揣在怀中,天明那句“十年后见”犹在耳畔。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踏上登船的木板,脚步没有丝毫犹豫。
蒸汽机的轰鸣声响起。
随着船舵转动,机关水轮开始转动,溅起的水花在晨光下折射出光晕,蜃楼缓缓驶离港湾,朝着东方的大海而去。
嬴政望着那逐渐变小的船影,口中低声呢喃。
“胡亥,大秦的未来,就看你的了……”
海风吹拂着琅琊码头的旗帜,蜃楼的身影最终消失在海平面尽头。
只留下一片蔚蓝的大海,与一场注定充满未知的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