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玖语想到一事,便随口问道。
“我记得周嬷嬷与谭公公关系似乎不一般,上一世那周嬷嬷死得很早。当时六皇子囚禁皇后宫中之人,担心内官有能力反抗,便要将所有公公处死,周嬷嬷替谭公公挡了一剑。之后六皇子嫌杀人麻烦,便放了他们一马。”
“嗯,周嬷嬷与谭公公是对食。”
瑾王对此事并不感到惊讶。
宫中之人,一生大多凄苦,尤其是那些到老也出不了宫的。
因此,不少内官与宫女私下结成对食,相伴一生。
周嬷嬷和谭公公虽然是皇后宫中的,却也是凡人。
因而这在宫中倒也不算什么秘闻。
“那会不会是因为周嬷嬷与谭公公关系特殊,所以才让他代为签署了谏言书?”
虽说骆玖语知道谭公公背后定有问题,但她仍需更多证据来应对这些心怀不轨之人。
然而她问完,只见瑾王摇了摇头。
“皇后宫中事务繁多,要操心的事也不少。听说当年有玲儿在,周嬷嬷省了不少心力。所以玲儿要走时,她一直很不情愿。当时皇后即便签署了放行书,周嬷嬷却始终不肯签谏言书。那样玲儿也是出不了宫的。谁知后来,谭公公竟越过周嬷嬷替玲儿签了谏言书。为此,周嬷嬷大发雷霆,谭公公哄了好久才平息此事。”
“……”
这两人如同夫妻般的相处模式,着实让骆玖语感到奇怪。
但是谭公公哪怕冒着得罪周嬷嬷的风险也要做这个“好人”,当真是有些怪了。
“如此看来,这谭公公能够放行玲儿,倒真是有几分可疑之处。”
见骆玖语对这件事不再疑惑,瑾王又从匣子中取出一沓记录。
“你再看看这些。”
骆玖语接过那厚厚的一沓纸,只见上面写着“放行录”。
“这是……每日宫人出宫放行的记录?”骆玖语随口问道。
“嗯,你看看每个月初一和十五的记录。我用朱笔标注了。”
骆玖语打开“放行录”,按照瑾王的提示仔细查看了一遍,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每月初一和十五,玲儿都要出宫采买,而院中管事签字的竟都是谭公公!”
“嗯,没有一次例外,而且这玲儿一出宫就要三个时辰。”
在瑾王的提醒之下,骆玖语愈发笃定自己先前的推测。
“之前殿下前往盘云山,查得那被罗广杀害掩埋的尸体正是玲儿的。再结合我的梦境,玲儿可绝非无辜之人。如今这玲儿又与谭公公有所关联。看来,这谭公公背后着实藏着不少秘密呢。”思及此处,骆玖语突然忆起一事,“殿下,那日宫宴,蒋氏曾去寻过一个黑衣人,之后那人便去了太后宫中。难道那人便是......”
“嗯,确实极有可能。”瑾王早就听闻此事,此刻心中已然有了盘算,“桑儿,你如今还觉得宁国公和太后并非那幕后黑手吗?”
话音落下,房中瞬间陷入一片寂静。
骆玖语慢步走过来,轻轻牵起瑾王的手,随后一同坐到椅子上。
她凝视着瑾王良久,才缓缓问道。
“殿下,依着太后对怡贵妃姨母和母亲的不喜,找来道士散布那些歪门邪说,还让祁监正判定你我婚事不祥,借机来阻止我进宫。从这种种迹象来看,太后似乎是最有可能的幕后之人。可她明面上做的这些事越多,反倒离那真正的幕后黑手越远。此前我一直坚信这一点。可……如今看来,幕后之人不仅对我们二人下手,甚至还可能危及景国大业。倘若我的猜测有误,最后那幕后黑手真的是太后和宁国公,而我们却错失了时机,我……”
“怕担不起这个重责”这句话,骆玖语终究难以说出口。
曾经的她,自以为能够勇往直前,无畏地闯入黑暗之中。
那是因为她曾以为自己要讨要的公道就是她与母亲的公道。
然而历经一世,骆玖语才明白,许多事情并非非黑即白,许多人并非表里如一,诸多变故也并非她一人就能独自承担。
若是因为她的判断失误,到时候让幕后之人祸害了国与民,她便是死也难辞其咎。
“桑儿,莫要害怕,这一世有我陪你一同面对。”瑾王一把将骆玖语揽入怀中,紧紧拥着她,给予她温暖与安心,“且,如今我倒更觉得你的直觉是对的。”
哪怕直觉是错的,也由他来承担一切后果。
这话瑾王并未说出口,他不想给骆玖语增添更多压力,只愿默默守护在她身旁。
“真的?殿下真的觉得我的直觉是对的?”骆玖语眼中仍带着一丝期待。
“嗯,你瞧,太后明面上做了那么多事,看似皆因她不喜才为之。可她在后宫能冠压群芳,可不仅仅是宁国公的关系。怎会轻易就不喜一个人。我母妃和你母亲,还有你我究竟是如何惹得她不喜,又是谁为她寻得对付他人的法子,还能巧妙运用天象、星辰之说呢?太后并非护国夫人那般大度且有远见之人,若是没有旁人推动,她又怎会有这些心思呢?”
瑾王耐心地举例分析,逐渐让骆玖语在重压之下有些迷失的思绪重新清明起来。
她瞬间恍然大悟,“若说宁国公是那幕后之人,也存有疑点。那宁国公野心勃勃,向来以家族利益为重,更渴望成为景国的主宰。可正是如此,他又怎会弯下腰去牵连蔡药丞、蒋氏、山匪罗广、陈爽那样的宵小之辈,去做些见不得光的勾当呢?!”
虽说宁国公妄图成为景国主宰这般看似大逆不道之言从骆玖语口中说出有些不妥。
但瑾王也深知她所言非虚。
荣国公有野心,一心想着扶持六皇子上位,以便自己坐享荣华富贵。
宁国公同样野心不小,且野心更大。
他不仅想要荣华富贵,更渴望自己的家族能够长久立于朝堂,掌控朝堂大权。
倘若真有一日,景国陷入混乱,出现党派之争。
庄国公定会誓死扞卫皇室正统,荣国公则会趁乱谋取更多利益,而后静观其变,谋定而后动。
而宁国公极有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趁乱夺取龙椅,让江山易主,改姓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