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蹲下身子,然后坐在矮墩上,小心翼翼地捧起婉汐那只肿痛的脚,将它放在自己的膝盖上。
她的动作轻柔而谨慎,生怕会弄疼五福晋。
然后,嬷嬷开始用那双指节分明的手,力道适中地揉捏起婉汐的脚来。
“主子,太医交代过,你现在血脉不通畅,得多揉揉才好。”
嬷嬷一边揉捏着婉汐的脚,一边轻声说道。
她的声音低沉而温和,让婉汐听了心里不由得一暖。
这个嬷嬷能被宜妃找过来伺候婉汐,身上确实有点真本事。
随着嬷嬷的揉捏,婉汐脚上的酸胀感渐渐被揉开了一些,看着自己身体的变化,她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她静静地看着嬷嬷,只见她低垂着眉眼,专注地揉捏着自己的脚,额前的几缕碎发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着。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给她整个人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使得她原本就和蔼的面容更显柔和。
看着嬷嬷如此用心地照顾自己,婉汐心里那点烦躁也慢慢地消散了。
“嗯,揉揉好多了。多谢嬷嬷”
婉汐轻轻舒了口气,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她看着自己的脚,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就是……这脚啊,笨得很,稍微动一下都费劲儿。”
嬷嬷听了婉汐的话,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五福晋身上,知道这个时候只能安慰。
她轻声说道:“主子,您可别这么说。
您现在怀着身孕,身体有些不适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许多贵人在怀孩子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嬷嬷的声音温和,给婉汐带来一丝安心的力量。
接着,嬷嬷又叮嘱道:“不过,主子您现在千万不能乱动,这脚还没有揉好。
而且,奴婢每天都要给您揉上几回,这样过一段时间,这个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了。”
婉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知道了,就是觉得自己如今这样,什么都做不了。”
嬷嬷连忙安慰道:“哪有,主子这是需要好好休养。
过段时间等脚好了,主子想做什么都可以。”
说着,她的手又轻轻按了按婉汐的脚,“还会不舒服吗?”
婉汐摇了摇头,“不疼了,多亏了你给我揉。”
就在这时,厚厚的棉帘被掀开了一条缝,一个小小的身影钻了进来。
原来是弘暄,他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滴溜溜一转,扫视了一圈,然后便瞧见了嬷嬷正蹲着给额娘揉脚。
见额娘要起身,弘暄见状飞奔过来,他的小手还紧紧捏着半块核桃酥,显然是刚刚在吃点心。
跑到婉汐身边后,他也顾不得擦嘴,直接把点心塞进嘴里,迅速伸出两只沾满点心屑的小手拍了拍。
然后他扶住了婉汐的手肘,奶声奶气地说道:“额娘慢点,暄儿扶着你。”
虽然弘暄那点力气根本扶不住什么,但他脸上那副认真的模样,却让屋里的空气都变得甜丝丝的。
婉汐一笑,空出一只手,揉了揉儿子毛茸茸的头顶,夸赞道:“好暄儿,懂事了,知道护着额娘了。”
孩子年纪尚小,身体也比较脆弱,为了防止他一不小心将婉汐摔倒在地,嬷嬷连忙开口与婉汐说起来一些事。
她们只用了短短几句话,便成功地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其他地方,让弘暄完全忽略了“自己要扶额娘”这件事情。
之后,婉汐在嬷嬷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来,她轻轻活动了一下身体,感觉并没有什么大碍,于是在房间里慢慢地转了几圈,活动一下筋骨。
过了几天,太医又如约而至。
那位太医先是将手指搭在婉汐的手腕上,仔细地号着脉,然后收回手,捋着胡须。
他沉思片刻后,对站在一旁的胤祺说道:“五贝勒尽管放心,五福晋的脉象平稳,腹中的胎儿也很健康。
只是因为是多胎的缘故,五福晋的身体负担比一般人要重很多。
所以,五福晋一定要特别留意,起身和动作都要轻柔缓慢,不能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以免脚下不稳。
每天吃完饭后,在廊下稍微走动几步就好,切不可过度劳累。”
胤祺听得非常认真,不住地点头,还进一步追问:“饮食方面,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和避讳的呢?
最近,福晋小腿抽筋的情况比之前更频繁了,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缓解一下?”
太医赶忙回答道:“饮食方面,尽量的要以清淡、温补为主。
至于抽筋的问题,是由于孕期小腿受到压迫所引起的。
晚上临睡前,可以用温热的水浸泡双脚约一刻钟,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按摩,这样应该能够缓解症状。”
太医算是宜妃的人,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还是打算把事情说的更清楚些。
接着压低声音,让胤祺和婉汐两人能够听清。
“不过……五福晋这毕竟是多胎,到时候分娩得更注意些。
自古以来,多胎都比单胎更加耗费体力,也更加艰难一些,风险也会稍有增加。
所以,产期临近时,对药材的储备…………这些方面都需要格外用心,以备不时之需。”
胤祺心中猛地一紧,但他的脸上却依然保持着镇定,他知道这太医是额娘的人,说的话不会害他们。
他郑重地回答道:“多谢太医的提醒,爷一定会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
这位太医是这次五福晋怀孕后,经宜妃授意,经常给婉汐看诊的。
这太医像往常一样完成了自己的看诊工作,得到了应有的赏赐后,心情愉悦地离开了。
在宫廷中担任太医这个职位,他深知其中的不易和艰辛。
今天他格外高兴,因为贵人不仅出手阔绰,而且非常配合,能听从他的医嘱。
对于太医来说,这样的病人简直就是他的福音。
在宫廷中,有太多的贵人对医术一知半解,却又自以为是,不愿意听从他们这些的建议。
这不仅给太医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常常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相比之下,像五阿哥胤祺和五福晋这两位贵人就显得特别通情达理。
他们不仅没有对太医的诊治方案提出任何质疑,还对太医的专业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尊重。
他知道,这样的贵人并不常见,这种信任和配合让太医感到非常欣慰,也让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成就感。
所以,当这太医拿到赏赐,看着贵人满意神情,他的心中也是轻松的,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双赢。
太医医术好,能给出正确的建议,而患者听医嘱配合,效果自然很好。