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机点了点头。
“陛下求贤若渴,微臣明白。”
邱云机接着询问道:“陛下,如今天京城已经收复,下一步陛下打算如何行动?”
“如今强敌都已经伏诛,下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战事了。”
石镇清望着墙上挂的地图一眼。
继续说道:“我打算四路出击。让赖文光带着捻军北上山东,威胁直隶。命李世贤带兵南下,夺取江西。让石云、吴汝孝带兵东进江苏。再下令李福猷带兵北上河南、山西。”
“至于浙江和福建,我想左宗棠会代朕传檄而定。”
“两广之地,就交给黑旗军将领刘永福吧。”
邱云机不断点头,表示赞同。
同时他提醒道:“陛下,上海现在可是西洋列强的势力范围。要出兵抢占吗?”
石镇清眼神冰冷,眼中流露出一丝骇人的杀气。
他撇撇嘴说道:“上海是一定要夺下的,对待西洋夷人,就要以暴制暴。不对他们使用武力,他们会认为我们跟大清朝一样软弱可欺。另外,朕要给他们立新规矩。”
“来我华夏做生意,公平买卖可以,但是要交税。不然就让他们滚蛋。至于如何进攻上海,孤认为不宜动静太大,以免过早与英吉利和法兰西决战。如今尚未统一全国,还应韬光养晦。”
“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依我看,可以让候裕田带四万水兵进攻上海足矣。昨晚我召见邓光明,因为有左宗棠等人在,说的并不详细。”
“一会,邓光明熟悉上海情况,你再将邓光明召来见我,我要听听他的意思。”
邱云机答应一声。
他走到门口,对着边澜河小声嘱咐了几句。
就见边澜河上马而去。
半个时辰后,邓光明身穿笔挺的燕尾服,头戴礼帽,再次来见石镇清。
邓光明来到后。
石镇清抬头看去,他第一次感受到近现代风格的太平军将领。
邓光明古铜色的皮肤,配着刀削般的脸孔,显得十分英武逼人。
邓光明刚要下跪。
石镇清摆手说道:“免礼了。”
邓光明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翼王召卑职前来,是为夺取上海之事吧?”
石镇清点头道:“你猜的不错,正是为了夺取上海,才召你前来的。邓将军,若是大规模对上海展开军事攻击,我担心那些各地的富商和洋商都得跑没影了。”
“所以最好在候裕田带领战舰的威逼之下,就能将上海收入囊中。”
邓光明想了想。
说道:“几日前,我已经在思考此事了。上海鱼龙混杂,有闽浙商会,鲁商、湖广商会……各地商会基本都有驻点。自从53年小刀会起义以来,闽浙商会就一蹶不振了。”
石镇清凝眉问道:“你跟我详细说说。”
邓光明这才细致地讲解道:“小刀会为何起义?这要从小刀会的支持者闽浙商会说起。他们乡族文化延续的好,其中兴安会馆和点春堂两家最大。”
“点春堂主要负责洋货,海产品,还有糖业。”
“兴安会馆经营的种类最多,有烟叶、豆饼、豆油,蚕丝,还有棉花。”
邓光明接着说道:“这两家商会还合伙经营码头生意。两次压片战争,上海开埠,被辟为通商口岸,大量便宜的洋货倾销进来。”
“又没有税收保护本土商业,加之码头船业都被洋人抢去。这些码头工人大量失业。
这才有了小刀会起义。”
石镇清点了点头。
他接着问道:“民族买卖受到洋货倾销的冲击,自然要对洋人展开反击,很可惜小刀会起义失败了。”
邓光明附和道:“是啊,虽然他们失败了,不过他们的火种留了下来。”
“哦,都有谁逃过一劫?”
邓光明笑着说道:“潘启明,现在在李世贤部下做军帅。还有陈阿林,他前几日从南洋秘密遣回了上海。他见翼王带大军出川,横扫清妖。早就想再次起事了。”
石镇清想了想说道:“我听说小刀会起义,建立了一个大明国。他此次回来,不会再搞一个国出来吧?”
邓光明哈哈笑道:“翼王多虑了,陈阿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然是奉翼王为主。”
“解放上海,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与潘启明带些人秘密进入上海,联络陈阿林后,在上海秘密起事,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遵命,翼王,末将一定不负所托。”
说完,他整理了一下帽子,给石镇清和邱云机作了揖,这才躬身退出。
邓光明离开后,他带着几十名随从,快步来到芜湖渡口。
在渡口前,候裕田与邓光明再次会面。
二人亲切的握了握手。
候裕田问道:“怎么样?翼王同意咱们进攻上海了吗?”
邓光明含笑说道:“不必这么大动静。翼王的意思,只需要你带着战船在黄埔江走一圈,给我撑撑面子就行了。剩下的就交给我好了。”
原来二人早就商量好进攻上海之事。
候裕田凝眉问道:“你指望小刀会?靠谱吗?”
“不全是,还有不少咱们青衣卫的人。一会潘启明就到了。他原来也是小刀会起义的元老。有他和陈阿林在,起义就不会失败。上一次起义失败,是湘军联合洋鬼子将起义镇压的。这一次清妖已经被咱们给消灭了,剩下洋鬼子几个兵,不足为惧。”
二人聊了几句,潘启明果然来了。
潘启明五大三粗,9月的天,他依然光着膀子,露出两臂虬结的肌肉。
潘启明原来是码头工人,由天地会转到小刀会,再到天国将领。
现在也是一员猛将了。
他认识候裕田和邓光明。
见到二人后。
他拱手说道:“末将参见两位王爷。”
候裕田尴尬的笑了笑。
“那都是虚名,洪天王在世之时,遍地草头王,实际上毫无意义。咱们既然跟随翼王了,就不必再提以前。启明,你回上海组织新起义。有何好想法吗?”
“老办法,我将以前潜伏下来的码头工都组织起来。应该很快就能组织起人手来。到时候活捉上海县令‘王宗濂’,还不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